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故城雪重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部分(第1页)

“我看你好长时间没过来,就想你是不是生病了”,田嫂叹了口气,“没想到出了这么大的事儿。”

“婶儿”,林鸿文一脸迷茫地看着她,“你说我爹和我大哥真的不在了吗?我总觉得他们还在。”

田嫂看着林鸿文瘦削的脸颊,忍不住红了眼圈儿,“你这孩子,怎么总这么让人心疼呢”,田嫂擦了擦眼角的泪,继续说道,“我不知道怎么答你,我只能跟你说说我自己的事儿。我跟你说过,我那女儿要是在,应该比你小不了几岁。可惜她不满五岁就跟我们走散了,到现在是死是活都不知道。我每年都给她烧纸钱,我当然盼着她还好好地活着呢,可是我也怕,万一人要是不在了呢?清明寒食,连纸钱都没有,在下面怎么过啊?鸿文,你听我的,这人要是还活着,那就是命大,就算立了坟头,烧了纸钱那也没什么,这样你心里也能好过一些。”

年底的时候,秦家岗的教堂建成了。林鸿文穿着厚厚的棉服站在远处看着那尖塔高耸的建筑,他记得那时候赵顺曾经笑着和他说,俄国人要建教堂,他们暂时不用离开哈尔滨了。现在教堂建成了,俄国人在里面做着礼拜,他们却都不见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腊月二十九晚上,林鸿文买了厚厚的几捆纸钱,在医馆附近的十字路口画了个圈。火光映得雪地发红,身上也暖和了一些。林鸿文一边往里填纸钱,一边自言自语,“爹,大哥,我不知道应不应该给你们烧纸钱,我不相信你们已经不在了,都说死人会托梦的,可我一次都没梦到过你们,这是不是说明,你们都还好好地活着呢?但我又怕”,林鸿文抹了抹眼泪,缓了一会儿又接着说,“又怕万一你们真的去了那边,没有钱花,被人欺负。我现在烧纸钱给你们,你们要是真的去了那边儿,收到钱打点好就托个梦给我,你们不是说要找一天跟我好好唠唠的吗?我一直等着你们呢,你们为什么还不来找我?”

林鸿文一边烧一边掉眼泪,直到圈里面只剩下黑色的灰烬才站起来,“爹,大哥,不管你们还在不在了,我都会好好地活下去,不会给你们丢人的”,林鸿文揉了揉膝盖,手脚已经冻僵了,每迈一步都很费劲,但他知道自己不能回头,就算再难,也只能向前。

26。

三月①的时候,一封书信把徐世淮气得满屋转悠,林鸿文看了他一眼,又低头包药,最后徐世淮终于憋不住了,自己走过来和郑云、林鸿文说,“你们说那小兔崽子,明明还有几个月就该回来了,又去了日本?去什么日本啊!”

林鸿文没言语,郑云安慰了他两句,“卿之也是想多学点东西,他好不容易出去一回,多去点地方也好。”

“好什么好!”徐世淮说,“我看他就是不愿意回来!”

“不会的”,郑云说,“卿之从小就恋家,你不是还说过他太恋家不好吗?”

“小时候是恋家啊,出去不知道让人灌了什么**汤,都舍不得回来了。”徐世淮说着,气冲冲的又去找程宇念叨了。

郑云叹了口气,“师父这两年也是年纪大了,人都变得唠叨了。”

“他是想儿子了,但又不好意思直说”,林鸿文包完药,看了眼郑云说,“我要送药去杂市儿,你要不要捎点什么?”

“看见卖栗子的捎点回来”,郑云说,“上次还是过年前买的呢。”

“好”,林鸿文应着快步走出了医馆,郑云看着他的背影觉得有些蹊跷。

“鸿文又出去了?”程宇问。

“嗯,说是去杂市儿送药”,郑云说。

“他最近可是跑得挺勤的”,程宇说,“跑腿的活儿总是抢着干。”

“病好之后就跟变了个人似的,话越发少了,跑腿倒是勤快,也不知道琢磨什么呢。”

林鸿文先送了药,然后就拐进杂市儿直奔田嫂的摊子,何穆已经在等了,远远看见他,就招了招手。林鸿文坐下问他,“来多久了?”

“有一会儿了”,何穆说,“小老板你怎么现在才来?”

“今天医馆人多,刚忙活完”,林鸿文答道,又跟田嫂说,“婶儿,来点酱牛肉,其他照旧。”

田嫂笑着答应,一会儿就给他们端了上来,何穆埋头苦吃了一会儿,林鸿文虽然不饿,但有段时间没来,也有些馋牛肉了,于是也跟着吃了一会儿。

之前大病一场,林鸿文朦胧间觉得自己好像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梦里他看见小时候林鸿鸣把仅有的一个馍塞给他吃,看见家里见底的米缸,看见林省身愁得已经生出白发的鬓角和紧皱的眉头,看见凶神恶煞上门收租的人。后来病好了,人清醒了,心里也止不住地难过。他想起林省身陆陆续续地给了他好几次钱,如果他早早地把林省身的话放在心上,自己做点小生意,那林省身和林鸿鸣可能早就不在筑路队了,不在筑路队,也就没有后面的事了。他们受了一辈子的穷,吃了一辈子的苦,若是活着,只怕也不愿意再这么过下去了。之前林省身和林鸿鸣给他的钱,再加上他自己的积蓄,总共有六七十两,这不是个小数目,可拿来做买卖,也不是什么大数目,林鸿文从来没做过这些,怕自己一个不小心把这些钱全赔进去。好在他虽然自己不会做,但也懂得去看看别人,没事儿经常来杂市儿溜达,看看那些做买卖的,什么好卖,什么不好卖,生意好的什么样,生意不好的又什么样。

——————————————————————————————————

①1901年

☆、13。第十三章

观察了一阵子,林鸿文觉得还是新兴街的铺子生意最好。那里人多,铺子也多,从街头走到街尾,想买的东西都能买全了。但那街上的铺面已经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想挤进去恐怕是不容易。林鸿文自己还要在医馆干活,不方便总出来,于是就在新兴街口一群打零工的人中找到了何穆。何穆是在傅家店常年打零工的,年长他两岁,跟他差不多高,却比他还单薄,但林鸿文却在一堆人中一眼就看见了他。原因说起来有些好笑,何穆的眼神让林鸿文想起了赵顺,一样的精明,充满了算计。后来两人聊了几句,林鸿文见他虽比其他人要斯文,但说起话来却是八面玲珑、滴水不漏,便将观察新兴街的事交给了他。何穆听他讲了两句,便心领神会道,“小老板放心,这条街上这些铺子做的什么买卖,生意好不好,跟谁拿货,谁家有什么动静,我一定帮你打听的清清楚楚。”林鸿文见他如此伶俐,甚是满意,便跟他约好,每十天来田嫂的小吃摊碰一次头。

林鸿文等何穆差不多吃饱了,才开口问他,“近来有什么新鲜事儿?”

何穆抹了抹嘴说,“杂货铺的李大爷不知道从哪儿倒腾来一批花里胡哨的糖,说是跟洋人买的,价贵一些但卖得可快了,我瞧着也挺好吃的。还有卖布的老孙头,估计买卖要做不下去啦。”

“怎么回事儿?”,林鸿文问,“他的买卖不是一直都不错吗?”

“他是不错啊,他女婿不争气啊”,何穆说,“别的不会,就知道赌钱,金山银山也扛不住啊,老孙头攒下的那点钱全让他女婿骗走了。前天他女婿去店里抢账面上那点钱,老孙头气得跟他撕吧了起来,他哪里打得过他女婿啊,最后头都磕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