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洪荒玄松道女主有几个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6部分(第1页)

贵。造福百姓。而呆在此做了一名店小二,蹉跎岁月!”

那店小二突然眼中一红,道:“起禀仙长,小人姓邹名衍,非是小人不愿,而是小人曾答应过此家客栈掌柜,要为奴十年。以偿还埋葬父母之费。”

原来这邹衍本是渤海镇上一贫苦子弟,两年前,邹衍父母双双病故,留下邹衍与七岁的弟弟相依为命。两兄弟无钱埋葬父母,幸有这间酒店掌柜乃是一远近闻名的大善人,见两兄弟孤苦伶仃,于是便出钱替两人埋葬了父母,邹衍两兄弟为了报恩,便来此酒家做了店小二。那掌柜心道如今世道甚乱。两兄弟年纪幼小,多半会饿死了事。于是也就答应了两人十年之约,只等两人长大后便让其回复自由。

李松心道,如今诸侯混战,民生艰难,两兄弟如此年纪,也懂得知恩徒报,殊为难得。这位掌柜心地善良,好人自当有好报。当下李松道:“邹衍。你等会可唤此间掌柜与你弟弟来我房中!”

邹衍闻得李松之言,赶忙去禀报此间掌柜,此间掌柜姓彭名祖,乃是渤海有名的善人。闻得邹衍之言后。只大喜道:“难怪这两位仙长住进本店后。我只觉每日喜鹊在窗外枝头喳喳而叫,我门外那两株铁树都开了花。”当下便沐浴更衣。带着邹衍以及其弟弟秦越人前来拜见李松。

彭祖来到李松房间后,看见李松云霄二人,只觉两人观起来似乎与常人无异,偏又给人一种超脱缥缈,不染世间红尘的感觉。彭祖久为客栈掌柜,察颜观色的本领自是一流,当下也不敢怠慢,只向两人拜道:“小人彭祖携带店中小二邹衍、秦越人拜见两位仙长,小人不知仙长驾临,还请仙长勿怪。”顿了顿,道:“邹衍、秦越人本是亲兄弟,因其父母同时双亡,两人不忍母亲一脉断绝,所以弟弟改从母姓。”

李松微微点头,只见那秦越人长得和邹衍倒是相差无己,只是年纪小些而已。心道,这两兄弟都是青史留名之人,《黄帝外经》传与这两人,自己总算是了却当日答应人皇轩辕的一番心事了。

当下李松对彭祖道:“你且速去稷下学宫寻找荀况,就说我在此,着他迅速前来!”

彭祖闻言,只心中一惊,结结巴巴道:“敢问仙长,你讲的可是那……那稷下学宫学正荀子荀大人?”

如今已是春秋末年,战国初期,各诸侯国纷纷接纳各家学派,而齐国稷下学宫乃是各家学派汇聚之地,学正荀况也因此地位超然,还在一般诸侯国主之上。彭祖只是一客栈掌柜,平日里哪里接触过这等人物,自然要心惊不已。

李松微笑不语,旁边云霄笑道:“这世上还有两个荀况么?”

彭祖连称得罪,当下慎重地朝李松云霄二人磕一响头,奔稷下学宫去了。

李松看着邹衍两兄弟,问道:“你两兄弟各有什么兴趣爱好?”

邹衍道:“我平日里很喜欢看掌柜研究伏羲八卦与文王八卦,弟弟却是因为父母亲病死,想要做一名游医。”

李松道:“如此正好!”说完边吩咐两人退下。

却说那荀子,深得孔宣儒家真传,和其师兄孟子号称儒门两杰。儒家本不注重世人之先天,但不代表世人没有先天。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世人为恶是因为没有得到很好地教化。而荀子却是认为人性本恶,世人为善是因为得到了很好的教化。

两人以完全不同的思想来表达了同一个观点,即是教化对世人的作用,却有谁也不能说服对方。后来闹到孔宣处,才由孔宣一句:世人刚出身时便如同一张白纸,并无好坏之分来各打八十大板了事。不过这些乃是学术上的纷争,自不会影响孟子荀子之见的师兄弟感情。

这一日,荀子正在稷下学宫讲道,荀子旁边,赫然端坐着齐国国君齐宣王。齐宣王已有六十多岁,当时学风甚为盛行,大贤讲学,往往是国君与庶民一同听讲,而且也不限制谁人当可前来听讲。

荀子正讲着,突然看到了彭祖其那来,于是将讲学停下,掐指一算,只神色激动,道:“有大贤人前来,荀况当亲往拜见!”

