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们的世界大战观后感200字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8部分(第1页)

这是皇帝朱牧对资本财团的妥协和示好,也是资本财团势力在支持朱牧稳坐龙椅之后,新皇帝陛下的回报和红利。当然这也是双方互相妥协交易的一部分,接下来资本财团将要回报给皇帝陛下的,是更大的支持和更全面的资助!

要知道朱牧和王珏玩的新军,也就是机械化部队,就是烧钱提高战斗力这一种能量转换而已,并非是什么高深的东西。用10倍于旧式陆军的训练和组建开销,完成10倍的战斗力提高,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事情。

而这种转化提高,恰巧因为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刚好达到一个体系变革的加分。于是原本的十倍投入十倍提高,变成了十倍投入下的装备体系代差,从而使大明帝国新军的战斗力,被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扩大了出来。

但是无论如何,前期的这10倍的资本投入,是不可避免也简化不了的东西。朱牧砸在新军上面的开销,除了王家和皇家的投入之外,剩下的就都只能由大明帝国的资产阶级去买单了。

不过这些资产集团们很愿意为这种事情买单,他们最近忙碌着改进各种各样的武器,设计生产出更新更强大的武器来,只为了让大明帝国的部队为他们开疆拓土,获取更多的利益。

大明帝国的新军还有禁卫军士兵向后方的工厂下了无数的订单,这些订单甚至多到让这些军火商还有其他商人有些头疼。仅仅是扩军用的1830年式简易钢盔,就被订购了整整50万顶。

甚至为了携带更多的军火,新军还为士兵改进了军装,设置了新的皮革武装带,要求可以让一名士兵携带更多的子弹以及更多的手榴弹。这样的武装带包括束腰的皮带以及两根竖着的背带,在上面固定了安装4枚手榴弹的口袋,还预留了装备刺刀的悬挂位置。

后背可以背上帐篷还有被子等生活用品,包括吃饭的饭盒在内也可以挂在这个新式武装带上,由个人方便的携带和取用。这个新式的武装带展开的时候有些像英语里的字母h,所以又被称为h型武装带,因为设计独特,甚至旧陆军也很喜欢,订购量超过100万具。

军服和被褥就不提了,这些物资的采购军队方面一直都没有间断过,值得一提的是新军的建设过程中,甚至带动了许多民营企业的发展,比如说靴子还有其他一些东西,就连写信和做报告的纸张,都是传统军队的几倍。

当然,收益最大的还是军火企业,新军部队不仅仅是装备了更多更大更新式的武器,关键是更能消耗也需要更及时大量的补充。要知道这可是一个比旧式部队广阔至少一倍的市场,只要大明帝国保持100万的新军,就有可能将军火采购推到原来300万陆军的规模上,甚至更多一些!

更多的火炮,更多的汽车,更多的马车还有更多的装甲车辆……这些装备耗费的资源以及高昂的价格,成本是原本只有步枪的部队根本无法想象的。新军现在递交的各种采购报告里,就包括了300辆1号无炮塔75毫米炮火力压制型,还有150辆100毫米口径的自行火炮。

这些订单让1号坦克的底盘产能持续不足,蚩尤公司不得不再一次成立一家新的坦克车辆底盘的生产工厂,准备了3个新的坦克生产车间,才勉强满足了陆军对于新式武器坦克以及其衍生产品的需求。

令人喜悦的是,新军和禁卫军对武器的需求,刺激了大明帝国传统陆军对变革的渴望。蚩尤公司和1014厂都接到了来自旧陆军的武器订单,虽然数量不如新军那么庞大,但是也足够让人惊喜了:兵部后勤部门采购300辆1号坦克普通型,还加购了整整1500辆各种型号的汽车。

当然,兵部送来的订单可是需要给真金白银的,武器开发商也乐于对这种消费者提供服务。至少比起和皇帝陛下那边的服务来,他们可以从与兵部之间的交易里直接获得生产利润。

而辽东战场上大明帝国新式武器耀武扬威,改变了战争进程的事情,也随着锡兰国的有意宣传,变成了天下皆知的重大新闻。军方这边已经接到了不止一个国家针对坦克的考察参观申请,甚至有的国家直接开出了价码,找大明帝国的武器军火销售商,采购这种可以改变战争面貌的新式武器。

