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保安阿浩的穿越史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七章 警察的出现(第1页)

陈绪舟知道翻盘的机会到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并不是人人都能抓住。

接下来的所有行动都由陈绪舟主导,包括以后引进新人入股的计划,扩展穿越贸易的计划,如何利用廉价劳动力计划等等。阿浩想的很简单,尽可能的有钱,只要能搞到钱就行,有了钱不仅能改变自己的境遇,也能改善生活,特别是病重的母亲跟从小外出打工的妹妹,她们更需要钱。

这也是阿浩毫不顾忌秘密被更多的人知道。

当然,阿浩还是有一丝担忧,如够更多比自己厉害的人加入进来,自己很大概率会被边缘化,到时候会不会被排挤出去也很难说。不过阿浩也做好鱼死网破的打算,如果得不到自己应得的好处,那就举报给国家,谁也别想好。

陈绪舟的计划很周密,利用阿浩手里的资本把自己跟阿浩的地位稳固加强,有了经济基础和资历,引人入股商议收购大楼的事才会有更大的话语权。

在陈绪舟的主持下,两人改变阿浩之前的交易内容,不再搞黄金置换,而是一步到位,直接去当时的省会开封府收购文玩字画。虽然变现渠道和难度增大,但一次就能兑换出大量启动资金。去开封的原因很简单,作为宋时的国都明代的省会,商旅贸易要比南阳高一个量级,自然会有大量的古董留存在民间,收购真迹的概率高。

陈绪舟思来想去决定去收购古董,主要原因网店服装生意受病情影响,盲目跟风搞直播赔了一大笔钱,急需填补资金缺口有五十多万,这些钱还没有计算利息。他没太多时间照阿浩的模式干,银行跟网贷的还款日一拖再拖,没有可等的时机。再者发钱的方案也没听阿浩再提起,自己几次套话都没套出阿浩手里有多少资金,只能悻悻作罢,不得已采用购换古董的方案,以最小的代价快速攫取最大的利润。

从南阳到开封走高速也有近400公里,回到明朝骑马走官道这个方案也被毙掉,两人不会骑马不说,带着银子在荒郊野外餐风宿露,能不能活着回来都是个大问题。

阿浩提议买一辆越野车,跟发电机一样拆卸成零件再组装成整车,这样不仅速度快,也能保证安全,载货量也大。无非是按上次的流程再来一遍,这个方案最保险也最划算,来回带的都是贵重物品,得保证百分百无意外。

陈绪舟隐隐觉得这个方案最好,可之前他在那里闹得一出实在隐患太多,作为后盾支持的酒馆老板有没有受到牵连也不知道,前天又过去当土豪撒了无数银子,贸然过去后果难料。抽过几支烟后,老陈觉得让阿浩去探探情况,自己问问朋友身边有没有出古董的渠道。

两人分工协作,阿浩再跑一趟把那边的情况搞清楚,毕竟组装车辆肯定要在户外,没有一定的人力支持段不可行。老陈这边继续优化执行方案,按他的要求,需具体到每个小时该干什么的程度。

阿浩很怀疑这货能否做到,毕竟当保安这些年,很多说的往往都做不到。

事情在阿浩翻墙进烂尾楼时发生意外,两名接到举报电话的警察蹲点逮个正着。

看到俩警察下车朝自己走来,腿都软了,耳朵发出雷鸣般的轰叫声,只看到警察嘴巴一张一合,听不到说什么。

一直到了派出所,阿浩才回过神,望着蓝白相间的警局陈设,坐在办事大厅冰凉的铁椅上,不知该怎么解释,如何不着痕迹的撒谎。

“说说,啥情况?”身着深蓝警服的中年警察一脸严肃,倒是身后的小年轻冲阿浩笑了笑,偷偷挥挥手示意自己不要紧张。

“啥,什么情况?”阿浩装作无辜的样子。

“身份证拿出来。”警察回头对年轻警察说,“去,把警务通拿过来,我查一下。”

阿浩顺从的摸出身份证交给警察,中年警察接过警务通,把身份证放在上面读取信息时不断上下打量阿浩。

“郭浩,96年,26岁。”警察抬眼对比阿浩本人是否跟证件上一致,看了看警务通没有任何异常信息,交还给年轻警官,问话的语气也缓和不少。

“我们接到群众举报,说是未来路青年城小区有形迹可疑的人员,我们走访了周边的商铺,也调取一部分监控,发现好几次都是在夜里,说说吧,有这会事没有?”

“不是我,今天我这是肚子疼,走到这儿实在找不到地方,也不能蹲大马路上,就想着翻进去解个手。”阿浩故作轻松的说出构思一路的谎话,这也是最合理最没法证实的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