众人闻言一阵骚动,荀子向来以孤傲自称,荀子周游列国时,那些国君都是对荀子行师礼,荀子还不见得答应。如今来人是何等人物?居然要荀子亲自前去拜见,而荀子面色表情,却还是甚觉荣幸,当下众人更是惊诧不已。

齐宣王也是个不世之雄,历史上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便是以齐宣王建立稷下学宫为标志,齐宣王久与荀子相处,自然清楚荀子性格。心中暗道:来人如何了得,我何不一同前去拜访?或许能寻得富国强兵之策也未可知。

齐宣王对荀子道:“荀卿,不知寡人可否有幸得见此大贤人一面?”

荀子为难道:“大王,非是微臣不愿,实在是此大贤人非是一般之人,大王若是前去也可,若大贤人不欲见大王,却是微臣也是无可奈何。”

众人又是一阵哗然,齐宣王身份何等尊贵,居然连见一面也未可知?当即便有几人跳出来指责荀子,荀子只充耳不闻。

稷下学宫既是齐宣王所建,齐宣王自也是包容百家之人,倒也有几分气度。当下齐宣王也不怪罪荀子,只道:“既然此人当得荀卿大礼,如此寡人便是前去拜见又如何?”

春秋战国时期游学学子地位崇高,要不也不会有苏秦官拜六国之相位了。

齐宣王正待大张旗鼓前去迎接,却是有荀子阻止道:“大王,此大贤人素喜清净,我等还是轻车简装地好!”

齐宣王一楞,随即自我解嘲的笑道:“寡人考虑不周。”说罢,便撤去了随从,只和着荀子两人带了两侍卫跟随彭祖前来。

前头带路的彭祖一下子见到这等大人物,只感觉走路都在轻飘飘的。

却说那客栈李松与云霄两人,在听得外边那么大动静后,只笑着对云霄道:“妹子,我等还真是劳碌的命!”

云霄笑道:“你啊,就是心软,什么事情都许下诺言!你真该学我们道家,去斩却三尸,别理会这些红尘俗事才好!”

李松一怔,还真不知怎么回答。

李松唤来邹衍,道:“你就去叫荀子和齐宣王一起进来吧!”

子和齐宣王进得房间,荀子只倒头便跪倒,拜道:“弟子荀况拜见师伯!愿师伯与天同寿!”荀况为孔宣第二弟子,孔宣自也将玄木岛人事与荀况说了,此次尚是荀子第一次拜见李松,自然要行大礼。

李松正襟端坐,受了荀子之礼。李松微微点头道:“起来说话吧,兄弟能收得你这等弟子,我也甚觉欣喜!”

荀子连称不敢,又向云霄行大礼,拜道:“弟子荀况拜见师叔,愿师叔金安!”

云霄侧身让过,受了荀子半礼。

二三节 谁统天下

旁边的齐宣王看到荀子竟然向两人行跪拜大礼,饶是帝王之尊,也是被唬得一惊一咋的。荀子是何等人物,稷下学宫学正啊!虽然说各大学派观点互相攻击,但荀子为人却是得到了各家学派的尊敬,可以说是天下士人之首。

荀子师从孔子,有师兄孟子,此两人都是天骄之才,孔子创儒家学派,孟荀二人继承发展,孟子也曾在稷下学宫讲学过,乃是荀子之前任。也正是孟荀二人牢占号称天下才学聚集之地的稷下学宫学正长达几十年的时间,才一举奠定儒家在地界诸侯各国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