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从部落到帝国 吾乃炎帝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二章 秦太子军权被削 楚公子绞国遇险(第1页)

秦襄公嬴开所苦恼的,正是秦国东南境强大的庸国对秦国的巨大威胁。

楚国庸国饥荒,庸国已在离秦境不远处大量增兵,对秦国造成巨大的军事压力。

秦君嬴开于是召见秦太子嬴超问道:“太子,如今庸国在秦国东南陈兵,对我秦国造成巨大军事威胁,秦国该如何应对?”

“君上,庸国是大周实力一等的诸侯强国,乃汉水诸姬领袖诸侯,实力不容小觑!目前以秦国一国之力,是很难战胜庸国的。目前只能加强东南国境线的防御。如果,庸国之南的巴楚能一起进攻庸国,则庸国可灭!我秦国,也正好按照之前所谋,南下东汉中!如果得到东汉中,则可两面夹击西汉中的褒国!夙闻楚国庸国为世仇,秦国姑且加强防御,静观其变。”

“好!大司马,太子嬴超,命你统帅一万秦军,于秦国东南荡社之南,与庸国交界处,加强秦军防御。驷车庶长嬴广,兼任骠骑大司马,于大司马之下,车骑大司马之上,掌骊山大营,同时也是秦国骑兵部队的统帅。坐镇骊山大营,统帅骊山大营一万秦军,东防晋国。庸国一旦来犯,东南支援太子!”秦君嬴开命令道。

“诺!”大司马秦太子嬴超,驷车庶长公子嬴广领命退出秦国雍都大殿,下去部署。

冢宰王僚看着这次秦君嬴开的的部署,微微一笑,心里暗想:秦君嬴开果然还是削弱太子嬴超的军权了。没有国君不怕臣子夺权的,即使是亲儿子。公子嬴疾为车骑大司马,典国都兵卫,掌宫卫,同时也是战车部队的统帅。驷车庶长公子嬴广,兼任骠骑大司马,掌骊山大营,同时也是秦国骑兵部队的统帅。在军权上,太子嬴超的三军统帅,只剩下太子自己组建的锐士步卒了归太子直接指挥,这在军种上对太子权利进行削弱。因秦国最大威胁在东境,骊山大营也是秦国军队的大本营,嬴广掌骊山大营,加上嬴疾典国都兵卫,掌宫卫,太子直接管辖的区域军队只剩下边境部队和一些地方守军,这是对太子在军队区域上的削弱。”

巴国都城枳城。

“启禀君上,楚国太子熊坎求见!”传令官走进巴国大殿,向大殿上的巴国国君道。

“楚国太子?暂且把他安置到驿馆休息,就说寡人身体有恙,寡人会再召见他的。”巴国国君姬子敖淡淡地说道。

“诺!”传令官退出大殿。

“诸位以为如何?”巴国国君姬子敖问道。

“君上圣明!”众臣皆称赞道。

熊坎无奈,只得去驿馆等候巴国国君召见。

巴国,周朝时期位处今中国西南、长江上游地区的一个姬姓的周王族诸侯国,子爵,国都枳城,即今重庆市涪陵。相传巴国为夏人后裔,西周初期分封了七十一个诸侯国,巴氏被封为子国,首领为姬姓宗族,子爵,因而叫巴子国,通常简称巴国。巴国的地域大致在陕南的汉水上游,南及大巴山北缘,东至襄阳,春秋时有所扩展。巴国始于西周时期,巴国与楚国、蜀国为世仇,也是诸夏之一。

巴国与西周王室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关系。春秋时代,巴国与蜀、楚、邓、庸等为邻。这时,楚国已在南方崛起,巴开始受到楚国的控制,一度与之结成联盟。但是,巴国人显然不愿意受人挟持,虽然表面上承认楚国的宗主国地位,但一有机会便起来反楚。“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代纣,前歌后舞’也。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周武王攻灭殷商之时,巴国出力不少,显然巴人战斗力是非常强的。

相传巴人为夏人后裔,但是在周灭殷商而后,巴国其实已经不再是过去的独立国家,而渐成为周天子分封体系下的中原诸侯。史书中载:“昔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爵之以子”。巴国虽然在灭商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但是并没有受到周王国的优待,反而是派遣姬姓诸侯到巴国来当联盟首领,巴国显然沦为宗周的附属国,丧失了作为夏人后裔的基本尊严。巴国虽建国,此巴非彼巴,巴国从这个时候开始,其实就已经逐渐衰败。

另外一路,此时公孙熊眴带领十几个随从到达绞国。

绞国,春秋时期位于湖北西北的汉水中上游地区的一个小诸侯国,绞为偃姓国,皋陶的后裔。周时居此。绞国为汉水诸姬之一,与庸国为同盟关系。

绞国城门紧闭。

“公子,绞国城门紧闭,我们如何能过的去?”从者问公孙熊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