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逆战成妃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9部分(第1页)

肃王侧头望了望豫王,烈火将他的脸映得通红,那红光中的雪白,近乎邪美,微微眯着的闪亮眼眸透着一种说不清的魔力。

“十三哥,我记得父皇仙逝的时候,我才只有几个月大,从来为得到过父皇宠爱的我,真的很想他能宠爱我一次……”

望着火海,豫王没头没脑的说着。

“皇弟……”肃王不知该如何接话,开口刚想劝慰豫王两句,就见火云狂卷,“喀喇”声不断传来,椽子与大梁纷纷断裂,砸在地上发出巨大声响,溅起更烈的火团,救火之人纷纷四散逃离。

肃王叹了一声,拉着豫王开始向后退去,这场火要比想象中严重的多。若是玉诀没有逃出来,真的是凶多吉少了。

抬头望了一眼皇宫的方向,只觉乌云压顶,风雨欲来。

宣宗十五年,使臣馆后衙马槽忽起大火,大火迅速蔓延,禁卫军扑救不及,烈火吞噬了整个使臣馆,数十座房屋付之一炬。

时有高丽使臣团共计七十余人居于馆内,大火突起,仅有十余人由火场及时逃生,高丽王世子玉诀及其余五十余人葬身火海。

使臣馆于亥时起火,待大火彻底熄灭,已是寅时初。豫王子时便离开了火场,据说是要去宫中布置防务,以防有人趁乱混进皇宫。

肃王见火势依然被扑灭,根据眼见的火势,馆内已不可能再有活口,便命邹凯封锁火场,不要人为泼水降温,也不要急着寻找尸身,以防破坏现场,吩咐完毕,便匆匆入了宫。

肃王赶到宣宗的寝宫乾清宫时,只见朝堂之上几位重要人物早就以及到齐了。

宣宗面色看不出喜怒,见肃王进来,方才开口说道,“现在人都到齐了,你们就说说这件事背后到底为何?与高丽是打还是和?”

肃王愣了一下,华夏和高丽宗属国的关系已经有三百多年,怎么可以因为这件事就对高丽动武呢?

斜眼间见平日和自己关系最好的兵部侍郎易修向他使了个眼色,知形势不妙,遂躬身近前道:“皇上,现在就讨论对高丽动武的事情,是否还言之过早?”

新晋的兵部尚书,于一建还未等宣宗说话,抢先开口说道,“臣觉得肃王爷此话差异,难道王爷忘了明让的事情?从明让口中我们已经知道,高丽和南疆早就有了勾结,如今出了这件事情,高丽一定会大做文章,我们必须先下手为强!!”

第170章 风起云涌

宣宗轻嗯一声,转向豫王问道:“你觉得我们该如何呢?如果以华夏现在的兵力,一起攻打南疆和高丽……”

宣宗的话并未说完,但在场的人已经都能听出他话中的意思,众人脸色皆是一变。

宣宗从登基的那天起,便宣扬仁政,从未说过要对外用武的话。就连南疆一部分首领闹着要独立的时候,宣宗还是支持以谈判为主。

可今天宣宗一反常态的背后,到底是有人说了什么,还是这是宣宗真实的想法?一举灭掉两个国家,随后扩张华夏领土?

片刻豫王才回答道,“皇上,臣弟觉得现在的确是个好时机!!南疆现在要求独立的呼声很高,这些人每每都会来华夏边境侵扰,弄的那里的百姓是苦不堪言……”

一边说,豫王一边看着肃王,这是打击肃王最好的时机,他必须抓住。豫王的话未说完,早有他的心腹,华夏清流文人党的半夏站出来继续说道:

“启禀皇上,臣觉得豫王说的完全正确!”半夏恭敬的半低着身子,声音平稳,听不到一丝波澜,“皇上,朝堂之上能发生明让的事情,已经说明,我们身边或多或少的潜伏了南疆的人。如果我们现在不给他们致命的打击,臣怕他们将来真的会吞了华夏……”

宣宗微微点了点头,似乎内心之中已经同意了半夏和豫王的说法。他转头又看向肃王,淡淡的问道,“归你管辖的铁骑军现在布在哪里?”

肃王本还想劝说下宣宗,可听了他的问话,肃王立刻改变了注意,现在要是继续和宣宗意见相反的话,只会让宣宗对自己更加怀疑。

“白冰等大将自从回家休养之后,胶州辽东湾地区的守兵并无大将统领,还有少量的铁骑军驻守在东北三省,不过高丽一直与华夏交好,因此这些士兵,现在多以在东北三省务农为主!!”

铁骑军乃是在宣宗登基之初,就交给肃王掌管的军队,兵力全部部署在华夏的东北三省,和胶州辽东湾地区,对高丽形成合围之势。

可以说,铁骑军是监视高丽一举一动的第一道防线,也正是因为有铁骑军的存在,华夏和高丽的边境三百年来一直是相安无事的。

肃王说完,见宣宗并没有进一步的表示,他一步跨上前,小心翼翼的说道,“皇上,臣弟还是觉得现在谈兵力部署为时尚早,毕竟高丽和我们是几百年的友好关系,这一开战可就再也收不回来了……”

半夏忽然插嘴说道,“肃王爷此话差异,是高丽先不顾念和我华夏的情意,胆敢越过圣上勾结南疆蛮夷,我们出兵镇压,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难道半夏大人单凭明让的两句话,就认定高丽和南疆之间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肃王有些焦躁,他害怕别人将明让扯出来,那毕竟是他的舅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