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群英三国传7秘籍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5部分(第1页)

“赵黎据我所知为人谦和友善,不主动跳动争执,更不会主动和别人斗殴。我和他都是旁听生,最是了解他的为人了!”戏忠却是愤愤不平的喊到。

赵黎可是他推荐给方云的,若是其真是如此不堪,那自己岂非也是识人不明?再说,赵黎此人他接触了不止一次,是什么人他难道就不清楚?!

“说吧,理由若是充分,我可以饶你不死,但若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方云笑盈盈的看着卫仲道,但那眼神却是完全没有笑意,只有阴冷冷的感觉。

“他……他要抢我媳妇,你说我该不该打他?!”卫仲道索性豁了出去。

这下不说戏忠,就算是方云也是懵了,这算什么,三国时代的情感伦理剧?!

“具体是什么情况?”方云好奇的问到。

经过询问,这才知道,原来前不久蔡邕南下路过河东,河东卫氏接济了贫困潦倒的他,然后又给了不少的银钱,方便他去吴地避难。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卫仲道第一次见到蔡琰,惊为天人,苦求父亲向蔡邕说亲。

卫父也是看上了这个才艺双馨的女子,于是想蔡邕求亲,而对方想着蔡琰也没有定下婚事,两人就这样订下了婚约,交换了生辰。按照当时的规矩,蔡琰已经算是卫仲道的妻子了。

至于这被打得奄奄一息赵黎,却是蔡邕的得意门生,只是出身微寒不闻达于世人。不过他本身却是极其尊师重道,蔡邕被贬到雁门,他就跟着到了雁门,贴身伺候。

本来卫仲道和蔡琰结亲,谁都看好两人的未来,却不想赵黎却跳出来说他和蔡琰两人从小相依相伴,早已许下了三世之约,却是反对这场婚事。

蔡邕刚和被人结亲,就被这样打脸,最后恼羞成怒将他逐出师门。其中或许还有别的原因,但反正赵黎已经不是蔡邕的弟子,只是碍于多年的情分,才推荐他来颍川书院,当一名旁听生罢了。

卫仲道,则是得到了他想要的婚约,年前也是被推荐来书院求学,不想却是和赵黎遇上了。两人自然经常发生口角,而赵黎也是一而再的表示他不认可卫仲道和蔡琰的婚事,两人私下也没少打过架。

最近卫仲道是真的忍不下去,索性和几个玩伴,狠狠的揍了这小子一顿,希望他能够放手。谁知道他死不松口,结果不知不觉,就打成了这样。五人见状,知道情况不妙,自然就匆匆离去……

听到了这个过程,方云只觉得这故事除了狗血就是狗血,但似乎又明白了,为什么蔡琰在卫仲道死后就一直没有改嫁,原来不是为了卫仲道守节,而是在给赵黎守节?!

老天,这个真相太美,简直令人无法直视啊!(未完待续。。)

ps:  第二更送上!其实人才被埋没什么的,在历朝历代也不是没有,华夏那么大岂会只有那么几个人才,只是各种各种各样的原因,不是早早死去就是泯然众人,可悲可叹……而书中的这些人物,其实也的确是原创,但谁知道历史是否真的存在那么一个人呢?

第153章 被埋没的璞玉

当然,现阶段只是卫仲道的一面之词,的确不能作数。

不过若赵黎真的如同戏忠所推荐的,真是一块不错的璞玉的话,那么差点害死他的卫仲道那句难辞其咎!难怪说赵黎怎么声名不显,若是自己救治不及时,只怕他绝对会死去,还没有出名就死去了,还指望他能够登上历史舞台那就稀奇了。

如此说来,是不是也可以认为,在这个大汉之中,其实也有不少如同赵黎这样的璞玉,只是要么早早死于战乱,要么因为别的原因死去,所以才没能够展现出他们的强大?

仔细想想也是,华夏如此之大,人才岂会只有那么几个,局限于那么几个世家大族?历朝历代的民间应该也埋没了一大批的人才,奈何无人去发掘,无人去培养,结果要么泯然众人,要么早早死去,当真是华夏的一大损失!

