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在春秋证道成神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三章 鹄面鸠形二(第1页)

网站最新地址为22ffc露b

传说舒国之人,是舜帝时的名臣——皋陶的后人。

他们在涂山之南分化出舒鸠、舒庸、龙舒等诸多国家,几国的习俗与淮夷、东夷相类似,单看一国,国力弱小,但是联合起来,便是周边大国也要敬畏三分,人称“群舒”。

群舒之中,舒鸠国物产丰饶,又尽得地利,掌控了中游到下游的交接要处,与宋国在经济上多有往来,渐渐便发展成其中最强的那个。

舒鸠国是周王册封的一个子爵小邦,土地不过方圆五十几里,几代人向外拓展也不过百里之遥。

归婵从城郊走到城门外,一路上见到许多人都在立坟包,她数了一下,竟有几十座之多。

作为都城,舒鸠城也只是一座小城,城垣不高,论及气派,远远不及卫都朝歌和宋都睢阳,论及大小,顶多是个诸侯大夫的私邑,人口并不多。

归婵皱了皱眉,一连几十座新坟,对这个国家而言可不是什么小事儿。

她止步在城门外,跟着人群排起队。

守城的卫兵在前面盘查过往,人并不多,但不知道为什么查得特别的慢。

归婵眯了眯眼睛,这些卫兵的衣甲倒是新得很,看来子瑶在这里的生意做的也不小嘛。

她眼睛打量着这些卫兵,耳朵听着周围几个妇人嘈嘈切切的交谈:

“你听说了没?舒蓼国也有好些个重臣死掉了……”

“不止啊,听说龙舒那边也是,死状极其相似……”

“我娘家邻居在卫兵里有熟人,他还说呢,其他几个舒国的人过些日子要来开盟会,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些日子的事儿……”

归婵的耳朵动了动,不是她想听别人的对话,实在是这些人理她太近了。

庙堂里的事,怎么连百姓都知道了?而且这都要开盟会了,进城的就这么点人?

她一边神游,一边跟着人群往前走,不知道过了多久,两把长刀“锵”的一声拦住她的去路。

“哪里人士?姓甚名谁?”

“这位官长,我是宋国瑶居的侩人。”归婵笑着,递上那块刻着“瑶”字的玉佩。

这名卫兵皱眉看着玉佩,又问她,“可有符籍?来此作甚?”

子瑶的名号在这儿不好用了?归婵正想着该怎么回答,却见一旁的司市官快步走了过来。

司市官从卫兵手里拿过玉佩,笑得合不拢嘴,“原来是瑶居的侩人,快请快请。”

今日轮值的几个都是新兵,还没见过司市这种态度,“司市,这不符合规定。”

司市官挥了挥手,“没事没事,放行。”

说完,他把玉佩还给归婵,迎她进了城。

“要说还得是子瑶姑娘,多亏了你们瑶居,我们舒鸠国才能货物买卖如此便利啊!哈哈哈……”

司市官是个半大的老头子,估计在官场混久了,言语圆滑,态度谄媚。

见归婵脸生,以为她是瑶居新派来的人,便给她指点了瑶居贾市的位置,随后又是一顿夸赞。

听得归婵直起鸡皮疙瘩,一时间不知道怎么接他的话。

“城里最近是不是有些……”她想起城郊新立的坟包,“不太平?”

这话给司市官听得一激灵,连连否认,“这事儿可不能胡说,如今这世道,哪儿还没死过几个人呢?姑娘千万莫要多想。”

看他这样子,归婵心里明白了一半。

街巷中,显贵家族的大门前都挂着白幡白旗,城中肯定出什么不好对外张扬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