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们的世界大战观后感200字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部分(第1页)

可是台安怎么守?奉天守军崩溃,一路上被叛军追杀,现在已经十不存一。少数人已经溃败到了锦州附近,还没有收住,正在向山海关继续撤退。虽然辽北的王甫同将军已经命令他手下的辽北军南下,可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如果一味催促王甫同南下,万一中了埋伏以致兵败,那蒙古方向上也会陷入危机。

“海军新败,这对我们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京畿的第一集团军司令官指了指天津还有大沽,对在一旁脸色铁青的程之信说道:“这种时候,京畿地区部队不能擅自调动,无法北上增援……”

日本海军急于求胜的目的,就是牵制大明帝国京畿附近的兵力,让这些部队不敢离开自己的防区,无法向北立即推进。而日本向大明帝国宣战,也确实达到了牵制的目的,至少让大明帝国的军队,没有第一时间北上。

王珏摸了摸自己的下巴,指着沙盘上的叛军旗帜开口说道:“想来叛军的指挥官就是托德尔泰这位老将了,他一直强调骑兵致胜,不给对手留下修筑防线的时间,依靠叛军骑兵方面的优势,打长距离奔袭作战。”

三言两语他就猜出了金国叛军指挥官究竟是谁,然后他指着地图继续分析道:“叛军骑兵较多,沿着平原作战是基本原则。所以他们才会一路杀向盘锦,试图切断我们与辽东半岛之间的路上通道。”

然后他苦笑了一声,对兵部侍郎程之信继续说道:“如果是其他地方还好说,可这盘锦到营口,到沈阳,到盖州,都是甲级道路,非常适合部队快速机动。如今我们在这里分析的时候,想必叛军已经差不多到了盘锦城下了。”

“托德尔泰……如果是此人领军的话,确实不太好办了。”程之信听到这个叛军老将的名字,脸色变得更加难看起来,当年这个托德尔泰年轻的时候,在白山黑水之间牵制大量明军,打出了一次次以多打少的战例,让明军吃尽了苦头,是金国叛军得以在辽东稳住局势的最大功臣。

说完之后,程之信看向了王珏,开口问道:“你编练新军也有些时日了,新军在唐山也有3万多人了,能出战击退辽东之敌否?”

王珏大摇其头,摆手推辞道:“我这新军可不是干这种事情的,至少不是现在用来消耗在辽东这种地方的。况且我的部队军火弹药还没配齐,如何能调往前线迎敌?”

“王珏,你这是拥兵自重?”程之信看着身穿军装却没有系风纪扣的王珏,听到对方推辞,厉声质问道。

王珏抬起头来,用平静的目光迎上了程之信的双眼,缓缓的开口说道:“并非我有意推辞,而是我的部队不动则已,动就要扫平辽东!我与太子殿下有约,三年后我会北上辽东,献叛军贼首于天启帝庙前!请侍郎大人等我三年,可否?”

36隐瞒

三年?你怎么不说三十年?程之信愤怒的看向王珏,甚至想要喊来侍卫,将这个混蛋立刻抓起来以叛国罪论处。可是还没等这位兵部的侍郎发作,门口就进来了一名锦衣卫军官。

“太子殿下口谕!”他一进门就亮出了自己的身份证件,然后看着王珏,一边将手里的文件递给身边的参谋,一边扬着下巴说道:“太子殿下命王珏率领新军移防京师,这是兵部尚书葛天章签发的移防命令,请过目。”

程之信一脸疑惑的接过了那张签着葛天章大名的命令,然后抬起头来看着眼前的王珏,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他是想让王珏带着新军去辽东的,可是一直和他想法一致的上司葛天章,这一次究竟是因为什么,才下达了这么一个看上去有些怪异的命令呢?

