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陈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0部分(第1页)

绍兴元年三月上旬,江城已经陷落,张俊的大军与李成的匪军在洪州对峙。

当时,李成的二路军统领马进在章水(今赣江)西岸的西山结营扎寨,多次给宋军下战书挑战。张俊畏惧敌人,整月不敢出战。

而李成又分兵攻陷了筠州(今江西高安市)和临江军(今江西临江镇),张俊大军的形势非常的不乐观。

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岳飞带着他的三千骑兵前来报道。

岳飞一到,张俊马上把岳飞招进中军仗内,找岳飞商量说:“我和李成交手了几次,每次都以失利告终;这次怎么对付他,你得帮我好好谋划谋划。”

岳飞眉头一扬,答道:“贼军往往会贪功而不虑其后,要破他极为容易。只要派出三千骑兵从上游过河,出其不意,一定得手。”

岳飞自带兵打仗以来,常常从对方的侧翼发动突然攻击,而很少从正面冲击对手。这种打法,也就是兵书上所说的“以正合,以奇胜”。

这也是岳飞虽兵将不多,但却经常大获全胜的原因。

“可是,谁能率这三千骑兵出战呢?”张俊问道。

“岳飞不才,愿担此任。”岳飞主动请缨,张俊心里的一块大石头顿时落下,轻松无比。

《鄂王行实编年》:召先臣问曰:“俊与李成前后数战,皆失利,君其为我计之。”先臣对曰:“甚易也,贼贪而不虑后,若以骑兵三千,自上流生米渡出其不意,破之必矣。飞虽不才,愿为先锋以行。”俊大喜,从之。

ps:谢谢zhuxyhh01大大龙腾虎跃马到成功大大独孤飒霜大大靓女007大大嫣然一笑无间大大大大的打赏和支持。

第二百八十六章:大破李成(下)

玉隆观坐落于章水(今赣江)的西岸,背靠西山,可谓是靠山面水,地理位置极佳。不知道是不是风水的缘故,这里的信众非常多,四时香火鼎盛。

尤其是徽宗皇帝在位的时候,大肆扬道抑佛。象玉隆观这样大型道观,更是得到多次的修葺扩建。

道观的内部固然是庄严肃穆富丽堂皇;而道观的外围,也有着非常开阔和平坦的地带,用以凸显玉隆观的形象。

可是,在绍兴元年的三月初七日,这个入观烧香还愿的好日子,从玉隆观到章水岸边的开阔地带,竟然有两支大军正在相互对峙,随时准备开战。

这两支军队,位于上游方向就是李成的二路军,而处于下游位置的是由张俊所统领的剿匪官兵。

身为二路军的主将,马进在西山搭建连营,扼守住玉隆观这个最主要的渡口和咽喉地带,直接造成的结果是“王师不得渡,诸将莫当其锋”。

马进不但把张俊的大军与江州洪州等州府的地方官兵给阻隔开,让张俊的部队不能够前去救援;更严重的是,李成所带领的三路军,正在悄悄地绕道张俊的背后,准备前后夹击。

在这此前的一个月时间里,因为岳飞未到,张俊只是多次派出小股部队对敌寇进行骚扰,而这次全体出动,一下子给了马进莫大的压力。

从人数上,马进的二路军比张俊的官兵还要多。

在南宋初期这种乱世之中,要拉拢起一支军队其实蛮简单的。前提是要有钱。

与金兵多年的交战。宋朝兵力的减员很严重;尤其是在建炎四年年初。完颜兀术把高宗皇帝赶出大海,宋朝各支部队的军费没能得到朝廷的支持,编制多次缩小,这种情况,在韩家军中的体现最深。

即便是最有钱的刘光世,他的麾下也缩小到五万人。

而象李成这种贼寇,在大江南北处流荡,到处烧杀抢掠。做事没有底线,反而积聚了大量的钱粮,招揽来更多的穷人入伙。

不过以这种方式组成的军队,战斗力能有多强?恐怕连匪首李成的心里都没个准确的答案。

“咚咚咚咚咚”,官兵的阵地里,传出了第一通的擂鼓响声。

前排的上万名官兵,一起昂首挺胸,右脚踏地,双手把兵器往上举起,猛然大喝一声:“呔”

官兵的这些举动有个名堂。叫做起势。专门用来振奋和提升己方的士气以及震慑和吓唬对手。

数万人同步齐声的举动,何其震撼和壮观!用来对付金兵可能没有什么作用。但现在用来对付流寇,效果明显。

这些匪军大多是农民出身,哪里见过如此阵象,队伍中已经引起阵阵的骚动。

“咚咚咚咚咚”,官兵的阵地里,传出了第二通的擂鼓响声。

所有的官兵突然一起迈步,上前走了三步,然后又是大喝一声:“呔”。

随之而动的,还有官兵后队中,无数面大旗左右摇摆,迎风而动;旗面迎着大风,啪啪做响,仿佛是在陆地中凭空刮起了巨浪。

马进见自己阵中的势色不妙,连忙下令起鼓,来对抗张俊的心理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