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们的世界大战观后感200字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部分(第1页)

这种改变了战争模式的发明,将古代的城墙逆其道而行之,成就了现如今的龟派堑壕防御战术。经过了数十年的演变和发展之后,堑壕变成了一个完美的防御体系,能够抵抗大口径炮击等重火力,简直就是一个难缠的廉价堡垒。

配合上钢筋水泥堆砌成的坚固要塞,以及密密麻麻的大口径永备要塞炮。边境防线成了所有国家军事指挥官们的噩梦,任何企图率先发起攻击的计划,都会被成千上万的伤亡数字彻底拖垮。

即便是使用超级大炮进行轰击,300毫米以上口径的炮弹只要不是直接命中战壕节点,依旧不能有效的杀伤里面的步兵,这对于步兵,尤其是防御方的步兵来说,绝对是一个好消息。

德国有一种大炮口径已经发展到了600毫米,法国也有一种超级臼炮口径为450毫米,大明王朝在自己的蓟辽防线上装备了5门“永乐大炮”,口径甚至达到了惊人的810毫米。这些武器之所以被生产出来,目的只有一个——摧毁敌人的防线。

无数金钱砸在了为了撕毁敌人防线的重炮研发上,可是各**方依旧发现敌人和自己应对重炮的手段更加便宜有效一些——大家只要把战壕再挖得深一些,科学一些,就可以让数千万金币生产出来的大口径重炮,变得毫无用处。

在这种背景下,进攻的时候要如何撕开对方的坚固防御工事,就成了所有国家军方的一个重大历史课题。大家研究出了无数种千奇百怪的东西,却在一次次实战中被证明了这些发明的失败。

一直到最近爆发的德国与英法两国之间的战争,英国人用小型发动机承载了铁甲汽车,在局部上突破了德国人的防线。这个消息被大明帝国驻英国的武官给发现了,这个武官立刻把这个消息传回到了帝国京师。

苦于对后金的辽沈防线没有什么办法的大明帝国,立刻就展开了对这种新式武器的研发和考证,但是在发动机领域上收效甚微。毕竟大明帝国缺乏燃油发动机的研发科技积累,依靠烧煤的蒸汽机显然无法满足车辆小型化的基本要求。

于是一直在关注着这种武器发展的王珏通过关系,找到了威廉?温格——这个落魄的德国工程师。他要榨干这个工程师掌握的所有东西,为大明帝国的燃油发动机研发提高一个档次。有了这种东西之后他就可以有办法用少量的损失突破后金的防线,夺回大明王朝的东北,完成这个国家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

龙灵新书,需要大家的支持,求打赏,求推荐票!本周冲榜,请各位读者将你们的支持留给龙灵,留给这场崭新的世界大战。

12规矩

“总督大人,这是金国孝敬过来的……每一任蓟辽总督都有,算是互市交易的抽成……”一名军官带着一名穿着汉人衣服,后背却弯成虾米的一名金国使节,走到了奉天总督府办公室内,王怒的办公桌前。

军官毕恭毕敬的递上了那本厚厚的清单,里面有东北的特产人参还有各种皮革制品,交给边境上几十位将领的数以百万计的金币。当然……最值钱的还有几只名贵的鹰隼,是献给京师里几个闲散的王爷的。

王怒摊开了这份礼单,粗略的看了一眼,然后就丢在了桌子上,饶有兴趣的看向了面前的那个卑躬屈膝的金国使节。他拖着长音,冷冷的问道:“既然你带了孝敬,风尘仆仆的到本官这里来……那今年和金国平民互市的事情……本官也就懒得再过问了,安然无事最好,如果金国有什么占便宜的想法,本官也不会轻饶的。”

