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从太监开始(快穿)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330 章 废太子16(第2页)

要是再来几场暴雨,只怕江南将会有水灾。

于是水泥先用来修堤坝。

这水泥刚干,果然暴雨又来了。

这次堤坝没有决堤,皇帝顿时大喜,发现这水泥果然是好东西,正要召见他的木爱卿商量修路之事,结果又有不好的消息传来,湖州隔壁的青州、黄芦州也发大水了。

皇帝可不管灾区多惨烈,他现在只是愤怒,他的路到底什么时候才能修?

他的江南之行什么时候才能开始?!!

木父从皇宫出来时,心里叹息不已。

所以真别怪他转投向贤王,实在是宫里的这位皇帝太不像话,湖州的堤坝是建起来了,但青州和黄芦州也需要修建啊。

可皇帝却不想管这些,他只想修好去江南的路,居然让他们对外宣布,说水泥是新东西,尚未经过检测,等证实有用后再悉数用来修河堤……

其实不就是舍不得水泥,其实就是将自己的私欲放在黎明百姓之上嘛?

木父想到这里,只觉自己两头不是人。

刚才他在宫里刚提了一句可以先将水泥用于修河堤,皇帝就面无表情地看着他,眼里都是寒光。

出了宫,不少清流的臣子看到他时,白眼就扫过来,还骂上一句“佞臣”!

木父只能叹息着抬头看向天空,不知名的小鸟飞来飞去,也不知今天是哪一只送信,希望是喜鹊而非乌鸦。

湖州、青州和黄芦州是大梁的粮库,暴雨将刚种下去的秧苗冲走,再补种也误了农时。

当地的豪门世家和大地主都动起来,要知道天灾人祸正是发大财之时。

湖州的堤坝修补得及时,但青州、黄芦州却因为洪水决堤了,一连大半个月的大雨让不少百姓感染风寒。

风寒对于有钱人而言不算什么大病,传染性也不强,但对受灾的百姓而言,不啻于毁灭。

来赈灾的官

()员拍拍屁股就走了,根本不管百姓的死活。

皇帝也是所有心思都放在去江南游玩这事上,他连任何一点不好的消息都不想听。

在这个风寒足以要人命的古代,如果一家有人生病,那医药费简直是天价,没有半点风险抵抗能力的贫苦百姓只能卖掉赖以生存的土地。

卖掉田地的百姓垂头丧气,他们没有田地,只能成为佃农,十成收成能有三成就算不错,还要纳税的佃农,一年到头辛苦无比却还不能填饱肚子,孩子也不知能不能养活。

“大楞,我跟你说啊,咱们离开大梁去东南海岛吧,听说那里有大片大片的土地,稻谷还一年三熟,据说三个月稻谷就能熟,吃都吃不完……”

“你哪来的消息?”五十岁的大楞问道,紧紧地盯着据说是他远房亲戚的男人。

这男人大概四十出头,穿的衣服不是丝绸,但对他们这些百姓而言,也算得上好料子了。他手上确实有长年干农活留下的茧子,晒得黝黑的脸和他们没什么区别,但他的脸却是舒展的,眼睛是明亮的。

“我刚从海上回来啊,我跟你说啊,你可别和别人说,这事要保密啊,毕竟土地就这么多……东南那边的海岛大着哩,比咱们湖州还大,那里土地特别肥沃,筷子插下去都能发芽,一亩地粮食的收成比湖州还多上三成!”

男人和大楞他说自己在东南海岛的美好日子,孩子已经进了书院,媳妇进工厂,一个月能吃上好几次的大肥肉。

大愣半信半疑,直到有不少人拖家带口离开家乡,他也坐不住了,赶紧跟家人商量。

三个儿媳妇都有自己的娘家,好事自然少不了娘家,再说了他们要离开,自然也要跟娘家人告别的,娘家的嫂子也有娘家。

于是消息在下层百姓间很快就传开来。

最后,大家都知道了,大梁千里之外,有土地比湖州还肥沃、还一年三熟的地方。

那简直是百姓们的梦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