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中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8章(第1页)

果儿看得发呆,直到初念朝她招手,才回过了神,到了父母跟前,带了些羞涩地见礼,被初念牵住了手。

徐若麟命人往司国太和廖氏处转了太医的话,便携妻女出门。虽不过是场郊外短途出行,携带的物件却也齐备。坐毡、衣匣、置了饮食的提盒,以及装了各色不时之需的备具匣,带了宋氏绿苔静云碧霭四人,另两个小厮,自己和小厮骑马,女眷们分坐两辆车,出了北门往数里之外的神烈山畔后湖去。

正是深秋时节,湖畔芙蓉夹岸,山色倒映着湖光,秋色与晴空争妍。下月初又正是皇帝登基恩科开考的日子,天下的读书人纷至沓来。湖畔堤岸,到处可见士子游踪。

徐若麟带初念和果儿爬了段缓坡山路,见她二人薄汗淋淋,便领到了近旁的碧云寺中小憩。并未报上自己身份,只以寻常香客之名而入。供了香火钱后,叫宋氏绿苔她们陪着果儿,自己便携初念转到了后山的报恩塔脚下。

报恩塔八角十三层,高达数十丈。数百年来,便一直这般矗立在碧云寺的后山之上。只是如今风雨侵蚀,早不复当年香火旺盛时的威严之貌。如今塔身灰黑,塔顶长满高高的瓦松糙。塔身飞檐翘角处残挂着的几只长满绿苔的铜铃。一阵风过,只有风中依旧清越的鉴铃声,仿似在向难得前来的凭吊之客默默诉说自己当日的风华。

徐若麟仰头望了眼直冲云霄的塔顶,低头对初念笑道:&ldo;我听说,当年这里香火最盛的时候,传说有缘之人只要携了诚心一步步登上塔顶,将香火和心愿供在阁楼的菩萨面前,菩萨便会佑护。后来大约不见灵验,又或有缘之人太少,终于渐渐被弃。咱们要不要上去,看看是不是传说中的有缘之人?&rdo;

他说完,没等初念应答,握了她手便拾级而上,推开破败的木门,领她沿着木梯盘登而上。

初念随了他,一直往上旋绕攀登。脚下是咯吱作响的木梯,空气里布满尘螨气味。但是午后那充满了舞动微尘的阳光,却从每一层开出的拱门dong上静静she了进来,照着她跟随他不断上攀的脚下之路。

四周是如此的安静。金色的午后阳光里,除了身畔他平稳的呼吸声和她跟随他的脚步声,她再也听不到别的声音了。

她仿佛被这种前所未有的奇异宁静感动了。爬着,爬着,忽然就生出了一种想流泪的冲动。

&ldo;累了吗?&rdo;

爬到一半的时候,他停了下来,回望已经气喘吁吁的她。

她用衣袖擦了下额头的汗,顺势掩去眼中已然成形的泪意,朝他笑了下:&ldo;我能行的。&rdo;

前世,今生。这大约是第一次,这个男人在这个名叫司初念的女人的脸上,看到这种仿佛发自内心的微笑。

他怔了下,点点头,回她一个笑容,更加用力地握住她的手,然后继续牵着她往上。

初念跟着他绕啊绕,不知道绕了多少圈,只知道最后他终于停下来时,自己身子一晃,要不是他及时扶了一把,差点就要摔倒在地。

&ldo;到了?&rdo;

她终于站稳脚的时候,喘息着,茫然问道。

&ldo;到了。&rdo;

他微微一笑。

初念环顾四周,终于看清了。自己真的已经和他一道攀登到了这座被荒弃的古塔的顶层楼阁。

窄小的楼阁地上,铺着厚厚一层经久未扫的香灰和泥尘,角落里倒着一柄破旧扫帚,塔顶满是蛛丝螨网,那尊断了只臂膀的菩萨像,早已金身不再,露出里头灰黑的泥胎本质。但是面容上的微笑,在初念看来,大慈大爱。

初念卷起衣袖,拿了扫帚,在徐若麟的注视之下,清扫了一遍地面,然后脱了自己外头罩的那件云氅,轻轻拂去塑像身上落满的灰尘,最后跪在了菩萨面前,闭目默默祈愿。睁开眼时,看到徐若麟也并肩跪在了自己身侧,仰头望着那尊塑像。

她和他起身,靠在近旁的那个拱窗前,向外眺望下瞰。凉风习习中,见万山迤逦北去,后湖犹如一块镶在其中的碧绿明珠,而那点点或浓或淡的绽放艳丽,便是漫山正盛的深秋芙蓉。

&ldo;你方才求的是什么?&rdo;他迟疑了下,凝望着她,问道。

初念哼了声,道:&ldo;菩萨知道就可以了。我为什么要告诉你?&rdo;

徐若麟自嘲地笑了下。随即认真地道:&ldo;我求的是什么,你知道的。&rdo;

初念不应。只回头望了眼似乎目随人走的那尊塑像,问道:&ldo;你特意带我到这里。你也信菩萨?&rdo;

徐若麟扬了下眉,道:&ldo;我信jg诚所至,金石为开。&rdo;

初念洁白贝齿咬唇,忍不住嗤地轻笑。

&ldo;你总是这么会说话‐‐&rdo;她半是埋怨,半是爱娇地嗔了一句。话没说完,忽然听见他道:&ldo;别动。&rdo;

初念一怔,不知道他要做什么,但还是依他话没动。看见他竟像变戏法似地,手上多了朵不知道何时藏起来的芙蓉花,小心地簪到了她的鬓发之侧。

徐若麟一边赏着她的芙蓉脸颊,一边道:&ldo;娇娇,我生平最爱的便是此花。你知道为什么吗?&rdo;

初念自然知道。便是芙蓉花树下,她和他第一次相遇。从此不知是孽是缘,她和他再撇不清gān系了‐‐可是她却不愿道出。只侧过了脸去,不去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