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华归 完结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部分(第1页)

ㄊ俏恍蚊矔i丽的美男子。唔,照这情况看,几位皇子想必样貌生得不错了。

“果是难得一见的美人!孤瞧着,甚喜欢,甚喜欢”,皇帝笑着点头道。甚喜欢什么啊你!虽然我夸你长得好,但我还不至于没出息到以身相许,虽然我想傍靠山,但我可从没想过跑到皇帝的**里去过没完没了的争斗日子。真没瞧出来,你跟尹老头一样色迷心窍。

等等,我要冷静,别乱想,这皇帝这么赞我,估计是心里又有盘算了,他也不见得就是想让我充实他的**。说不定是打算把我这个“尹相之女”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上,看我如何应对周遭女子的明枪暗箭,同时假装摆明自己对我的倾向,试探自己的儿子们接下来会有什么动作。

若真是这样……这皇帝的心眼真真不是一般的坏啊!

在心里狠狠剜了他几眼,面上忙不迭福身道,“谢皇上夸奖。”也罢,既然躲不过,那我便生生接下你这招,一则坐实了坊间关于我“貌”的传闻,二则顺竿而上,看看能否引来我中意的靠山。

又东拉西扯了几句,皇帝单单赏了我一块什么什么玉佩,便让一干男子离宫,又打发我们几个去“给太后瞧瞧”。做全了礼数,我们几名女子走出康寿殿,还是先前的宦官,引着我们朝翀郁宫去了。

翀郁宫显得十分奢华,鎏金大门玉砌石阶,门柱上的双凤振翅欲飞,大片牡丹摇曳着尽显其主人的尊贵,这里的宫女也装扮得十分精致。不同于先前看到的宫女,他们的衣裳不仅质地优良,且绣工十分讲究,再加上略带骄傲的神情,足见这位太后很是有些地位。

尹老头同我讲过,这位太后出身很不一般,是那位随先帝征战四方的悍将韩翰徵的大女儿。

且说当年的韩将军是何等的风光,官拜护国大将军,御赐封地于悭山,独揽兵权,实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其嫡夫人育有一子二女,妾侍又为他添了二子,是以真真算得十分圆满。后来,先帝将其二女皆娶进宫里,一入宫便予以妃的位置,也算得道路十分光明。据说,韩将军的小女儿生得十分妖媚,很得先帝荣宠,而其姐在偌大**中却显得暗淡非常。

不知为何,在韩家二女儿得宠期间,频频有**妃嫔死于非命或离奇失踪,有人猜测是韩二小姐所为,却始终没有证据,直到容妃,也就是当今皇帝的亲生母亲在诞下龙子没多久便撒手人寰后,有人在韩二小姐寝宫发现用于巫蛊的物事,在群臣力谏之下,先帝忍痛将其处死,没过多久,在先帝亲母的要求下,先帝将韩大小姐,也就是如今的韩太后立为皇后。

自韩氏登上后位,韩老将军便向先帝辞了官,回到悭山的封地,韩将军死后,其长子继承了封地,韩氏一族至此安于悭山。直到当今皇帝登基后,韩氏将其长兄之女嫁与当今皇帝为后,韩家势力似又有抬头之势。

我出神之际,忽听前方的宦官道:“诸位在此稍等。”又等!我在心里腹诽,这深宫老太有甚事忙不完的,莫不是在后花园同众嫔妃打马吊呢,她倒是舒坦!

又杵了一柱香的时间,宦官唱了声太后驾到,我们便噗通通又跪了一地,听得上方传来声“起罢”才抖着小腿站起来。这宫里的日子真不是好过的,动辄走那么远的路,且又是站又是跪的,想必双腿须得十分靠得住才行。我不禁暗暗佩服那些在宫里活了大半辈子的妃嫔们。

偷偷瞄了眼阶上,嗯,我果然未有猜错,只见一群莺莺燕燕围绕着一个眼神孤高,体态丰盈的老太。瞧她们的得意圆满神色,便可知她们定是在牌九桌上耍得十分尽兴。

在一番例行自我介绍后,老太开口了,“哀家瞅着思韵这丫头十分伶俐,颇得哀家眼缘,这钗子你且拿去用罢。”说话便将头上一支镂有凤尾的金钗着宦官传了下来。

我却是更觉奇怪了,本该是帝党的李期,怎的皇帝不搭理他,反而是太后一副甚看重他的模样。

“玉璃,你瞧着这些姑娘们如何啊?”玉璃?韩玉璃?原来皇后也来参加老太太盛大的马吊会了。只见一甚为端庄的女子道:“母后,这些姑娘皆是花一样的年纪,玉璃见着十分喜欢。”说完,其身后女子均忙连连称是,一副一团和气的样子。

