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陈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3部分(第1页)

后来南宋朝廷又授翟兴为河东北路兵马使,遍檄各山寨。于是汾泽潞怀卫开各州县全部接受翟兴的指挥。

翟兴的存在,严重地威胁到金国刚刚扶持起来的伪气政权,刘豫派将领持书信到伊阳对翟兴劝降,以王爵之位和金银厚禄相许,翟兴不为所动,斩使毁书,拒不投降。

在多次派兵进攻失败后,刘豫暗中以重金买通兴部下杨伟,暗杀翟兴。

可惜翟兴一代豪杰,竟然死于宵小之辈的手中!

翟兴一死,其子翟琮发誓报仇。

翟琮联合联合宋朝神武左副军统制襄阳府邓随郢州镇抚使兼襄阳知府李横和随州知州李道,向伪齐发起进攻。

这在历史上算是南宋朝廷的第一次北伐,虽然这次北伐没有得到南宋朝廷的批准以及财政和兵力上的支持。

绍兴三年年初。李横和李道克复了汝州颍昌府信阳军等地。伪齐的唐州知州胡安中投降;而翟琮的部队则攻入西京河南府。击败和处决了发掘宋朝皇陵的伪齐河南尹孟邦雄。

北伐军在军事上节节胜利,很快便控制了东至郑州,西至京兆府的广大地域,对伪齐政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刘豫的形势岌岌可危,慌忙向金朝求援。

绍兴三年三月,完颜兀术带着他的嫡系精兵出征,会和伪齐大将李成,组成近十万人的强大联军。与北伐军在开封城郊的羊驰岗决战。

战线过长补给不足长期作战,这些因素都让北伐军的实力不断下降,再加上完颜兀术和他麾下铁甲骑兵的加入,北伐军不敌战溃,一蹶不振。

事实证明了,北伐军真的是尽了全力,因为之后他们再也没法支撑。

到十月为止,不仅伊阳县的风牛山寨邓州随州唐州襄阳府等地相继陷落,连处在较近后方的郢州也被金齐联军所攻占。

也就是说,北伐军一路败退。连自己的根据地都丢了。

李横翟琮李道张玘等北伐军将领先后退到江南西路,彭玘战死。

襄阳府郢州等地的失守。使南宋长江防线出现了一个巨大缺口。

襄阳自古以来都是长江中游的重镇,是江汉第一名城。三国时期的曹操曾经说过一句名言:“不先破襄阳,无以威胁江东!”

从地图上看,南宋朝廷的形势确实到了一个非常危险的程度。

金齐联军不仅在长江防线上打开了缺口,让江南大片腹地暴露在威胁之下,还切断了宋廷与川陕之间的通道。

如此一来,金齐联军既可以溯江而上进攻蜀川,也可以顺长江直下攻取吴越江南之地,甚至还能够联合在洞庭湖割据的杨么叛军,实行南北夹攻宋廷。

一句话,金齐联军想怎么打都行,怎么打怎么有。

而伪齐皇帝刘豫实施的是后两种方案,因为他已经让李成派三万大军过江,协助杨幺攻取岳州鄂州汉阳军蕲州黄州,以此来牵制南宋的军队。

然后,就在刘豫踌躇满志的时候,完颜兀术突然带领他的铁甲骑兵退出金齐联军,急匆匆赶往西北战场,只留下小部分的金兵在做做样子。

金兵的临阵退缩,让刘豫如同被人当头泼了一盘冷水。

无奈之下,刘豫只好让前线的李成暂停收兵,准备在下一年,即绍兴四年,麦熟之后再大举南下。

而杨么和黄诚等也都对刘豫承诺,洞庭湖的水军在明年七月间,“收刈早稻”后,先行攻取岳州,然后顺江而下,占据鄂州汉阳军蕲州黄州等地,前去接应李成大军渡江。

之后伪齐军和杨么军水陆并进,顺江东下,“前去浙中会合”,消灭南宋政权,双方“建国通和”。

形势急转直下,战报如同雪花般往临安而来。

高宗小朝廷有些慌了手脚,连续向岳飞发了几道命令,让岳飞在大江南北岸“措置堤备,多遣间探,日具事宜以闻”,还派钦差使者问计于岳飞。

岳飞的答案非常简单:“先取襄汉,襄汉既复,李成丧师而逃,杨么失援矣。第申严下流之兵以备之,然后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