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们的世界大战观后感200字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1部分(第1页)

坦克车车体前端的厚重挡泥板撞在了愣在原地的他的胸口之上,十吨重的车体前进的力量如同一记重拳,直接把他撞到在地上。他想要翻滚却因为身上的重甲慢了半拍,自己的脚就这么被坦克履带碾进了泥土里。

“啊!”巨大的疼痛让这名高大强壮的满族最悍勇的“巴图鲁”,也不由自主的发出了惨叫声。可惜他的部下亲信们全部都倒在了进攻的道路上,最后几个人也被机枪打成了蜂窝煤倒在了远处,所以即便他惨叫的声音那样的痛苦,却没有人过来拉他一把。

坦克的履带先是吞噬了他的一条腿,紧接着又碾到了他的腰间,这位被叶赫郝连亲封的满洲巴图鲁,眼角因为疼痛都眦裂开来,手指抠进泥土,指甲都因为用力过猛崩断了。幸亏这个痛苦的过程并不太过漫长,当他脸色通红想要喊出第二声惨叫的时候,已经只能口吐鲜血,无法用自己被压扁的肺部呼吸了。

坦克的履带很快就从他的头顶碾过,压碎了那个光滑的脑袋。对于坦克里面的成员来说他们根本无法分辨车辆的震动还有倾斜是压到了什么东西,因为他们几乎每一次战斗都要碾压尸体和沙袋等各种各样的不明物体。

原本设计的第一批1号坦克在减震系统上就存在各种小问题,最大的毛病就在于过滤震动的能力非常有限,所以经过了长久的摧残之后,驾驶1号坦克的士兵们都已经习惯了那种颠簸的感觉,根本不在意自己碾过的地方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原本跟在辫子军后面的金国士兵,在短暂的十几分钟之后,就再一次的暴露在了禁卫军坦克以及大量明军步兵的攻击之下。他们可没有甲胄在身,也没有真正满族人那种死战到底的勇气,于是原本就只依靠辫子军支撑起来的士气,一瞬间又跌回到谷底去了。

可怜的年轻金国士兵刚才跟在辫子军身后,杀明军杀的那叫一个不亦乐乎,现在被叛军倚为屏障的辫子军崩溃了,他也就再一次需要自己去面对大明帝国的坦克还有如同海洋一般的步兵了。

大明帝国的冲锋枪手再一次发威,他们在战壕和附近的阵地上,弹坑内都迸发出了超强的攻击力,叛军士兵一个接着一个的倒下,大部分士兵都在溃败,少量顽抗的只一瞬间就被明军消灭干净。

这名年轻的士兵再一次拉动枪栓的时候,他身边的战友被明军打过来的流弹掀翻在了地上。他一边装填子弹一边看那个倒霉的家伙,结果眼角的余光只看见了满地肠穿肚烂的尸体。

脚下的阵地因为鲜血还有碎肉太多,已经变得泥泞不堪。这名金国的士兵下意识的向后退了半步,却被身后死人堆里突出来的半条胳膊给绊了一个踉跄。他好不容易站稳脚跟,身后一个巨大的黑影就仿佛乌云一样笼罩了过来。

他回头想要看上一眼,就看见两条不断翻搅滚动着的履带,还有钢板拼接而成的厚重底盘,仿佛泰山压顶向他碾压了过来。这名年轻的金国士兵顿时吓得魂不附体,赶紧抱着头顶的钢盔,卧倒在了一片尸体当中。

那辆坦克的履带在他的头顶上向前延伸了接近一米五的距离之后,搭上了战壕另一侧的坑壁。然后那些因为重力垂下的履带距离这名险些被碾死的金国年轻士兵的头顶只有几厘米远,继续翻滚着向前,一直到越过这条战壕带着上面的坦克车体扬长而去。

大难不死的这名金国年轻士兵从身边拎起了自己的步枪,好不容易上好了子弹,他发现自己侧面不远的地方,十几个明军正在对着远方开火,似乎没有发现这边还有一个漏网之鱼。

于是他下意识的想要端起武器开火,却发现自己的手因为颤抖根本没有办法瞄准。非常自然的放弃了攻击敌人的打算,现在这个青年在近距离见识过了坦克带来的压迫感之后,心中唯一剩下的想法,就是投降或者逃跑。

