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法道至神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5部分(第1页)

更有传闻说,获得这《药道真解》后,就能获得郁思渺真传,练就无上药道技艺。这样的传闻自然难免有夸大之处,但从中也不难看出这《药道真解》的价值和地位。

在郁思渺失踪之时,这《药道真解》同样不知下落,令无数药师颇为遗憾,嘘嘘不已。而如今,这本药道的无上典籍竟就这样出现在紫尘面前,如何让紫尘不吃惊?

紫尘禁不住翻开了《药道真解》,粗略一扫。

紫尘已经初通药道,对于《药道真解》中的文字并非一点都看不懂,但是初看下来,依然感觉晦涩艰深,基本简单一个句子,都足够揣摩不知道多少遍。

让紫尘吃惊的是,他只是粗看这《药道真解》,个人界面中那“药道”一栏的蓝色进度条,竟已经缓缓呈上升的趋势!

这着实让紫尘惊呼不已。要知道,这药道一栏的蓝色进度条增长之艰难,可谓前所未有,虽然紫尘也的确没有专心去钻研药道,但是但从进度条的增长来说,竟已经比其他栏的进度条难上十倍不止!

正因为如此,紫尘自然没想到,光是粗粗看一下这《药道真解》,竟就能让“药道”一栏的蓝色进度条隐隐增长。这不但说明了手中的的确是《药道真解》真本,更说明这《药道真解》被药师界奉为药道经典的货真价实!

这本《药道真解》的出现,一下为紫尘解开了心头许多的疑惑。

毫无疑问,这本《药道真解》先前一直在聂小莹的手中,聂小莹的一身高超的药道本领,也极可能是来自《药道真解》;

此外,这《药道真解》是药道大师郁思渺的遗作,却被聂小莹持有,而从游戏系统的显示来看,聂小莹姐妹的真实姓名也不姓“聂”,而是“郁”,和郁思渺同姓。这说明聂小莹姐妹和郁思渺大师,只怕有着不寻常的联系!

想到这里,紫尘放下《药道真解》,打开了聂小莹留下的亲笔信。

“紫尘,我和小环因为一些不得已的原因,不得有不辞而别,还请你多多见谅。日后若有机会重逢,我会亲口给你一个解释。三味药堂我交给你了,如何处理都随你的意思。我离开之后,不能再为你炼丹了,我留下了这本《药道真解》作为一定程度的补偿。这本《药道真解》对于我和小环都极为重要,还望你能妥善保管,无论如何,别让它遗失或者落到别人手中……”

聂小莹在亲笔信中,并没有解释离开的原因,只交代了紫尘一些事情。但紫尘从字里行间,隐隐能感觉聂小莹姐妹这次遇到的麻烦只怕不小。只是聂小莹姐妹不知所踪,他即便想帮忙也无能为力。

叹息一声,紫尘放下信件,却又想到了聂小莹姐妹和郁思渺的关系。

从年龄上来说,聂小莹姐妹若和郁思渺真有关系的,应该是郁思渺的“孙辈”,聂小莹姐妹可能是郁思渺的孙女。但无论是故事、传闻等来看,郁思渺都是终身未娶的,也没有任何的亲人,从未听说过他有什么孙女之类的。

想来想去,紫尘索性停下了思索。这一切千头万绪,若非聂小莹姐妹亲自开口,否则这些谜团都难以解开,但可以肯定一点,聂小莹姐妹和郁思渺之间肯定有什么联系,其中的故事曲折绝对不会简单!

思索了一阵,紫尘放下了聂小莹的亲笔信,却不再去多想什么了。此时的情况下,多想无益,而聂小莹姐妹下落不明,即使他有心帮忙也无处发力。

如此之下,不如索性不去多想,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至于种种疑问,将来若能在和聂小莹姐妹相见,一切就能解开了。

如此想着,紫尘将聂小莹的亲笔信和《药道真解》秘籍收好,随即洗漱一番后,带着忙碌了一天的疲惫,躺到床上后就沉沉睡去……

第二百四十三章 初窥

因为接手了三味药堂,紫尘短时间内却不能离开黑石城了。

虽然聂小莹在信中说过,如何处理三味药堂都任由紫尘自主,但这三味药堂毕竟是聂小莹姐妹一番心血,而紫尘也是亲眼看着药堂发展起来的,所以紫尘还是希望尽可能的保持三味药堂的一切,即便衰落已经不可避免。

由此,紫尘手头的事情可不少,每日都得抽出不少的时间来处理三味药堂的事务。好在紫尘这段时间的目标,并不是全力冲击修为,相对要空闲许多,到也能应付。

眼瞅着只怕在铁剑门中秋大比来临前,才有可能返回宗门,紫尘索性安心下来,除了处理三味药堂的事务外,每日坚持着修炼,练习法术。

另一方面,紫尘也开始抽出时间,翻阅从拍卖会上获得的《吴兴遗书》。

吴兴这位在大荒法修史上鼎鼎大名的法修,因为其另类的法道而闻名于世——或者说遗臭万年,至今在不少法修眼中,依然对吴兴嗤之以鼻。

但对于紫尘来说,那神奇的黑白感知是紫尘相对于其他法修而言无比巨大的优势,紫尘显然不能放弃这样的优势。如此一来,就已经注定紫尘的法道和其他法修不同,吴兴的法道和各种心得等,对他也许有着不小的帮助。

而紫尘现在也正处于迷惑时期,吴兴“法武结合”的法道,或许可以给他带来点什么。

这《吴兴遗书》却没有让紫尘失望,虽然吴兴在大荒的法修界历史上,历来是被众人当做反面教材嘲笑的对象,但对于吴兴的实力等却没人能够否认,这样一位人物以毕生的心血撰写的法道心得,即便只当传记来看,也是足够开卷有益。

专注之下,时光匆匆,仔细专研这《吴兴遗书》,紫尘对于吴兴的生平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越来越敬佩这位前辈。

“虽千万人,吾亦往矣!”

《吴兴遗书》中有这样一句话,紫尘觉得这是吴兴对于自己平生最好的总结,那种一往无前的豪气令人钦佩。

的确,在吴兴的时代,他唯一被人认可的只有实力,其他方面却饱受成千上万的人轻蔑和讥笑,他从无知己,孤独一生,但他却从来没有动摇过,一直坚持无视别人的目光,走着自己的道路。

紫尘在敬佩吴兴的同时,竟也感觉到不少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