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中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0章(第1页)

宋碧瑶睫毛一颤,低声道:&ldo;臣妾……恐怕不懂这些……&rdo;

&ldo;无妨,&rdo;赵琚微微一笑,&ldo;你听朕跟你说就是。&rdo;

&ldo;那名刺客,他供出来,说是受人指使,意图谋杀安南王子于文庙大典中。王子若在金陵遇刺身亡,则我大楚与安南难免又起隔阂。这还是其次。最最叫朕心冷的是,那人还供述,安南王子倒是其次,这预谋的刺杀,矛头真正要对准的,其实朕的太子。一旦y谋得逞,朕盛怒之下,难免会怪罪太子办事不利。爱妃,你倒是说说,太子不利,则朕的身边,谁又是那个得利之人?&rdo;

宋碧瑶方才还泛着红晕的脸颊陡然苍白,惊恐地看着神色y沉的赵琚。&ldo;万岁,您这……这是在暗指臣妾吗?臣妾冤枉!&rdo;

赵琚冷冷道:&ldo;你应还记得德和三十四年子翔护送太子回燕京时路上发生的事吗?当时之事,与今日何其相似。到底是什么人,从那时候开始,便处心积虑要置朕的太子于死地?&rdo;

宋碧瑶颤声道:&ldo;陛下难道是听了什么话,这才怀疑到臣妾头上的来的?莫非是臣妾侍奉皇后不周招致怨怼?倘如此,臣妾愿跣足披发到中宫前伏地乞饶,任由皇后发落,以表赤诚之心。&rdo;

赵琚哼了声,道:&ldo;皇后岂是你想象中人?她在朕面前,丝毫也未曾提及你半句不好。&rdo;

宋碧瑶肩膀微抖。&ldo;那便是臣妾小人之心了。全是臣妾的错……&rdo;呜咽一声,跪到了赵琚脚下,抓住他膝盖,流泪道,&ldo;万岁,臣妾自十七岁跟了你,尽心尽力侍奉承欢,如今安乐八岁,我腹中又有龙种。每每思及万岁这些年待我恩爱,便感激涕零。何以今日一下竟成陛下眼中的恶妇?陛下您想,即便那些事都是臣妾的意图,臣妾自跟随了陛下,便居于内闱深宫。又父母早亡无兄无弟,不过一个孤苦无依的苦命之人而已,哪里有那么好的手腕去安排这些事qg?陛下既一心认定与我有关了,我这样居于此处,还有什么意思?不如死了,以表我的清白!&rdo;说罢撒开了手,起身朝着寝殿侧的一根柱子便奔去,堪堪就要额头触柱之时,赵琚已经赶了上来,从后将她一把抱拦了下来,宋碧瑶哽咽着,挣扎不停。

&ldo;父皇,母妃‐‐&rdo;

正这时,睡边上偏殿的赵琚幼子赵衡过来了。一边揉着惺忪的眼,一边不安地看着面前正扭在一处的父母,表qg像是快要哭出来了。

宋碧瑶慌忙停了挣扎,背过身去。

赵琚对自己这个在燕京所得的幼子,有着一种天生的舐犊之qg。此刻见他被惊醒跑了过来,便放开了宋碧瑶,到了他近前,摸了下他的头,和蔼地道:&ldo;没事。你去睡吧。父皇和你母妃在说话而已。&rdo;话说完,目光落在了跟随赵衡跑来的几个宫人身上。

这几个值夜宫人,方才一时犯困,没留意赵衡跑到这边来。此时才发觉追了来,见皇帝严厉的目光投来,惊恐不已,慌忙下跪。

&ldo;带安乐王回去。&rdo;

赵琚下令。

宫人谢恩起身,慌忙抱了仍不断回头的赵衡离去。待人都散尽了,赵琚这才转身,看向此刻正站在柱边的宋碧瑶,他的柔妃。见她长发凌乱,苍白的一张脸上,泪痕还半湿半gān,此刻正哀哀地注视着自己,目光里含了一丝委屈和哀乞。

他此刻的心qg,有些复杂。

事实上,大理寺在报说那刺客于刑房中面向正北口呼太祖太宗尊号,据此推断出他是元康余孽的时候,凭直觉,他立刻便否认这种可能。如果此事真是由忠心于赵勘的人所谋划,那么计划失败被捕之后,刺客最当做的,当是保护自己主人的那原本就见不得光的势力,而不是如此高调地bào露身份,从而将天子之怒引到他背后的那股势力之上。所以反过来推测,只剩一种可能,那便是策划这场刺杀的背后之人,应与德和三十四年发生的那件事是同一伙人。目的直指赵无恙。

那一次事qg发生后,他便怀疑与宋碧瑶有关,或者至少,她是脱不了gān系的。之所以一直隐忍未发,除了宋碧瑶自己方才说的那个听起来确实充分的理由之外,或许潜意识里,作为一个丈夫和父亲,他也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事。他的理想,便是女人们和睦,儿子们友恭。所以他告诉自己,必定是自己错想了。事qg应该和宋碧瑶无gān。但是现在,同样的事qg却再一次发生了。这一次,他无法再自欺下去,更不能容忍自己的女人一次次碰触他的底线。所以他严厉地质问了她。而她的反应,似乎在他的意料之中,又似乎在他的意料之外。就在他左右摇摆不定的时候,幼子安乐王的出现,一下让他的心理天平又发生了倾斜。

毕竟是他所爱的儿子的母亲啊。他望着面前的这个女子,微微出神。是自己太多疑了?这一场太庙刺杀,或许,就像他们说的,只是元康余孽的暗中所为?

女人凭了天生的敏感,捕捉到了面前这个男人的微妙心理变化。她擦了泪,慢慢朝他走了过来,跪到了他脚下,柔顺地将脸贴在他的腿侧,低声道:&ldo;万岁,瑶儿自跟了你,便一心一意。从来没奢求过不当求的东西。你要信我。&rdo;

赵琚似乎没听见。只盯着她,慢慢地道:&ldo;皇后那里的晨昏定省,在你产前,必不可少。往后你若不方便走路,叫宫人抬便是。&rdo;

宋碧瑶垂下了头,恭敬地应了声是。

徐若麟终于睁开了眼。看见自己躺在一间四方室中。应是夜晚。屋角的四个青铜烛台之上,牛油蜡烛将屋里照得如同白昼。

他刚醒,便觉到微微的头痛,闭了下眼睛。再次睁开眼时,已经辨了出来,这是中军都督衙门里供自己歇息的那间卧房。静静躺了片刻,等意识完全清晰后,脑海里自然便掠过先前发生的一幕,整个人猛地坐了起来,翻身下地。刚走两步路,又觉一阵晕眩袭来,身子一晃,人便噗通一声摔倒在地。声响惊动屋外的人,门被推开,邹从龙和一个侍女飞快进来。他认了出来,这侍女正是果儿的丫头绿苔。

徐若麟苦笑了下,自己试着从地上起身。邹从龙已经一个箭步过去一把扶住他,惊喜地叫道:&ldo;大人,你终于醒了!这可太好了!快,快去叫太医!&rdo;

绿苔应声匆匆去了。徐若麟此时也站稳了脚。猛地想起一事,心头一跳,张口便问:&ldo;今天什么日子?我昏迷了几天?&rdo;

&ldo;大人,今日十月二十一。你整整躺了三天!&rdo;

徐若麟闻言,终于放松了下来。被邹从龙扶着躺回chuáng上后,问道:&ldo;刺客的事,如何了?&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