“军师,你对这件事怎么看?”方云转头看向戏忠。

“属下刚刚毕业的时候,卫仲道方进入书院不久,而两人之前也甚少见面,故而却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是是非曲直自有公论,到底还是需要赵黎醒过来,询问之后两相对照,方能够知道事情的真相。”戏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那好!典韦,出去叫医护营的,把制作好的担架带一个过来,把赵黎带走。至于这卫仲道,且带回去,叫人好生看着!”方云很快就给出了决定。

“两位壮士,有话好说……我卫仲道天生体弱多病,文不成武不就的。带入军中那是浪费粮食。说不得什么时候病毙了。这还不是又要花钱买棺材?这样太费事了,还不如,就把我放了吧!”卫仲道算是豁出去了,他算是看出这两个家伙绝对来自军中,身为文人的他岂能让自己深陷囫囵,于是什么丑话都给说出来了。

“主公,这个家伙那么不堪,带去军中也是败坏军风。不若一刀剁了算!”典韦也是不爽这个家伙,直接就建议到。

“嗯,我军治军严谨,的确不能够让这个贪生怕死的家伙混进去,若是带坏了儿郎们那就是罪过了,到时候就算是他百死也难辞其咎!不过若是这样就放过他,也未免便宜他一些了……打断他四肢再给肚子来上一拳,死了活该没死算他走运!”方云也觉得没必要带这个混蛋回去,索性就给出了安排。

卫仲道闻言,却是煞白了脸。但还没等他求饶,典韦却是猛的下手。顿时双手折了。这厮从小娇生惯养的,如何承受过如此痛苦,眼看就这样直接昏了过去。不过这倒省了不少事,接下来的事情却是轻松了许多。

“主公,这厮虽然可恶,但也不止于此吧?”看着四肢扭曲的卫仲道,戏忠也不由得有了一丝怜悯之情,当然这个想法仅仅停留了一瞬间。

不得的不说,作为一个寒门尤其还是一个旁听生出身的士子,看着那些眼高过顶的世家子弟受到折磨,过程对不对姑且不说,但心里却还是挺舒服的。后世的说法,这就是长期被社会压迫下,心中自然而然产生的报复社会心理。

至于罪魁祸首方云,自然不会说是自己不爽历史上那个卫仲道,所以才下的黑手。再说,就算说出来也没人信。

医护营的人很快就派人过来,不是女医官,而是几个在医护营做事的医护兵。几个大老爷们倒也是干脆利落,三两下就把赵黎送上了担架,朝着军中跑去。

“话说,这次我们来颍川书院,难道就是为了赵黎一人?据说当初前去袁阀营中的,除了军师,还有一个名叫奉孝的少年郎,以及一个弱冠之龄叫做文若的男子吧?”除了颍川书院,方云觉得有点意犹未尽,故而随口问了句。

“启禀主公,这名叫做奉孝的,乃是颍川郭氏庶子郭嘉郭奉孝,和戏某颇有点臭味相投,也算是知交好友。轮才华,就如今也不下于戏某,若是给他一段时间成长起来,其才华将远胜于戏某;至于后者说来也巧,正是荀祭酒的三子荀彧,其长子荀衍、二子荀谌也颇有才华……然而荀氏一门忠烈,心向汉室,要得到他们的效忠可不容易。”戏忠也不隐瞒,具体的说出了两人的情报。

但在话语之间也表示,前者还需要一段时间成长,不适合太早出仕否则很容易毁了他的一生;后者要招募的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就算强行招募,只怕也得不到他的效忠。

这点方云其实也是早有预料,此刻的郭嘉不过虚岁十六,还是一个半大的孩子。就算天赋异禀,阅历也学识的积累却是实打实的短板。也不是说自己就不能培养,但培养出来的是不是历史上原滋原味的鬼才郭嘉很难说,毕竟这杜袭的培养还没有结果,方云不敢赌。

至于荀彧……从一开始,方云就没打算接受过荀氏的效忠,这个家族也不知道得了汉室什么好处,死抱着汉室不肯放手,又臭又硬或许算不上,但坚持过度也是招人厌恶。说真的,若非看着这些家伙还没有真正成熟起来,方云直接就砍了抽武魂,这样还比较实惠!

回到营中,却不想刚好有医护营的士卒前来报告,说是赵黎已经清醒了过来。

本着尊重人才的想法,方云还是亲自前去医护营,看到了在地铺上的赵黎。此刻的他已经彻底清醒过来,只是似乎还没有意识到自己遭遇到了什么,毕竟记忆还停留在被卫仲道等人围殴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