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华归 完结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部分(第1页)

脸上却全然没有一丝温情,而语气更是冷冰冰的。”

“回皇祖母,这回父皇让我去岐川,主要是调查一件事的真伪。大哥二哥还没回宫的时候,父皇接到密报,称岐川一代的人口流动出现异常,似乎有什么不为人知的东西吸引着大炎,乃至皓雪、朔莫的人向岐川聚集。

所以,父皇让我亲自去岐川打探一番,看看到底是很么在吸引着这些人向岐川聚集。”

岐川?那个处在大炎与皓雪、朔莫交界之处,各方势力混杂的地方?

“噢,是这样啊……“太后一脸的高深莫测,“祀王离宫办差也不来跟你皇祖母和你母后道别,自家的孙儿出远门,我这个做祖母的却要从别人口中听说,真是可怜啊。”

太后这是在责怪祀王没有将这件事早早报告给她。

“皇祖母,孙儿本来是想来你宫中同你道别的,可父皇那几日一直让我在御书房给他磨墨,一站就是一整日,孙儿实在困乏,早早便睡了,紧接着父皇便让我出发了,根本抽不得空来向皇祖母道别。”

其实皇帝眼中最适合办这趟差的大概是贤王吧,但贤王迟迟不归,最后回宫了也负了伤,无法远行。容成聿也自称受了伤,所以皇帝不能把差事交给他。

皇帝身边能办这件差的只剩下祀王、具王还有睿王。从祀王刚才的话来看,皇帝是用尽了心思限制祀王将此事传给太后,那么,他与其这样挖空心思,为何不直接将差事派给睿王呢?

睿王的聪慧,我想皇帝定然是看在眼里的,如果皇帝宁可选择祀王也不选择睿王,那是不是意味着,在皇帝眼中,睿王比祀王更不可控制,更无法信任呢?

这是为什么?

至于具王,志大才疏,别说同睿王相比,他就连祀王都比不上。我曾听尹老头说起过,祀王在太后和皇后的悉心培养下,办差的本事很不错,是以,很多时候,一些不太敏感的差事,皇帝都会放心交给祀王。

此次岐川的事恐怕非同小可,如果睿王真的隐藏着什么让皇帝无法信任的因素,那么,派祀王去绝对是最好的选择。虽说祀王平日里有些大大咧咧,但办差的本事却是有目共睹的。

再加上皇帝有心控制,不让他同太后接触,这件事便有了最佳的解决方法。

坏心眼皇帝果然厉害。

“这样啊……那祀王此去岐川有什么见闻,说来听听,也让我们这些宫妇长长见识。”如果我没有看错的话,太后在听到祀王的回话时,眼光骤然一凌。

“这……”“怎么,不方便同哀家讲?”太后阴测测的问。

“倒也不是,只不过……是真的不大好说。方才我去向父皇复命时,就不知道该怎么说……”

“此番办差,我是做足了功夫才去的,当地的官员,当地的黑市,当地的乡绅,在去之前我都摸了个八成清,哪料……待我去了岐川,发现自己了解的消息已然是半年前的了,那些我派去的探子早就不知所踪了,消息也不知究竟是谁传给我的。”祀王眉头紧皱,似是仍对此事耿耿于怀。

“哦……却不知皇帝的消息是从哪里得来的。”我隐约听到太后小声念叨。

“我在岐川四处打听了一下,发现岐川在朝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早已变了一番模样。从前岐川的官府、黑。道、乡绅之间的势力一直相互制约,所以岐川整体还算平稳。可这次我去却发现,岐川的知府早已不知所踪,蹊跷的是,巡抚对此竟不知情,还称每月都会有文书按时送到。”

“而那几户颇有权势的乡绅,不知何时竟遭灭门,一夜之间,势力荡然无存。至于黑。道……这才是最让我头疼的地方,黑。道早已异主,从前打入黑。道的探子也都没了消息,所以对现在的**,我完全无法触及。”

“那现在的岐川是如何维持下来的?”皇后疑惑道。

“岐川从前就是大炎的一处灰色地带,因为人口成分的复杂,很多政策在那里都得不到推行,朝廷官员在那里也只是形同虚设,并不能起到太大的约束作用,所以,即便知府不知所踪,对岐川本身的影响也并不大。此去岐川,我虽没有看到大的动乱,但却总觉得十分不安,似乎有一股看不见的力量,悄悄掌控着整个岐川。”

祀王说着,陷入了沉思。

恐怕,最让皇帝担心的不是岐川本身出现的问题,而是这个问题背后隐藏的玄机。岐川的位置太过特殊,距离驻军尚有些距离,又混居了来自各国的人,从某种程度上讲,岐川就是各国军事调度的风向标,岐川若乱……恐怕同其他两国脱不开干系。

“这倒是奇怪了,祀王,这些日子你常去你父皇那里走动走动,你父皇有什么打算,你也好早做配合。”太后以此作为这个话题的终结。

从一开始我就有些奇怪,当着我们这么多人的面,太后为何要问这样敏感的问题。不过现在我明白了,太后是想通过德妃告诉皇帝——这件事,我知道了,并且我也会插手。

帝后之争,在军事上,恐怕更是针尖对麦芒,毕竟军事是决定政权的主要力量。

红妆初试弄东风 第五十九章 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