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靠农业系统在古代当国师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2节(第1页)

&esp;&esp;?

&esp;&esp;回京之后,递往摘星楼的帖子就更多了,不过短短几日,门房那里收到的拜帖就已经多到几乎可以将一间小屋子堆满了。

&esp;&esp;即便从未收到回应,但是这些人依旧毫不气馁。毕竟对于他们来说,没有回应是正常的,若是有了回应得了召见,那才是撞了大运,反正横竖也不亏。

&esp;&esp;这还是小事,毕竟这些帖子也不会到姜虞手上,一般只有重要人物的帖子才会有人前来通报一声,不过那些人也没能尊贵到宣文帝那种程度,因而他们也全都被拒绝了。

&esp;&esp;只是自从青州通州那边的消息接连传开之后,本就对那位国师的传言略有所知,并且心生敬仰的京城百姓,对国师就更加信奉了。

&esp;&esp;此地的民众也不乏有青州的亲戚,对于这些劫后余生的亲朋那里得知来的消息更是笃信,甚至连那里传来的药师娘娘像,也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许多人都想请一尊回家保个平安,辟邪驱疾。

&esp;&esp;并且城中富裕之家也开始慢慢兴起了火葬之俗,对于他们这些拥有财富地位的人来说,自己是否有下一世,以及能否将自己的财富带到地下去,这才是他们最为看重的事。

&esp;&esp;因此他们总是会在下葬时陪葬许多器具,如此便是希望自己即使到了地下去,也能有足够的银钱珍宝,不至于眨眼变成了赤贫之人。

&esp;&esp;如今得知确实会有下一世之后,他们仿佛得到了什么肯定一样,人人都兴奋了起来。许多富商也开始行善积德,用不低的工钱招收那些流落到此处的灾民流民们,仿佛一夜之间,这些人便立马变成了大善人。

&esp;&esp;毕竟这些人其实也不乏有信仰佛道之人,也听过轮回转世,因果报应的佛谒,只是这些毕竟只是一面之词,谁人能证明世上真有转世投胎之说呢?

&esp;&esp;因此他们都只是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做做法事,捐些香油钱,权当慰藉罢了。

&esp;&esp;如今那么多人亲眼见到了那些人轮回往生去了,而且还有国师金口玉言,说只有火葬才能使得那些人洗去身上疫病,求得来世健康。

&esp;&esp;这不正说明了,这世上果真是有轮回之说,而且今生的情况是会影响到来世的。

&esp;&esp;因此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许多富商便不再是那副半信半疑的样子,一下子精神起来,开始努力做善事,为求得来世顺遂。

&esp;&esp;那些家中原本都已经打好棺材的老太爷,也立马改了主意,吩咐子孙自己死后要以火葬之,到时把自己的骨灰坛子埋入墓地就好。

&esp;&esp;这桩桩件件传来传去,倒显得姜虞的名号更为神异起来,家家户户都能讲上几个跟国师有关的故事,当然,很多故事一传十十传百,最后的样子早已和最初大相径庭,毫不相似了。

&esp;&esp;……

&esp;&esp;这一日,姜虞带着人离开了摘星楼,一则是想出去透透风,毕竟这些时日里来只呆在城里实在有些无趣了,二则是她已经想好了拿出粮种的方法,如今想出门试试,时机合不合适。

&esp;&esp;她去往的地点便是城外一处清幽的庄子上,那里风景不错,而且最重要的是,那里还有数十亩良田,全都归在她的名下。

&esp;&esp;其他人只以为国师名声大震的同时也招来了许多窥视,这些日子里来有些不堪其扰,因此才决定前往城外僻静处求个清净。

&esp;&esp;因此搬过去没两日,太子便亲自前来既是道贺乔迁之喜,也是为了致歉。这几天实在是他的疏忽,他也已经好好警告过了那些随意发拜帖,窥探的家伙,将城内全都敲打了一番,这才忐忑地前来此处。

&esp;&esp;毕竟这确实是他没能及时注意到,才给国师带来了这些麻烦,实在是他的过错,只希望国师不要震怒才好。

&esp;&esp;姜虞却是根本没注意到这些事,听到太子的道歉一时之间还没有缓过神来,不过听明白之后,她倒是没怎么生气,反倒是对太子又多了几分欣赏。

&esp;&esp;没想到这人看上去一副端方温和的样子,手段却不软,做事倒是很迅速。

&esp;&esp;而且他这样严肃敲打惩戒过一番之后,对她来说也不是什么坏事。

&esp;&esp;毕竟或许是她出现的这些日子里展现出来的形象比较温和,所以这些人即使认为她是仙人降世,也下意识地觉得她属于善神,即使私自窥探也不觉得她会发怒生气。

&esp;&esp;现在这样敲打一次之后,这些人以后行事也会对太子,对国师多几分敬畏,不敢如此随意了。

&esp;&esp;因此姜虞只是朝着他微微摇头,然后主动邀请了太子出门,前去看看这片属于她的农庄。

&esp;&esp;太子看上去似乎有些不明所以,但是还是很快应下了。

&esp;&esp;他们来到农田之中,姜虞看着远处正在劳作的佃农,看着他们辛勤劳作,不停地弯着腰播下稻种的样子,沉思片刻,才轻声问着。

&esp;&esp;“太子可知农事?”

&esp;&esp;“略知一二。”

&esp;&esp;一旁身着玄衣的太子虽然看上去表面平和,但是心中还是有些紧张,仿佛眼前是最严厉的某位太傅向他提问一般,他也不敢说自己了解得多清楚,依旧谦虚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