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寒门闺秀(作者:李筝)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7节(第1页)

&esp;&esp;江南文人多,又是富裕之乡,市场比长安更大,光是精装版就卖出去两万多套,喜得元逸韬整日里笑得都合不拢嘴。杨彦听了汇报也暗自松了口气,看样子,他想再练一支特种部队出来也不用担心没银子了。

&esp;&esp;但凡看过大隋之音的人,谁不崇敬文武双全不畏艰险为国戍边的平王殿下?谁不敬佩书画双绝的云梦真人?谁不惦记着顾家三少的画和飘渺之旅的后续发展?

&esp;&esp;为此,很多读书人都向往长安,都想一睹平王殿下的风采,想亲自去看顾家三少的画,想将自己的新作送去平王府投稿,说不准也能让大隋之音刊登出来,让整个大隋的文人学子都能知道自己……

&esp;&esp;却说在国子监,大隋之音自然是目前的热门话题。安齐以前虽然低调,但人缘也极好,又与王锦文相交莫逆,自然也有一定的知名度。后来大家见他竟然成了平王府主簿,大隋之音的主编之一,对他便更加推崇起来。甚至很多国子监的同学都将自己的作品给他看,请他指点,也希望能上大隋之音去露脸。

&esp;&esp;安齐遗传了赵世华圆滑的交际手腕,对任何同学都是温和耐心的,所有的来稿,他都登记收下,带回去与宇文耀元逸韬王锦文一起细细看了,能用的留下,不能用的写明原因退回去,语气委婉诚恳。于是,被留用的高兴,就算被退稿的见上面有大隋之音编辑部的意见和印章,也高兴得很。

&esp;&esp;去年来到国子监,被誉为泸州赵安然变王静妘

&esp;&esp;贺之砚在京城国子监读书,由伯祖父正三品的礼部右侍郎贺瑛照管。点贺明朗的三叔祖已经在鸿胪寺致仕,如今还有一个儿子贺森在大理寺任右寺丞一职,正五品。如今贺家在京的官员就他们两个,来往自然密切,听说贺之砚在国子监被人打得半死,两人立即就赶了回来。

&esp;&esp;贺森职位低,好不容易请了假回来,就看到贺瑛正要进门。他赶紧小跑过去,喘着气问道:“堂哥,到底怎么回事?我听说砚哥儿被人打了?”

&esp;&esp;“为兄也不清楚。只听传信的小厮说是在国子监被人打了。”贺瑛也擦了一把汗,满面焦急。

&esp;&esp;贺之砚是他们贺家让杨昊非常激动,那是杨彦写的《我的父亲》。杨彦笔下的父皇,英明睿智、勤政爱民、不好女色、不贪图享受、不好大喜功。杨彦并没有用很多华丽的词语正面去赞扬祈丰帝,他只从一些小事中着手写着:——“当很多人还沉浸在美梦中时,我的父皇已经开始上早朝了……”

&esp;&esp;——“散朝以后,往往已经辰时末、甚至巳时中了,这个时候,父皇才回勤政殿用早膳。我曾经几次劝父皇早朝前吃点东西垫垫肚子,不然会影响身体健康。可是父皇说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是散朝以后才用早膳的,更何况满朝文武大臣们都是饿着肚子上朝的,他身为皇帝自然要以身作则……”

&esp;&esp;——“父皇常教导我说,皇室受天下万民供养,皇帝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利,自当为天下百姓谋福祉……”

&esp;&esp;——“当我从昏迷中醒来,看到父皇就坐在我的床前,满面忧色,便忍住心中激动。当他看到我的伤口,满眼的心疼,我觉得自己一定是天底下最最幸福的人。我的父皇,是天下至尊,是最伟大的君主,可他同时也是我的父亲。原来他跟别的父亲没有什么不同,也会因为孩子生病受伤而着急难过……”

&esp;&esp;杨彦舍弃了这个时代一惯的文言作文,而是采用的白话文,让普通百姓都能读懂。特别是最后那一段父子情,让祈丰帝从高高的皇位上走下来,变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esp;&esp;刚刚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杨昊很激动,他心里很明白这是老三在帮他扬名。他想起老三曾经说过的,要让他的功绩和评价在史书中不逊于汉武帝,心里就激动得很。看了杨彦的这篇文章,想着老三层出不穷的宣传手段,他觉得自己完全能站到那个高度,甚至他在大隋百姓中的声望会超过历朝历代的皇帝。

&esp;&esp;这个儿子办事果然让他满意!

&esp;&esp;杨昊已经暗自计划着,过两天微服出宫听听百姓们对他的看法。

&esp;&esp;而后,他又急匆匆翻到后面看飘渺之旅。第二期的连载时主角刚到天庭星的一场斗法,而神仙的打斗让杨昊大开眼界。原来,神仙有这么多稀奇古怪的宝贝;原来,神仙斗法是这样惊心动魄的啊!

&esp;&esp;大隋之音第二期热销比之第一期有过之而无不及。很多商人嗅到里面的商机,预定了很多套运到各地去贩卖。再加上不久前那次成功的拍卖,将顾家三少那一幅《貂蝉拜月》图卖出了一万两千两的高价,让元逸韬什么时候看起来都是精神抖擞志得意满的。

&esp;&esp;独孤凯和凌云也满意。他们的人手都可以扩编了,战马武器药品都可以换好的了。

&esp;&esp;大隋之音发行后第三天下午,杨昊带着华恩和几名大内侍卫微服出宫,来到西市一家茶楼里。

&esp;&esp;茶楼里这几天都在说大隋之音。因为这个时代书籍的宝贵,不是所有人都识字的,因此茶楼里说书很盛行。而自从大隋之音出来,便每天都要说上一场。百姓们其实大都听过一两场了,但还是喜欢听。这就是文化信息匮乏时,信息多样化的报纸的魅力所在。

&esp;&esp;杨昊和华恩连同两名大内侍卫坐在一桌,另外几名化妆的侍卫散坐在周围。

&esp;&esp;杨昊听那说书人读完杨彦的那篇《我的父亲》,周围的百姓便议论纷纷了。

&esp;&esp;“要我说,咱们生在大隋可真是享福啊!没有前朝的战乱,皇上又好,赋税又低……”

&esp;&esp;“可不是嘛,以前不知道,原来皇上也这么辛苦啊!我还以为皇上就是每天吃好的,穿好的,整天和那些仙女一样的妃子欣赏歌舞呢!”

&esp;&esp;“是啊,咱们皇上可真是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啊!”

&esp;&esp;“皇上还是个好父亲呢!难怪平王殿下文武双全那么能干,对百姓也好,原来都是皇上教导得好。”

&esp;&esp;“是啊,俺一直以为皇上就是高高在上的神,威严肃穆,俺从来没想过,皇上也会那么心疼儿子。”

&esp;&esp;“皇上也是人,当然会心疼自己的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