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奋斗少年英语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一章 师生有真意 人间有冷暖51(第1页)

来清渠复习,辛则成就是为了获得一次考试机会,以雪洗自己在数学考试当中的耻辱,辛则成觉得自己高考数学颜面扫地,死的太惨了,这个仇一定要报!

语文老师赵玉明毕业于华兴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方法和曾琼大有不同,赵玉明的课让辛则成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减了一半,赵玉明上课辛则成有时偶尔听几句,有时根本就不听,可是赵玉明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辛则成自己看书也很难进入状态,对此非常苦恼。

辛则成自从失意,就迷恋上了唐诗宋词,尤其是对诗歌里运用的含蓄抒情手法更是情有独钟,为此,辛则成背诵了很多关于李商隐、杜牧以及李清照等人的诗词。

一次语文课上,赵玉明讲了一会儿诗歌,便让大家自由背诵,当大家都很艰涩的读的时候,辛则成已经很顺利的把《声声慢》背了一遍,站在讲台上的赵玉明听的一清二楚,他带着欣赏的目光投向辛则成,眼神里散发着希望和赞许。

二十分钟后,赵玉明让辛则成和罗晓媛分别到讲台上默写李清照的《声声慢》,辛则成既欣喜又胆怯,最后还是在同桌的鼓励下上去了。

辛则成写完的时候罗晓媛还没有写完,于是先下去了。等罗晓媛下完之后从讲台上下来,赵玉明指着辛则成默写的诗文,笑着说:“你看你还没她有男子气呢!”赵玉明说完,全班的同学大笑起来。

辛则成知道赵玉明是在提醒自己字体要规范,虽然话说的直截了当,但正中要害,辛则成听起来觉得很温暖,因为很少有哪个老师指出过自己的细节,如今赵玉明的话,让辛则成十分感激,他觉得自己的语文老师赵玉明是在真心真意的指出自己的不足,完全不是曾琼那样带着讽刺的批评,茫茫人海里还有一位未曾相识的兄长对自己这么上心,辛则成那颗漂泊的灵魂仿佛也得到了少有的慰藉。

清渠一中的生活费比金州二中贵了些,刚开始,辛则成还难以接受。但人是铁,饭是钢,自己出门在外,无亲无故的,哪儿能不吃饭呢!再说了,自己是来上学的,吃不饱饭怎么安心读书?

一串串诘问如一盆盆冷水泼向辛则成的大脑,他顿时清醒了许多,心想,自己在家啥都不干还得吃饭呢,更何况自己有使命在身!

为了尽量少花点钱,辛则成总是一个人去吃饭,早上和晚上也不买菜吃,就在一间窗口买张饼再添五毛钱,在里边裹点咸菜,要一碗小米粥,这顿饭就算结束了。

冬天喝一碗热腾腾的稀饭,既能保暖又可以充饥,但是天不冷的时候喝完饭总是汗流浃背,那时候,辛则成每次都是只买张饼夹咸菜边走边吃,穿过来往匆匆的人群,走向教室。

辛则成每次在餐厅吃饭,总喜欢独自待在餐厅最东边靠近窗户的位置,一是这里人少,二来可以清楚地看到清渠新区的繁华。

清渠县长宏大道贯穿新区南北,道路两侧高楼林立,形色各异的车辆在不知疲倦地穿梭者。

每每此时,辛则成总能想起自己小的时候,爷爷经常骑着自行车从辛家庄来这里买东西,每次都是一大早出门,中午才能回到家,年幼的辛则成对爷爷的出行也十分牵挂。

在辛则成的记忆里,自己小的时候,爷爷经常带着自己去小卖铺买方便面吃,那时,辛则成最爱吃方便面了,拿到以后,总喜欢把它弄碎,然后握一小手握往嘴里塞,大口大口的嚼起来。

辛则成至今还清楚记得有一天早上,爷爷带着自己去小卖铺买方便面吃,小卖铺的人还没起床,爷爷就在小卖铺的门口把店主喊了起来,这让辛则成很是感动。

然而现在,自己却在从小就很熟悉却从未来过的清渠读书,心中难免很牵挂年过七旬的爷爷。

辛则成的父母为了生计把家搬到了金州县城,家里只剩下爷爷奶奶了,每次学校放假,出于种种原因,辛则成都不直接回金州县城,而是先回一趟辛家庄,住一个晚上第二天再去金州,走的时候还带着一些生活必需品,就这样,辛则成度过了大半个冬天。

今年的冬天来得特别早,阴历九月份就下了一场大雪,随之而来的便是气温骤降,很多学生都穿上可厚厚的冬装。

下雪前,学校放假一次,辛则成并没有回家,其实,那天已经降温了,放假的那天下午,清渠县城乌云沉沉,秋风瑟瑟,辛则成是否要回家,他陷入了犹豫当中。

最后,辛则成得知同班同学张晓磊也不准备回去,正好和自己做个伴。

当天晚上,辛则成和张晓磊在清渠一中的教师餐厅吃过饭,准备到街上买两个烧饼,以防止晚上饿肚子,清渠一中的教师餐厅在平时是不对学生们开放的,而今天学校放假,部分学生餐厅的窗口已经关了,所以才允许学生在这里就餐。

在清渠一中,教师餐厅和学生餐厅显然不一样,大厅里摆放着一张张餐桌,每张桌子周围都有四个圆面的凳子,而学生餐厅只有一张张高腿桌子,吃饭的时候只能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