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的僵尸生涯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6章(第1页)

&ldo;不会,没进入魔道时的文林是我真正的战友,他不会恨我也不会杀我。&rdo;

&ldo;那也就是说,文林还是只有一个,你所不理解的只是他这种忽左忽右的态度。如果他要是一个常人的话,这恐怕就是一种心理疾病了&rdo;琪琪继续分析道。

&ldo;等等。&rdo;我好像想到了点什么,&ldo;你是说‐‐‐双重人格,也叫人格分裂,我怎么就没想到。&rdo;我猛的跳了起来,两眼放着光。

&ldo;你是说现在的文林有可能是一个人格分裂的精神病患者?&rdo;琪琪显然还无法完全接受。

&ldo;是的,没错,我就说为什么经常出现在我眼前的文林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呢。你想想看,为什么他会在完全优势的情况下突然放弃了对我的追杀?还有一点你不觉得奇怪的吗,一直以来虽说我们无时步刻不生活在他的阴影之下,可是为什么正面与我们抗衡的其实只有他一人吗?他那庞大的黑恶势力呢?怎么会有这么多矛盾的地方呢?很明显,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只可能是问题就在他身上。&rdo;我一口气说道。

&ldo;由于他是一个人格分裂的精神病患者,所以可能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身处两种人格之下的自己到底都作过些什么,还有为什么会这么做。&rdo;

&ldo;可是这种假设未免太大胆,太冒险了吧。&rdo;琪琪不安的说道。

&ldo;你不知道科学的精神就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吗?&rdo;我振振有词道。

&ldo;没想到我们的大掌门还是个科学家呢?&rdo;琪琪不由抿嘴笑了起来。

&ldo;到现在才知道你老公我的才能?&rdo;说着我也咧嘴笑了起来。

离开炮台的时候,我暗暗下定决心,如果说我的判断是真的,那么我一定要让我的好战友变回他原来的模样。但是该怎么帮他呢?想到这里,我不禁再一次的迷茫起来。

第二卷寻找回来的世界第三章被幸福遗忘的角落节二

深秋的成都,格外的凄冷。站在杜甫草堂外的石阶上,心里一阵萧瑟。

想起近段时间以来走访的这许多专家,谈及人格分裂的精神治疗,实在是不太乐观。心中烦闷,不知不觉便漫步到了杜甫草堂这边来了。

&ldo;进去看看吗?&rdo;琪琪轻声问道。

&ldo;来了就进去走走吧。&rdo;我随口应了声。

虽然已然来了不知多少次,可每次来总会有不同的感觉。

整个草堂不大,总面积只有300亩,其间檐廊结构布局紧凑,位于诗史堂中的铜色杜甫像,恢宏古朴,工部祠堂内供奉有杜甫的泥塑像,栩栩如生,让人顿生敬慕之情。草堂内,小桥、流水、梅园、竹林交错庭中,另有春之梅,夏之荷,秋之菊,冬之兰可赏,置身其中,让人可发思古之幽思,又享大自然之浪漫。

杜甫草堂主要建筑自前至后有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ot;少陵草堂&ot;碑亭等。大廨里陈放着国画杜甫堂全景和杜甫生平介绍。诗史堂正中是杜甫行吟的雕塑之像,壁柱间悬挂着历代石刻杜甫像的拓片、木刻板和纪念诗人的对联;两侧陈列室展出近代书画家的&ot;杜甫诗意画&ot;和书法。工部祠内有杜甫彩塑像,明、清石刻像和两通&ot;少陵草堂图&ot;碑刻;后人把在四川当过地方官的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和陆游,也塑像配祀祠内。&ot;工部祠&ot;左边的&ot;草堂书屋&ot;和右边的&ot;恰爱航轩&ot;,陈列着宋代以来各个时期的古版杜甫作品和各种外文译本。

我最喜欢的还是草堂内溪流环绕,竹木葱茏,台池阁掩映在花木丛中,真是一处颇有特色的祠宇园林。

游完草堂一遍,心中的郁闷似乎舒展了不少。

看着陈列室内一幅书法作品,不禁为其苍烈的笔法所吸引。仔细读来原来是杜甫的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度江洒江郊,高者挂卷长林梢,下者飘转沈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蹋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轻轻念罢,感触颇多。正待回身之际,瞥见落款,心中猛然一惊,细细看去,真的竟是文林的大名。再看时间,民国40年,应该是1951年的作品。

琪琪显然也发觉到了,向我使了个眼色。我顺着她的眼神看过去,只见一个男人似乎也对那幅字极感兴趣的模样。

对着琪琪,我往屋外点了点头。轻轻的,我们俩走了出去。

远远的,望见他还在仔细的审视那幅字,我和琪琪对望了一眼。谁也没说话。

良久,还是琪琪忍不住打破了沉寂&ldo;我觉得有点不对劲。&rdo;

我点了点头,&ldo;你觉得那点不对劲?&rdo;

&ldo;先说那幅字,文林的字你不会不熟悉,为什么你是在看了印章之后才知道。还有落款的时间也明显没对,一般都是落干支纪年,并且落民国40年显然不会是在当年大陆写的。要说是在海外或台湾,又和文林当年的经历有冲突。无独有偶,怎么那个人那么感兴趣,我看他对字没多看几眼,倒是不停的拿放大镜审视图章,你说这些算不算不对劲?&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