“是!大人说的是!小人这就回去禀报,一定让前来买卖的那些人们注意一些,不要惹出什么乱子来。”这名被金国派来的使节倒是很懂事的样子,低声下气的点头应承道。

王怒很满意对方的态度,把手掌压在了礼单上,示意自己的手下将对方送出自己的办公室,然后就让等在门外的后勤部门的军官,进来汇报最近两个月的饷银问题。

大明王朝还有金国之间的关系,因为几件事情变得非常微妙:首先就是大明王朝不承认金国这个叛乱的国家存在,甚至在当年镇压失败之后,也从来没有做出过承认金国的举动来。

而另一方面,在镇压失败,双方停战的时候,当时承办这件事的蓟辽总督,就答应了后金互市这个要求——边境上戒备森严,互市的奉天城却可以开设市场,互相买卖。虽然当时的这位寂寥总督被人以丧权辱国参了一本,最终被皇帝下令绞死抄家,可互市这个协议,却最终保留了下来,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总督大人!往年的饷银,都是总督府扣下三分之一,用来孝敬宫里的贵人们,还有上下打点朝堂之上的大佬们。如今又快到了发饷的日子,我们是不是还按照往年的惯例去做?”后勤部门的军官轻声对王怒说道。

王怒靠在椅子上,用手扶着下巴思考了两秒钟,就吩咐说道:“规矩的事情,不要胡乱更改,毕竟我们这里的情况,也需要朝堂上的大人们多多帮衬……孝敬的钱,该给的还是要给的,军官们分的,也照着管理分就是了。”

他说到这里之后,停顿下来看着对方,拖了一个长音之后,继续吩咐道:“至于我的那一份嘛……也按照旧例,该多少就是多少吧。”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敢于打破常规的勇气的,至少王怒并不如王珏,在这方面有着惊人的天赋。这位王家的旁支人员守成有余但是开拓不足,所以只能在喝兵血这件事情上,沿用上一任总督留下的“规矩”。这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毕竟上一任总督,也同样是沿用着再上一任总督的“规矩”罢了。

中国人在很多时候都喜欢守规矩,不过也在很多的时候喜欢破坏规矩——作为最古老最聪明的一个民族,中华民族在有利于自己的时候选择守住规矩,而在不利于自己的时候就会僭越各种严密的规矩。

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说起来有些绕口,可是这确实是一个让人有些扼腕痛惜的事实,任何一个民族都是这样的一个矛盾体,只是体现出来的特制,不甚相同罢了。

王怒这个蓟辽总督在上任之后,没有视察奉天的城防,也没有过问军队的弹药储备情况,却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接纳了金国来送钱的使节,并且继续守住了前任总督留下的,喝兵血的规矩。

然后这个蓟辽总督就有些耐不住自己的寂寞了,转头看向了自己身边站着的负责总督事务的副官,开口低声问道:“我听说这里开了不少金国的青楼?有没有什么名号响亮的大家,请过来给本官唱两个曲子,也算是接风洗尘了。”

那副官眼睛一亮:想不到王总督也是性情中人啊。于是他略微弯腰,低声回答了总督大人的问话:“回大人,城内最好的去处,就是不远处的那个叫胭脂坊的青楼了,里面都是金国的佳丽,如果肯花金币,质量绝对是没的说。”

“好!替我去定好位置,今天本官晚上要去会一会金国的女子,看看是不是如同报纸上说的,如同男人般能征善战!哈哈哈哈!”王怒一拍桌子,对自己的这个新副官说道:“开销算本官的,你也去!都去!不醉无归!”

“嘿嘿嘿嘿!大人真是豪爽之人,卑职能跟随大人,真是有福气啊。”那副官立刻就倒在了王怒的金钱攻势之下,搓着双手,一脸坏笑着说道:“卑职这就带人去胭脂坊,把最好的姑娘,给大人您留下!”

“去吧!”王怒挥了挥手,让自己的副官早去早回。然后就又捡起了面前的这份金国送来的礼单,仔细的看了看上面的各种物品:有金银首饰,有大明金币,甚至还有仆役奴隶。

“怪不得镇压叛乱的将军们,一个个被革了职还喜笑颜开的,在这里坐个三两年,可比一个兵部尚书肥多了。”往怒用手拍打了两下掌中的礼单,有些得意的摇头晃脑:“王剑锋啊王剑锋,赵宏守啊赵宏守……你们这神仙打架,却没想到,把我万怒,从山东给打到了这个肥的流油的好地方啊!”

他站起身来,招来了自己的心腹,穿上了大衣,背着手走出了自己的办公室:“把这些大礼好好的分一分,每家每户都不能少了……两年之后我离开,这些送出去的礼物,可都是我王怒的护身符啊。”

这个总督不是不会做官,而是太会做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