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陈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9部分(第1页)

家三兄弟的水性最好,这次的出击就交给你们蒲察家了。”

女真人的氏族以白山黑水为主。白山是长白山。黑水是黑龙江。

蒲察家族是黑水族中的望族,仅次于完颜家族。

蒲察阿里虎蒲察阿里豹蒲察阿里狼三兄弟是这些年蒲察家族新冒出来的勇士;武功高强。水性好,心狠手辣,很快就在金兵中崭露头角。

而且,蒲察三兄弟心有灵犀,在战场上极有默契,往往能够反败为胜,转危为安,如今派他们出击,确实是个合适的选择。

“呜呜呜呜”,一阵长长的号角声响起,三百多艘金兵的船只出发了,这已经是金兵总兵力的四分之一。

完颜兀术用兵谨慎的特点再一次显露无疑。到了这种时候,完颜兀术还要对韩世忠做出一次试探。

三百艘金兵船只摇啊摇,慢慢划动,花了一炷香的功夫,距离韩世忠的指挥大舰不到二十丈远了。

这个时候,宋军依然很安静地停留在原地,什么动作也没有。

现在双方都已经处于弓箭的射程范围以内,但是宋军不先发箭,金兵也不射,因为宋军的船高,用弓箭对攻于金兵不利。最好大家都不用弓箭,等金兵的小船接近大舰,用飞铊爬上船,公平决斗!

宋军的无所作为引起了金兵的阵阵欢呼,也让完颜兀术更为狐疑。

难道韩世忠在等死吗?不对肯定有什么地方不对!

正在完颜兀术左思右想之际,“咚”的一声巨响,“韩”字大纛所在的指挥舰上传出了连串的鼓声。

原先停留在西域上游处的“蒙冲”战舰,扬帆顺流直下,往金兵的船只冲撞过来;与此同时,几十艘的“巨舰”,缓缓上前,朝金兵辗压过去。

没错,就是辗压。从双方船只的比例来说,没有比辗压更准确的词语了。

“蒙冲”战舰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些,竟然把三百多艘金兵的船只,从中间截断成两部分。

一部分在南边,与金兵的本部遥相呼应;一部分位于宋军的巨舰与“蒙冲”战舰之间,被宋军包了饺子。

在南岸大本营的完颜兀术看明白了。韩世忠的这个战法,叫做“关门打狗”。

看来宋军的时间也拿捏得不是很好;假如时间把握好了,“蒙冲”战舰就不会把金兵分成两截,而是把三百多条船只都全部包裹在里面。

只有这样,饺子才包得好看。

一想到这里,完颜兀术不由得打了个寒蝉,对面这些还是自己所熟悉的胆小而且孱弱不堪的南朝宋人吗?

被“蒙冲”战舰所分开,南边外围的金兵急了,纷纷抛出飞铊,企图抓紧了“蒙冲”战舰,上船拼命。

“啪啪啪”的一阵乱响,“蒙冲”战船上,不约而同地扔下多面带有钢刺的大木板。

这些木板有个名堂,叫做“拍竿”。

“拍竿”有两个作用:一个是把小船上的金兵拍死;另一个是直接把金兵的小船给击沉。

ps:谢谢zhuxyhh01大大大大大大错花心大大的打赏和支持。

唉,刚回来两天,又要赶回香港,两地奔波那个累的。

第二百六十七章:黄天荡(二)

“拍竿”这种器械在一般的海战中作用极少,因为敌方不会呆在你的船舷下等候你的击打。因此,在南宋后期,“拍竿”这种器械在战船上开始逐渐减少,而到了明清时期,“拍竿”直接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但是在今天,在韩世忠与完颜兀术在长江水面决战的第一天,“拍竿”这种古老的战船器械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宋军的战船既大又高且快,而金兵的船只既小又矮且慢,当双方的船只贴近之际,“拍竿”这种笨重而且杀伤距离有限的器械,竟然变成了宋军的进攻神器,一打一个准。

太简单实用了,只需要把“拍竿”往战船下方一抛,就能够砸沉一条船;接下来无需把“拍竿”捞起,长江江面风大,“蒙冲”战舰速度奇快,拖也能拖跨几条小船。

这仗没法打下去,完颜兀术唯有含着眼泪,鸣金收兵。

三百条船出战,一百条船回营,这是金宋两军第一个回合交手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