金**队内部发过无数小的宣传册子,用历史上明朝对外扩张的事实渲染明军的残暴。年轻的士兵不止一次听自己的长官提起过明军会虐待俘虏,以杀金国俘虏取乐,他们将俘虏投下矿井,一直挖掘到死都不见天日……

想到了这些让他恐惧的投降后的待遇,他决定还是先尝试一下逃走。于是他悄悄的转过身,希望可以寻找到一条供他逃走的路线。他看见刚才碾过他头顶的那辆坦克的尾部,就在不远的地方冒着轻轻的黑烟,他看见另外一辆坦克的后面,跟着十几个小心翼翼的明军士兵,他们躲避着对面扫射过来的曳光弹,尽量跟在坦克后面为自己寻找掩护。

显然跃出战壕逃跑并不太安全,即便不被明军士兵发现打死,也会被对面已经绝望到不分敌我的友军开火干掉。年轻的金国士兵决定还是沿着战壕向另一端逃跑,试一试自己的运气。

想到了这里,他拎着自己的武器,调整了一下姿势,迈开步子刚跑出去一步,就被身后飞过来的子弹打中了后心。他不情愿的转身,看见一名明军士兵端着步枪单膝跪在战壕内,正在拉动枪栓装填一发新的子弹。

“呯!”他看见对面的枪口又闪耀出了弱小的火光,然后他感觉到自己的胸口挨了一拳,在仰面躺倒的过程中,他听见了枪声,然后袭来的就是永恒的黑暗。(未完待续。)

135皇帝陛下都万岁

当禁卫军的士兵和日本陆军抽调来的精英交战起来的时候,双方明显都呆滞了一下。甚至连双方各自的指挥官们,都在脑海中诞生了一个奇怪的念头:对方是在哪里遇见过的部队!

要不是确信禁卫军第一次在战斗中撞上了精锐的日本陆军部队,禁卫军的前线指挥官们,都要以为自己在和自己战斗了:双方的战斗意志是如此接近,死战不退的风格也是如出一辙。要不是对方穿着不一样的军服,简直就是在互相照镜子一样。

唯独不太一样的是,禁卫军的武器装备,似乎要比对面的日本精锐要好上不少——他们拥有更合身更好用的战术背带,有冲锋枪这种战壕屠杀武器。于是在禁卫军加入到战斗之后,日军反攻的部队也明显感觉到了自己面对的压力。

同样是血肉之躯,同样是近乎鲁莽的战斗方式,同样是不要命的打法,同样是对自己祖国对自己皇帝的无比忠诚。在阵地上到处都有呼喊着“皇帝陛下万岁”的声音,而对面喊着的却是“天皇陛下万岁”,双方在战壕等工事掩体内反复争夺,将脚下的大地染成一片血红色。

“上刺刀!把这些该死的明国人赶出战壕去!”日本人的阵地上,指挥官抽出了他腰间挎着的指挥刀,这种细长的武士刀是日本武士的传统,不过随着时间的流失,现在只有军官才会佩戴这种象征意义大于实战意义的武器了。

随着长刀出鞘,日军士兵开始给他们更加修长一些的步枪安装更长一些的刺刀——日本人在体型上不如明朝地区,和辽东等地的壮汉更是差距明显,于是为了弥补他们在肉搏战中的体型劣势,他们改良了步枪,加长了步枪的长度和刺刀的长度……

于是这就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中**队已经开始嫌弃修长的武器,开始想办法将手里的步枪缩短的时候,日本人却拿着全世界最长的步枪,梦想着依靠武器长度来在肉搏战中打垮对手。

当然现在谁也无法判断未来的正确发展方向,只能依靠实验和改进去不断的尝试和探索。经验是不断积累出来的,而积累经验教训的过程,需要时间还有无数生命作为祭奠的牺牲!

“天皇陛下!万岁!”随着一声高喊,战壕内的日本士兵跃出了战壕,开始向着对手明军发起了冲锋,他们端着自己的武器,不顾呼啸着从耳边飞过的子弹,向着不远处明军控制的阵地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