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在宅斗文里修仙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8章(第1页)

此日天子亲自拜礼上香。

是个十几岁的少年模样。

出来应对的是江芙的父亲江柏。他感念圣恩,心底的惶恐消散不少。

少年皇帝好奇那棺木怎么不下葬?

“启禀皇上,微臣家里祖籍浙江。兄长在世时就想念江南风光,是以遗书嘱咐回祖籍安葬。”江柏低着头道。

“原来如此。”皇帝体贴道,“江先生身前操劳国家大事,现下仙去,怎能怠慢身后事?我让御林军护送先生回浙江。”

听闻此言,江家老小皆是匍匐在地,叩头谢恩。

下人们浮动的心思收拢,不敢有二心。

江芙却觉得江家的气运越少了,几乎就要断了。

等江元匆忙赶回家中时,却迎来了第二波沉重打击。

他被罢官了。

不是停官而是罢官。

第144章终篇(四)

◎江南贯热,棺木停放一月,尸体都会腐烂。◎

很快,江家子弟及江松派的官员纷纷被皇帝贬斥。一时间,朝廷内外,人人自危,惶惶不安。

慈宁宫内,向来寡言的苏太后请小皇帝吃茶。她免了小皇帝的行礼,柔声道:“陛下素来勤奋,如今更添艰辛。这段时间是否过于激扬,当以万金之体为重。”

说“激扬”,自是指他对江松后事处理。

现下后宫有两位太后,一是先皇正宫母后皇太后,二是天子生母圣母皇太后。

母后皇太后出身将门苏家,无子无女,族人世代平镇守东南。如今这一代的子侄辈苏瑜甚是杰出,差点与江松侄女联姻。

随着天子长大,江松权势煊赫,苏家族人都拘束自礼,听从朝廷出征,绝不多事骄横。苏太后也紧闭宫门,不与天子生母争辉。小心在权臣和小皇帝间保持平衡。

但没想到,这种平衡自江松死后就被打破了。

苏瑜抗击倭寇,保卫沿海平和。江松全力支持,辎重粮草绝不拖欠。

现如今江松已去,人走茶凉,听从亲近江松的官员,几乎个个被贬。苏家的命运又该飘往何方?

苏太后心急如焚,只好婉转相求天子。让他手下留情。

天子抿了口大红袍,全身熨烫,道:“母后,四海之内皆是王土,九州之上皆是王臣。臣之威重于王必是不幸。”

最后一句话是在斥责江松了,苏太后的心也跟着提起来,她家想保持中立,但军队后勤掌握在江松手里。苏家就像隐藏在江松身后般,若是天子计较,也是要治罪的。

“不过,王者治天下终须文武臣子相助,只要心向君国,做好为臣子本分。必能君臣相宜也。”

天子的话,令苏太后紧张的心情得到平展。她暗地松了口气,连忙道:“陛下仁慈勤政,是天下百姓之福,也是臣子们之福。天下人必是感恩效忠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