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反派大佬撸猫日常[穿书]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章(第1页)

他双臂叠在桌面上,给姜米围出一个小小的屏障。

讲座进入尾声,到达提问环节。

几个同学提问后,坐在前排的薛华信心满满地站起:“高老师您好,我这几天看论文,刚好看到您实验室最新在《science》《cell》等期刊上发表的成果,得知目前从海底六千米处底栖生物海螅体内分离得到一种rna病毒,和海螅以共生关系存在,可增强海螅的抗超高压、极低温等能力,且对海螅完全无害。”

“我正好对这方面非常感兴趣,德国ertl教授已经应用cpr3技术实现rna的编辑。我很好奇,如果用这项技术对这种病毒进行编辑修饰,是否有可能使病毒适应其他物种,针对性进行生物体机能强化?”

高教授听完,欣慰一笑:“小朋友能思考到这里很不错,这个项目正好是你们陈成辰学长做的,让他来给你们讲讲。”

作者:注:

(本章作话为名词注释,可跳过。)

隔行如隔山,这两章专有名词有点多,秋秋尽量掰碎了解释,还有不明白的小天使可以留言,秋秋继续添加注释。

秋秋自己也不是生物专业的,可能有地方有错漏。欢迎指出讨论

性状(重要名词):个体所能被观察到的特征。下一章会经常出现这个词,“性状改变”,举个栗子:“高个的爸爸妈妈生出矮个子孩子”,这个就属于性状改变。

rna病毒:世界上大部分生物(包括人类、dna病毒)遗传物质为dna(双链,较稳定),与之相对,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双链或单链均有)。病毒无法单独繁殖,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rna病毒容易变异,因为其自我复制时,错误修复机制的酶活性近乎没有。典型代表就是hiv病毒(艾滋病病毒),疫苗不是没有,而是hiv病毒变得太快——只要我跑得足够快,疫苗四百米长刀就砍不到我。

底栖生物:栖息于海洋或内陆水域底内或底表的生物,是水生生物中的一个重要生态类型,如螺类、海星、海绵、海葵等。【百度百科】海螅为深海底栖动物,沿用自水螅概念。

rna编辑、修饰:就是把rna搞来搞去看能不能出点新东西,比如剪断、拼接、加化学基团。因为基因编辑与修饰是一种基因治疗理念,主要针对人类(所以是dna层面),本文将沿用此名词并转移到rna病毒上,后面如果出现rna基因编辑不是错误哈。

目前在dna基因编辑、基因修饰治疗领域,前沿的实验室已经能实现针对性的基因敲除、剪切,达到特定疾病治疗目的。例如crisprcas9技术,就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因编辑,已在实验室层面实现治疗失明小鼠——如果觉得看不懂甚至读不出来也没关系,因为秋秋也没懂( ̄▽ ̄)/。

第十章

陈成辰起身,一推黑框眼镜,笑说:“这位学弟说的rna编辑是可行的,事实上这也正是我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

除了薛华“看过”论文,其他同学根本没听过,陈成辰解释:“这是首次明确rna病毒与生物体共生机制。”

“这一病毒的rna逆转录成双链dna后,与海螅的dna整合,整合后的遗传物质反过来增强海螅机能:体壁对压力、盐度的抗性提高。”

“它能与海螅共生的根本原因,是它的基因组存在多个自控机制的基因片段,当病毒增殖到一定数量会主动停止,保证海螅的生存。”

“我给这一病毒命名为isv病毒,crediblesybioticvir,即不可思议的共生病毒。”

“学弟你提到的cpr3技术是一项革新技术,能极大提高rna编辑效率与稳定性,但isv病毒的复杂程度远超想象,光是——”

陈成辰自觉已经讲得很浅显易懂,可依旧看到台下十七八岁的学生们满眼蚊香。

他不禁失笑,转向薛华,目露赞扬:“这样吧,更具体的我们讲座结束后再讨论。我很意外你现在就能将二者联想起来,很有潜力。”

薛华面上掩饰不住地激动,强压下狂跳的心:“好!”

他一甩不存在的衣袍坐下,自得地沐浴在周围羡慕的目光中。

“刚听说这次高教授来我们学校讲座,是想招一个学生从头培养。”

“不会吧?天,早知道我好好准备了!那可是院士级别实验室,前年拿的国家科学技术一等奖!”

“薛华怎么会跑去看英文文献?他英语还没我好。”

“人家有资源,提前知道的吧……嘘别说了,他在瞪我们。”

薛华收回目光,面色微微扭曲,转念想到方才陈成辰的邀请,这事十有□□成了,神情再次舒缓。

不过是一群嫉妒他的loser,等他顺利进入高教授实验室,这些人只配跪舔他的鞋子。

陈成辰心情也不错,老师找到一个好苗子,从此他在实验室“不再寂寞”。

“还有同学要提问吗?”

教室最后一排慢吞吞举起一只手。

陈成辰微皱眉,他记得这个中途才到的学生,他最不喜欢不守时的人,这人还没怎么听,大部分时候都垂着眼睛看桌面走神。

但不喜归不喜,他还是点他:“同学请问。”

林知谕撑着桌子站起,懒洋洋道:“好巧,薛华同学提到的几篇文献我也读过,也有几个问题想问。”

他声音一出,薛华骤然回头,表情扭曲,满是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