虽然这些强国也立即着手开发自己的“坦克”,不过本着少走弯路还有借鉴参考,甚至仿制偷师等目的,列强们都有心要购买一定数量的坦克。

德**方要求直接采购100辆,并且请求大明帝国帮助其建立一个坦克的生产工厂——当然这一切都是有偿的,德国将为此付出大约5亿5千万大明帝国金币的代价。平均一辆坦克超过300万帝国金币采购价,大约是蚩尤公司生产成本的十倍。

英国方面也请求购买设计图纸还有生产工艺,开出的价码是2亿大明帝国金币或者价值4亿英镑的货物置换。莫斯科公国更加急功近利一些,直接要求采购700辆坦克,一辆250万……

美国人也没有闲着,他们和英国之间永远都存在着竞争的关系,为了可以搞到这种先进的武器设备,美国人开出了一辆坦克220万大明帝国金币的价格,并且愿意最低采购500辆。

仅仅是目前大明帝国收到的各国订单,1号坦克的生产数量就已经要超过4000辆了。就连非洲都有武器需求,不过只有非洲中部的一个国家采购了5辆。(未完待续。)

127前线宁静

在康平和法库两个县城之间,有一条不大的辽河分支,这里已经被大明帝国控制,沿着河岸布置了不少营寨,供新军士兵驻扎使用。

布置士兵驻扎的营寨有很多讲究,比如说要规划好供士兵处理生活垃圾还有排泄粪便用的垃圾区和厕所,因为大量人员混杂在一起,一个不小心就会引起大面积的痢疾或者其他传染病,那可是比战斗减员更加可怕的“军队杀手”。

很难想象军队内使用的厕所有多么高端大气上档次,不过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所有的士兵却依旧可以享受到坐便这种前卫新潮到让人哭笑不得的设备——两端固定起来的两根木头,一根卡在膝盖后面的后弯处,一根正好可以当靠背,就可以做成一排简易的坐便,如果人流拥挤的时候,甚至可以挤一挤坐下一个班的士兵……

排泄物沿着夯实的引流坑道一直延伸到更远一些的化粪池内,一直到废弃之后才会有士兵带着口罩去填入泥土。宽敞的营地四周经常有组织训练的士兵成群结队的跑过,喊着响亮的口号看着营地边上厕所的可怜虫洁白光滑的屁股。

靠在河边的营地里,汽油机还有柴油机设备发出连续的轰鸣声。有些设备是为营区里的无线电设备还有电报以及指挥部军官宿舍等区域提供电源的,有些则是为其他一些区域服务的。

比如说巨大的为新兵提供洗澡服务的澡堂区域,里面的抽水机就是依靠这些供电设备服务的。这些柴油机和汽油机都安装在卡车上,是后勤部队装备的新玩具,车辆上面用汉字工工整整的写着供电两个字,每一辆卡车上都携带两台或者更多台这样的发电设备。

电源为抽水机提供电力,于是那些原始的依靠人力或者水里翻搅带动的复杂供水机构,被大大的简化省略掉了。士兵们拥有了足够的取水设备,洗澡还有饮用都更加方便快捷了。

在河水里洗澡是被严厉禁止的,毕竟上下游都有部队在使用河水,如果大家都到河水里搓泥巴,估计也没有人再会想去喝抽水机抽上来的水了——洗澡使用过的水会引流到较远的地方,会不会再渗透回地下水里,那就只有老天爷才知道了。

“呼!舒服!”从前线轮换下来的范铭,此时此刻正站在一根水管之下,享受着新式设备为他带来的淋浴体验。虽然只是一根淌水的水管,而不是莲蓬头,可是范铭依旧还是对现在的状况万分满意。至少水是温的,这在作战前线已经是无法想象的优质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