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们的世界大战观后感200字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0部分(第1页)

望——他要夺回奉天,甚至砸碎整个辽东金国防御体系,彻底解决辽东问题!

王珏的左脚刚刚迈出工厂大门的时候,他的右手在挥动中下意识的捏紧了拳头。他已经做好了决定,剩下的事情就非常简单了,他要开始拟定并且执行一个计划,来为整个金国叛军挖下一个大坑,一个足以决定整个辽东战场胜负局势的大坑!

“我今天就回辽东去,这里的一切,我就交给你了。”王珏在登上自己汽车之前,转身对跟在他身后的陈昭明说道:“我希望你能够帮我,把1014还有蚩尤这些生产坦克的工厂都照顾好!谢谢了!”

“是!保证完成任务!”将自己的右手握紧拳头,陈昭明对着登上汽车的王珏立正敬礼道。

目送王珏的汽车离开1014厂,陈昭明才转身向自己的临时办公室走去,一名工厂内的负责人拿着一摞文件向陈昭明跑来,他的身后跟着两名负责安排铁路运输的工厂干事。三个人似乎有什么问题要请教,一见到陈昭明,就气喘吁吁的希望可以找个地方单独聊上几分钟。

“陈副主任,这名是负责将浮力箱想办法运往前线的干事,他发现这些浮力箱在运输到前线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麻烦,希望可以请您想想办法,解决其中的一部分问题。”那名负责人指了指身边的那个大约有50岁的干事,开口对陈昭明说道。

“长官!”那名干事看上去已经略显苍老,不过一看就是在铁路运输工作上干了许多年的老手,对陈昭明说话的时候很是小心翼翼,不过他提出的问题却让陈昭明有些为难。

对方看着陈昭明,一字一句的直接提出了一个很是要命的问题,那就是这些浮力箱原本都只是想办法在海上运输的,所以设计的尺寸让人有些绝望:“箱体要比铁路运输的板车宽出了25厘米,这样固定还有经过隧道桥梁的时候,都会遇到麻烦。”

听到体积的问题,陈昭明就知道自己还是将问题想得过于简单了:要直接拿这些浮力箱过来用,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了,如果想要用铁路运输这些浮力箱还有对应的舟船以及铺设浮桥用的钢板,显然要把这些东西改装成适合内陆的尺寸。

舟船还有铁板的尺寸幸运的没有超标,毕竟这些东西都是参照着陆军原有的武器装备设计建造出来的,沿用过去的尺寸也就歪打正着的继承了原来装备便于铁路运输的优良传统。不过显然浮力箱是海军装备,可没有为陆军运输着想过。

“所幸的是,这些铁箱子的长度是合乎标准的,高度也和列车的车厢差不多……只有宽度确实超过运输标准,如果能切掉一部分,那就可以用火车来运输了。”那名老干事似乎没有看到陈昭明难看的脸色,直接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陈昭明也在心中不停的盘算,如果想办法把这些浮力箱全部切掉一部分,再重新焊接一个盖子,能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另一个让他恼火的问题是,这样的大规模改装,如果只是为了运输方便,究竟值得不值得?

“长官!”这个时候另外一个负责运输的干事开口了,他说的是自己的问题,和这个浮力箱的运输还有改造似乎也有一定的关系:“这些运输的铁箱子体积太大了,如果用平板拖车来运输这些箱子的话,火车的载重运力十分之一都没有发挥出来,浪费了太多的运力。”

陈昭明快要被一个接着一个的问题折磨疯了,他在给王珏出用浮力箱的这个主意之前,是真的没有料到运输这些铁箱子,也会出现这么多要命的问题来。

不过很快,这两个干事就给陈昭明出了一个听上去美妙异常的注意:“我们是这么想的,反正也要切开这些箱子,缩短宽度……不如切开一面,然后先不焊接封死这些箱子,而是把里面堆满粮食或者其他物资……跟着运一批焊工到前线去,直接把这些箱子再焊接起来,就行了。”

陈昭明一愣,然后恍然大悟觉得这个计划简直太好了:切掉了一面密封的浮力箱,里面完全可以装满东西再运往前线去。这样既解决了运输重量浪费的问题,又解决了车体宽度超标的问题。

他立刻高兴起来,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最后说道:“不!我们这种浮力箱的正上方有一个备用抽水孔,我们把那个孔改成带盖子的门,就可以把焊接工艺留在后方完成了!这样一来就都解决了!都解决了!”

说到这里,陈昭明对这两名干事下命令道:“快!快去安排!改一个浮力箱,实验一下封闭性能,如果可行,立刻开始改装!改装!快去!”

两名干事一看自己的提议获得了陈昭明的肯定,笑的合不拢嘴了,赶紧点头应承下来,然后就转身和那个负责人一起去安排工作了。为了这件事,他们两个得到了一笔丰厚的奖金,新军上上下下对于这种创新的态度,是非常肯定和持鼓励态度的。

于是前线的战斗还没有爆发起来,大明帝国为了确保一次战役的胜利,就已经开始让自己的工业系统运转了起来。首先就是天津地区开始加班加点的改装浮力箱,然后就是1014厂以及蚩尤公司同样热火朝天的生产1号坦克等装备。

最后的一点,是已经渐渐显露头角的年轻人王珏,已经坐上了前往辽东的火车。(未完待续。)

159你说服了我

在同一个时间轴上,张世扬站在自己的师傅还有一大群老工程师中间,正在分析两种截然不同的设计图纸。两种都是2号坦克的竞争设计,至少在纸面上来看,这两种设计之间的风格,有着天差地别的不同。

一部分老的设计专家们,在设计2号坦克的时候,觉得应该借鉴和利用1号坦克的成功经验,他们主张参考1号坦克,并且根据军方的各种需求,设计建造一种复合各种需求的新型坦克。

本着这个设计理念,他们提出了一个扩大1号坦克的保守设计方案:将1号坦克的车体加宽10厘米,然后车体延长41厘米,增加一个负重轮和一个履带托带轮,增加其内部空间和自重。

这个方案虽然相对保守,但是却胜在稳定可靠,1号坦克在战场上已经服役了小半年的时间了,暴露出来的问题大部分都已经一目了然,改进之后这些技术都已经相对成熟,拿来用当然具有优势。另一方面,这种设计满足了军方加装50毫米口径高速坦克炮的要求,可以作为下一代坦克的备选方案。

张世扬手里拿着的,是一些年轻人在几个比较激进的老设计工程师的指导下,完成的2号坦克新式车体的设计方案。这套方案比起前一个1号坦克车体扩大版本来,显得要激进的多。

相对于第一个方案来,这个车体几乎就是重新设计的,所以很多地方其实并不太完善,毕竟它从开始绘制一直到现在,也才经历了十几天的时间罢了。当然,这个方案虽然距离直接生产还有相当长的距离要走,可是因为拥有前一个方案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所以得到了一部分专家和军方代表们的支持。

第二种方案在结构上采用了简化设计,并且使用了改进型的车体外弹簧平衡减震装置,这种减震比1号坦克采用的减震要更加专业更加完善,可靠性还有减震效率也相对更高一些。

配合着这套减震系统,这第二种设计方案采用了一个更大的车体,这也增加了车体内装载油料和弹药的空间。经过简单的对比假设,张世扬认为他设计的车体理论上可以安装75毫米炮,改进空间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