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奋斗少年英语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章 赶路人越战越勇 采花者闻花胆怯(第1页)

过了处暑,北方的天气一天天凉了起来,距华兴市调研考试的日子也一天天近了。华兴市调研考试是全市范围内高三以来的第一次大型全真模拟考试,不论从考场设置还是考生分配,都和高考一样。

金州隶属华兴市,每年秋季开学不久,都会组织一场这样的大型考试,一是让同学们体验一下高考的气氛,加压鼓劲,让学生真正意识到高考就要来了,督促他们好好学习,再者就是摸摸底,让老师心里也有个数。

开学以来的这些日子,辛则成百倍努力,不是背英语就是学语文,尤其是每天至少5个小时的时间学习数学,准备迎接好高三以来的第一次会战。辛则成之所以这么专注的学习数学,高一上学期冯国强老师对数学成绩前十名的学生每人发了一个黑皮本子,这样的本子是辛则成梦寐以求的,自己又舍不得买,当时羡慕的他直流口水,这件事深深激发了辛则成学习数学的热情。

除此之外,冯国强还说过,在文科班,数学是关键,因为学文科的学生数学成绩大都不怎么突出。辛则成心想,如果自己能在数学考试中比别人高出三四十分的成绩,那该多好啊,别人和自己的差距一下子就拉开了,他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着。

调研考试的前一天,为了整理考场,全校的学生都把课桌上摆放的书搬走了,辛则成也不例外,只把基本笔记本带到了宿舍。在金州,二中和华兴市第二实验中学是全县文科考点,一中、六中和教师进修学校是理科生的考点。

张有志和辛则成在一个学校考试,他们都在华兴市第二实验中学这个考点,而楚玉立和孙少华、毛文平却在二中本校考试。调研考试两天时间,科目安排、考场布置等等和高考一模一样。考试期间考生还住自己学校的宿舍,考点在二中本校的不用来回跑了,毛文平还为此沾沾自喜,仿佛自己占了多大便宜似的。

张有志和辛则成在考试的前一天下午去了趟华兴市第二实验中学,他们两个先是在实验中学的校园里转了一圈,然后通过平面示意图找到了自己考场的位置。

一路上,张有志有说不完的话,说说这、说说那,辛则成还有些纳闷,张有志怎么今天这么多话,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看来张有志对这次全市的考试胸有成竹啊。辛则成默默的感叹。

不过也确实如此,以张有志现在的学习成绩,明年考个普通二本院校应该没问题,语文成绩都在120分以上,在金州二中,语文成绩能考出这个分数的没有几个。

考试的第一天早上,辛则成和张有志早早地来餐厅吃了早饭,带着准考证、身份证、2B铅笔和0。5mm签字笔、小刀、橡皮向华兴市实验中学走去。

华兴市第二实验中学位于金州二中的西北方向,步行也就是十几分钟的路程。辛则成和张有志徒步来到实验中学门口时,已经站满了人,有和同学一起来的,有自己来的,也有的是家长陪同来的,还有学校租公交车送过来的。

辛则成和张有志站在大门旁边的阴凉处,两个人什么话也没说,他们俩心里清楚,这一片一片的学生,哪个不是自己高考的竞争对手,在考生人数过百万的宁江省,一分之差就就能甩掉上百人。

上午9点开考,8点半考场的大门被打开了,辛则成和张有志在簇拥的人群中走进了校园。校园里青松翠柏分列在道路两侧,教学楼前的草坪上散落着几片半黄半青的叶子,女生们披散着头发挤在平面示意图的最前边寻找着自己考场的位置,几位考试工作人员在一旁耐心回答着考生的询问。

辛则成指了指示意图旁边的柏树,对张有志说:“咱俩考试完就在这个地方汇合吧,估计时间都差不多。”辛则成说完,两个人分头进了各自的考场。

华兴市第二实验中学的校园环境比起金州二中要好很多,硬件设施方面简直没法比,毕竟是市一级的学校。教室的桌凳全部是免漆板,既光滑舒适而且还干净,黑板分成了四块,可以上下左右移动,一台投影仪悬挂在教室的正中央,到处充满着现代化教学的气息。平时上课的时候一个班也就50多个人,而辛则成每天上课的班里86个人,辛则成在这里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轻松和愉悦感。

宁江省历届高考,每个考场都是30名考生,按照“七七八八”的次序排列组合,也就是全班分为四竖列,两列7人两列8人。辛则成的考号位于教室的向阳一边,紧挨着窗台,他透过明亮的玻璃向外俯视,青松翠竹、红花绿草分布教学楼前,整个校园给人一种“慢看云卷云舒”的感觉。

自从曾琼教17班的语文以后,辛则成学习语文的兴趣渐渐浓了起来,起码知道语文这门功课究竟该学什么、怎么去学了。也许是曾琼教书有方,也许是高三语文复习的时候进行了模块复习让辛则成掌握了学习方法和技巧。

