足迹
盛唐小女官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2章(第1页)

感受到差距没有?感受到落差没有?是不是生出了想改变现状的想法?

不得不说,三娘把人心拿捏得挺准,不少人蹭听完讲座后都闷闷不乐好些天。

人家才学了半年,字就已经写得有模有样了。遇上这样好的选修课程,人家永远都占着最好的位置听,她们只能在边上站着人挤人。

以后人家能教儿女念书,儿女嫁娶都压自己一头。

这可怎么办才好哟!

过了农忙时节,县吏开始忙活今年的征兵工作,结果赫然发现今年城中百姓都十分踊跃。

往年府帖下来后不三催四请是不会到位的,如今竟是没几天就来齐了。

一问才知道,他们都是被家里婆娘撵出门的。

主要是吧,他们孩子也生了,平日里赚得又不多,家中婆娘越看越觉得他们碍眼,就把他们给扫地出门,说他们要是不好好服兵役就别回来了。

他们赶早去军中,她们也能赶早报名啊!

听说这两年朝中两次大捷,短期内应当不会再有大的战事了,她们送男人出门倒也不会太担心。

迫于婆娘的催促,他们只得第一时间应征。

至于那些还没轮到他们去服兵役的男丁,就只能在家里听妻子埋怨了。

狄安性情古灵精怪,爱叫人到外头的乐事回来分享,这几日便和三娘说了不少关于征兵的趣闻。

别处让人闻而色变的兵役,在蓝田县居然成了香饽饽,谁听了不觉得稀奇!

听说有个懒汉被自家婆娘念叨多了,登时不干了,振振有词地对自家婆娘说:“你看看人家郑家那女娃儿比你小十岁,如今都当上县吏给家里免役了,你怎么不去当?”

气得他婆娘差点把他耳朵给拧掉了,那哀嚎声全里百余家人都听得一清二楚。

狄安说得眉飞色舞,三娘也听得乐不可支。

等到县中征的兵都到齐了,三娘便领着两个学生去会一会这些新兵蛋子。

郭家养着不少退下来的老兵,那都是上过战场的好手,三娘从小爱跟他们了解军中诸事,对练兵也算有些心得。

不过县吏只负责征兵以及教他们通晓鼓鞞所代表的命令,士兵的日常操练须得等他们正式到了军中才会进行。

三娘真就只是溜达过去瞧一瞧。

结果兵丁一个个垂头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