当妃嫔真真是不容易,正宫娘娘说什么都得诺诺称是,有事没事都得给婆婆请安,打牌就不许赢。镇日三跪九叩也便罢了,还得跟自家丈夫的其他小老婆们和睦相处,做出副和乐美满,姐姐妹妹一家亲的样子。皇帝啊,你还是饶了我吧。

红妆初试弄东风 第五章 宴无好宴

我正在心里埋怨那坏心眼皇帝,老太太便开始出招,从女红心得到名家书作挨个问了一遍,虽说是早有准备的,我还是甚觉头痛。问了大半个时辰,终于来了救星----皇帝遣宦官来,说是安排了晚宴,让我们打理一番便前去赴宴。

终于能坐会儿了!我打心眼儿觉得这坏心眼的皇帝还是比较善解人意的。

宴会于距翀郁宫不远的永宁宫后花园开席,除了皇帝,到场的均是女眷。皇帝坐于主位,左右分别是韩太后和韩皇后,临着韩皇后的是位十分端庄优雅的女子,余下便是我们一干臣子之女。望着这位来头不明的女子,我暗自猜度,想必她就是尹老头说的那位德妃了。

据尹老头所言,这位德妃出身倒是虽不算特别尊贵,其父兄在朝中也算的是把持了不小的势力,但此人与人为善,不争名利,不谋恩宠,甚至从未为自己的亲子在皇帝面前多说过只字片言。自华贵人死后,皇帝便经常留宿于德妃宫中。

我猜想,这便是德妃的聪明之处,以退为进。这皇宫里的妃嫔,大多是臣子们送进宫来的,她们镇日要忙的,只有惦记着生儿子,惦记着给娘家谋福利,所以皇帝心中势必对此十分厌恶反感。德妃反其道而行,一则减少了皇帝的防备,二则倒成全了自己的名声。

“德妃,今个你头风犯了未到我宫中来,现下想是头次见这些个丫头,你瞧着她们有没有你们当年初入宫时的模样啊?”老太太刚坐稳就开始拿我们说事。“母后说的是,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臣妾还记得当时见了皇上,吓得站都站不稳呢。不过一直以来,母后对臣妾照顾有加,皇后娘娘也时常照拂臣妾,姐姐妹妹们又对臣妾十分体贴,臣妾倒是十分习惯这样的生活了……”

我果然没猜错,这位德妃倒是真如尹老头所言,言语间滴水不漏,不提皇帝的独宠,倒是把太后皇后挨个夸了一遍。这才是真真聪明的人啊。

“今日孤很是开心,几个丫头有什么绝活都亮出来罢,给孤助助兴。”来了来了!我就知道这皇帝又憋着坏心眼呢。“思韵不才,愿为陛下献一支剑舞,请陛下赐剑。”李思韵不出意料地率先献艺,皇帝眉毛点了点头,示意侍卫将剑递给她。

得了剑,李思韵便灵巧地跃到一旁的空地上,行云流水地舞了起来。要说这李思韵倒也不是个空架子,这一支剑舞十分别出心裁,端看她将手中一柄极普通的剑,舞得美轮美奂,裙摆飘扬间却挡不住其英气。当真值得一赞。

李思韵这一舞倒是开了个好头,紧接着,几位小姐纷纷起身,唱曲的唱曲,临字的临字,作画的作画,场面好不热闹。待她们一一展示完,皇帝算计的眼神终于朝我飘过来,“素闻尹才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今个孤倒是要见识见识我朝第一才女的风采了。”

件事什么啊见识!我在心里狠狠瞪他一眼。“回皇上,尹月实是个笨拙的孩子,比不得几位姐妹灵巧,倒是有门手艺,想要在皇上面前献丑,是以入宫时带了些小物事。”

“哦?让孤瞧瞧是什么新鲜玩意儿。”皇帝扬了扬眉毛,颇感兴趣地道。我朝方才的宦官点了点头,他做了个揖,将我带入宫的一包东西呈了上去。

“这倒是些什么东西?孤从未见过。”皇帝拨弄着包裹里的东西问道,“回皇上,这些是尹月从父亲购自云游道人的书中看到的,皇上稍等片刻,这手艺需耗些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