所谓的“模块复习”,也就是把高考试题拆分为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诗词鉴赏、现代文阅读等多个模块,按照模块进行强化学习,从字词开始,强化记忆读音、字形,接着是选词填空等语文基础知识的应用部分,接着是科技文阅读、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都是紧跟着高考的指挥棒安排学习的。

曾琼从一开始就强调,语文基础知识要记牢,如果高考在这方面丢分,实在是太不应该了。所以,一直以来辛则成都很用功的强化记忆字词的写法、读音,并熟练掌握词语、成语的定义和应用。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辛则成诗词鉴赏的水平也提高了不少,平时满分8分的诗词鉴赏题基本上得六七分。辛则成感到越努力越幸运,正是这种感觉让他更加刻苦努力,也正是不断的刻苦努力才让辛则成有了这种感觉。

辛则成的语文考试前所未有的顺利,前面的几道大题都做完只剩下做作文的时候,他向教室后边看了看挂在墙上的钟表,竟然距考试结束还有1小时20分钟,按照平时的速度,辛则成写作文的时间也就是40分钟左右,一篇800多字的作文就写好了。

如今也不例外,这次考试的作文题目要求是:以《必须跨过这道坎》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不要写成诗歌,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辛则成拿到卷子先看了下作文,他一时间不知道该些什么,但并没有慌张,毕竟还有这么长时间。等把所有的题都做完了,辛则成灵机一动,必须跨过这道坎,哪道坎呢?还是先跨过自己前几天因为撒尿被抓这道坎吧!也不知道曾老师以后还会不会找自己麻烦,不论他找不找麻烦,自己都必须做好心理准备,必须跨过这道坎。

辛则成写完作文还剩40多分钟,他从小就没有检查考试卷的习惯,没有那个耐心从头再检查。小时候,辛则成的奶奶经常对辛则成说:“考试时候,答完了得再检查一遍,我们上学的时候都检查好几遍,说不定哪个地方做题的时候没注意到,就会被检查出来,有的卷子刚开始不会,等所有的题做完了回过头来再做的时候,说不定就会做了。”

这次考试也不例外,辛则成做完了卷子就感觉百事大吉了,他坐在座位上有点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毕竟觉得这次考试考得不错,因为做题的时候有没有把握自己心里最清楚了。

辛则成把卷子反扣在桌子上,拿起考试前发的草稿纸,上边一行方正小标宋字体的文字赫然醒目:华兴市高三上学期调研模拟考试草稿纸。

他拿着铅笔,在上边写起了自己的简历。辛则成从小热衷官场,简历上写的全是伪造的自己的任职过程,任职期间还间杂着某某年某某月开始在某某学校在职读研究生。在这张小小的草稿纸上,辛则成的官竟然做到了**级。

考试结束后,考场的广播里发出语音:考试时间已到,请把笔放下,全体起立,如果继续答题,按违纪处理。

监考老师精神抖擞的喊道:“全体起立!”全场30名考生都站了起来。

两名监考老师先后把试卷和草稿纸收完,回到讲台上说:“大家都先别动,清点完卷子再离开。”这时,校园里热闹起来,嘈杂声伴着瑟瑟的秋风飞进了考场。辛则成感到无比的轻松,像是弄了个开门红,他微笑着打量着其他考生。

其实,辛则成是在寻找漂亮的姑娘,让自己养养眼,而右后方不远处的长发女生映入了他的眼帘,辛则成看了一眼又一眼,越看越觉得好看。心想:这个女孩是哪个学校的,自己怎么就不认识呢?想来想去还是不认识。

正在这时,监考老师说:“好了,大家可以离开了。”考生们快步走出考场。辛则成跟在那个女孩的后边往前走着,下了楼梯,那名女生大厅中间停了下来,像是在等什么人,她看了看辛则成并向他微笑,而辛则成这小子只顾着的心里热乎,丝毫没有上前。

辛则成是个有贼心没有贼胆的人,也许是他的性格太内向,见到女孩腼腆害羞,也许是家里条件不好,觉得自己配不上人家,也许是自己理想远大,顾不上路边的花花草草。。。。。。

张有志已在约定地点站着,淡蓝色的牛子裤使得张有志的腿更显修长,灰白色的短袖前背镶嵌着一个骷髅图案,多了几分纨绔子弟的色彩。他的手里还拿着自己的考试用品,面带微笑,不可一世的眼神藐视着周围的一切。

“则成,嘿嘿,考的怎么样?”张有志开心地问。

辛则成:“还不错,感觉比之前强多了。”

张有志:“那就好啊,这是个好兆头,说明你进步了。”

辛则成嘿嘿一笑,问道:“你呢?感觉题难不难?”

张有志:“好行吧,感觉这次考试的题挺容易的。”

辛则成之所以问张有志感觉题难不难,是因为他觉得,如果是题难了,自己考的这个水平说明真的进步了,如果题容易了,对大家都容易,并不能有效证明自己确实是进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