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爱如长风李桂科心得体会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4章(第1页)

杨嘉佑和许立都在本地上学,暑期还回家待了一段时间,为了庆祝杨嘉羽考上大学,一家人外出烧烤。时间一晃,他们不再像小时候那么亲密无间,许立和杨嘉佑保持着微妙的距离,只有杨嘉羽还跟之前差不多。

不过十八岁的杨嘉羽出落得更加亭亭玉立,她自从高二以后就没怎么长个子,约莫一米,在女孩子中间不算矮。肤色白皙,长发齐肩,乌黑而柔软,一张鹅蛋脸,笑起来的时候,目光温柔而璀璨。

杨嘉佑站在草坪的不远处烤串,看着妹妹和妈妈在一旁铺桌布,心想以后得有个好男孩爱着杨嘉羽,捧在手心里,心细地呵护着,他才能放心。杨嘉羽心思剔透,善良,有爱心,等她适应了大学的生活,慢慢能独当一面,将来毕业,至少能当个钢琴老师。

关于未来的规划,杨嘉佑已经考虑过很多次了,他唯一不敢想的是自己和许立之间的关系。他所接受的教育、现有的价值观里没有‘同性恋’的位置。

他对许立有感觉,但他不认为自己是同性恋。

他们刚处于20岁的年纪,人生还长,还有很多事要做,谁知道此刻的心动不是一时冲动?

杨嘉佑从小看着父母的感情长大,妈妈徐瑛虽然脾气不大好,气急了要摔东西,但杨嘉佑真的觉得,妈妈为这个家付出了很多。爸爸杨振华为人宽善,心细,事业和家庭平衡得较好,是体贴的丈夫、值得尊重的父亲。

这些年以来,父母一直是杨嘉佑心目中的榜样。

正是因为如此,杨嘉佑根本解释不了自己对许立的感情,那是一种说不明白的情愫,很不符合他的性格。随着许立一次又一次地试图挣脱他,杨嘉佑觉得非常难受,像心脏撕裂成两半一样。他想过了,这种不为人知的感情,他会珍藏一辈子,这份感情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淡。

如果非要说一个确切的答案,杨嘉佑不能看着许立偏离轨道,就算许立觉得孤独,想尝试同性之间的感情,也不能出去乱见朋友,会出事的!

杨嘉佑看过许立写给杨嘉羽的新年贺卡,是杨嘉羽高一时拿出来以表不满的证据,说他这个亲哥哥对她都没这么心细。打开一看,贺卡里夹了一只轻柔而蓬松的羽毛,新年祝福很简单,但称呼栏里写着‘毛毛’两个字。杨嘉佑当时不解,把贺卡还给妹妹,没好气地说:“你又不叫毛毛。”

杨嘉羽翻了个白眼:“我名字里有个‘羽’,‘羽’不就是‘毛’吗?”

杨嘉佑忽然愣住了,想说什么,竟然开不了口,心里涌动着暖意。

是,他这个亲哥哥都没有如此心细。

不过他习惯了口是心非,临走前还故意说:“好了,以后你改名字,叫‘杨嘉毛’。”

“你才叫‘杨嘉毛’,”杨嘉羽瞪着哥哥,她想了想又说:“不对,你该叫‘杨嘉左’才对!”

兄妹二人忍不住笑了。

想起这些生活细节,杨嘉佑心里更难过了,如果不把许立盯紧一点,谁知道许立那个迷糊虫会做什么傻事,人又简单,心那么善,被骗了,被伤害了怎么办?

那不等于要了杨嘉佑的命?

杨嘉佑抵触gay圈是有原因的,现在是信息时代,真要想了解什么,也不是什么难事。他一直认为,不少人打着同性恋的幌子,看似叛经离道,其实是在放纵自己的私欲,为滥情找借口。这样的人无论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都是极不负责任的。

当然,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只一点,他心里非常清楚,他不想过这种生活。

破坏他和许立之间的感情很容易。许立从小失孤,个性独立,自尊心强,有事习惯闷在心里,受了委屈也不说。想都不用想,随便折磨两下,许立的心就碎了。

相比起践踏,呵护才是更艰难的事情。

小的时候,爸爸跟他说:“比起同情,自尊尤为重要,灾难剥夺了人物的物质,但不该连通精神上的东西也夺走,这很残忍。”这句话杨嘉佑记了很久,他不能成为一个残忍的人。先不谈出柜,父母会怎么样看待他。父母一直把许立当亲儿子看,如果杨嘉佑执意跟许立在一起,会让许立在父母面前非常被动、为难,这不是逞能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许立已经孤身一人了,杨嘉佑不能让他再失去这份亲情。

这些事情,即使许立不说,杨嘉佑也会替他考虑。

许立之前告白,即便杨嘉佑毫无心理准备,甚至躲避了一段时间,但说实话,他不怪许立,他只会担心他过得不好。

正是因为如此,杨嘉佑做什么事,都习惯拽着许立,他们得一起打球、学习、奔跑,一起追梦,感受生命打开的肆意,成为更好的自己,一同体验更多丰富而有趣的生活。

见到了世界,看到风浪与海湾,才知道自己最终想要的是什么。

稀里糊涂搅在一起,不但践踏了这份感情,还把人生打折了。

此时杨嘉佑还不知道,他内心的天平正在一点一点倾斜,爱情早已无可救药地蔓延,那天的争吵,不过是导火索而已。

眼看着肉串烤得差不多了,杨嘉佑喊许立:“把盘子拿过来。”

许立正在一旁切水果,拼盘凑齐以后,他拿着锡纸盘,朝杨嘉佑走过去,“差不多够了吧。”

“吃玉米吗?”烟气熏人,杨嘉佑眯着眼,把烤串放入锡纸盘中,“小心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