“那么,葛天章老大人没有交代什么吧?”王珏笑着将脸对准了进来的锦衣卫,这个军官倒是没有什么特殊的,对方敬礼之后笑着回答:“长官,葛尚书那天随着太子殿下参观了您的军营,然后就走了……今天太子殿下下令让您的部队移防的时候,葛尚书没有反对,直接签了字。”

王珏听到这个结果之后,就露出了笑容来。对付葛天章这样比石头还硬的老顽固,只有用上这样的阳谋,以堂堂正正的手段,来让其配合自己的行动。现在看来这个计划的效果非常好,葛天章也确实觉得新军值得托付。

而王珏不知道的是,促使葛天章这么急匆匆做出了如此重大决定的,其实还有另外一部分原因。即便是王珏如此神算,他也猜不到皇帝朱长乐陛下,现在已经快要不行了。

“太子殿下呢?还没有到么?”守在皇帝朱长乐身边的,除了朱牧的生母皇后殿下之外,还有一干大臣们,大家这个时候都守在这里,其实大有推卸辽东责任的原因:辽东出事儿的时候,我们守着陛下呢,所以应对不及时等问题,那就是手下人的过错了。这些都是多年官场的老狐狸,自然知道什么时候该站在什么地方。

“太子殿下在建极殿等辽东的战况消息呢?”一名军官低声回答了皇后的问话,皇后看着身边床上躺着的皇帝陛下,皱了一下眉头,开口缓缓的呵斥道:“胡闹!辽东的事情,自有大臣们去管,他这个时候不在陛下身边,成何体统?快去把他叫回来,快去!”

身边的锦衣卫赶紧派人去请太子,而这个时候的太子还在建极殿内,和几个参谋分析辽东的战况。他刚刚得到的消息,武夷山号战列舰竟然被日本偷袭沉没,老将军陆崇文战死。

这真是漏屋偏遭连夜雨,朱牧尽管一直和王珏在一起,学到了不少东西,可还是被眼前的乱局给为难住了。他看了看新军派遣到他身边的王琰,正要开口问问题,负责皇帝安全的锦衣卫就走进了屋子。

“殿下!皇后殿下让您移驾到御医院去……皇帝陛下醒了,急着见您。”那锦衣卫军官立正敬礼,然后对朱牧传达了旨意。

听到自己的父亲醒了,朱牧赶紧站起来向门口走去,一边走一边还在对身后的王琰等人吩咐:“盘查京师内所有的弹药仓库!我要确保拿到的数字是真实有效的!整个京师的防御体系都要在这些数据上拟定,稍有差错都会影响到这场战争!”

出了建极殿,朱牧没有半点耽搁,直接坐上了一顶轿子,在8个轿夫的努力下,这顶轿子在紫禁城内飞快的移动,但是速度依旧还是让人有些焦急。

朱牧坐在轿中,担忧自己父亲的病情,出言抱怨道:“早就应该在这紫禁城里备上辆汽车,也比这轿子要快上许多,或者安排一些快马,也省时间啊!”

跟在轿子外面的锦衣卫军官健步如飞,听见了太子殿下的抱怨,赶紧笑着回答道:“天启先帝在的时候,这轿子就够快的了……汽车不还是这几年才有的么,原本宫里是想置办两辆的,那些有钱的商人们不也都买了么……可是这事儿还没办呢,就赶上……”

“那就抓紧时间去办了!宫里添置20辆,备用……宫外添置200辆……以我太子津贴补上这笔钱!”朱牧听到之后吩咐了一句,然后就挪回了自己的目光,继续看向前面。

这建极殿出了门绕到后面,穿过一堵宫墙之后,一直向着午门方向走,路过慈庆宫,文昭阁,也就到了御医院。嘴上说的距离虽然不长,可跑起来的距离也不算短,等到朱牧快要耗尽最后一丝耐心的时候,终于算是看见了等在御医院门口的一群大臣们。

“殿下!”王剑锋正站在那里和自己的三弟,刑部尚书王剑海说着辽东的战局,看见朱牧的轿子过来,赶紧弯腰,对着朱牧敬了一礼,而他身后的大臣们也都赶紧行礼,然后为这顶轿子让出了一条通道来。

在通道的尽头,朱牧跳下轿子的地方,赵宏守皱着眉头对着朱牧敬礼,然后悄声说道:“殿下,如今日本已经宣战了,陛下身体又……是战是和,总要有个说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