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们的世界大战观后感200字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7部分(第1页)

日理万机……”

“哈!你也知道陛下他日理万机,哪来的时间写这么多废话给我?”王珏贴在内侍长的耳边,悄声的问道:“这狗屁圣旨一看就是内阁拟定的,半句真正有用的话都没有,你被陛下安排,这么大老远的跑来宣读圣旨,难道是因为得罪了陛下,来刻意受苦的?这大庭广众之下,我也塞不得金币给你,有什么话快说,不然我回去了啊。”

内侍长跟在朱牧还有王珏身边好歹也混了数年,自然知道眼前的这个二十岁的年轻人,就和紫禁城里皇极殿内龙椅上坐着的那位一样,都是聪明绝顶根本骗不过的厉害人物,赶紧低头轻声回答道:“陛下只说了一句话……回去,辽东有朕。”

王珏听到这话之后一愣,他在这里和内侍长东拉西扯,在好几百号人面前耗了这么久,一方面是因为确实需要这么一个接圣旨的仪式和过程,以保全皇家帝国的体面;另一方面就是因为王珏真的舍不得,他是真舍不得辽东未完的乱局,舍不得辽北这群可用的汉子。

而那个远在紫禁城内,甚至最近两个月来连皇宫大内都没有出过的皇帝朱牧,竟然就这么猜到了王珏正在念念不忘的事情,还提前了许多天,给内侍长带来了这么一句让王珏略感意外的话来。那位坐在龙椅上的新皇帝陛下究竟有多么睿智和聪慧,由此就可见一斑了。

王珏短暂的停顿之后,放声大笑起来,他这么一笑让所有人都莫名其妙,而站在他身后的那锦衣卫的壮汉却是心知肚明,这笑声分明是辽东那边让他牵挂的心事,已经可以放下了。大汉嘴角扬起,为王珏高兴,也为自己的祖国终于逢凶化吉而振奋。

“这才是我认识的陛下啊。”王珏笑过之后,低声自言自语了这么一句之后,看向了那遥远的京师方向——紫禁城虽然坚固深厚,却果然锁不住那条真龙遨游九天啊!

----------

补更第一章,谢谢各位读者大人的月票和打赏,感谢你们不离不弃的支持和厚爱!(未完待续。)

218好事坏事一起来

范铭终究还是换了一身军装站在了禁卫军指挥部的大门前。他仔细看了看自己抱着的刚刚洗出来的被褥,突然有了一种极不真实的感觉,然后他回想了一下自己在过去几天内的各种各样的奇妙经历,即便已经回想了几次,依旧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总之经过一番禁卫军高级系统和新军人事管理体系的争夺之后,因为司令官王珏不在,最终他才成了禁卫军之中的一员。而听说为了他这个坦克教官的调动,禁卫军甚至惊动了司令官吴彦。

可是如果说真的打动范铭的,还是那份禁卫军装甲部队教官的头衔,还有每月按时发放的足额的锦衣卫特殊补贴。没有人和钱过不去,当同样为国战斗的时候,还能拿到更多的津贴薪水,无论如何都可以说是一件让人兴奋的好事情。

唯一让范铭苦恼的是,这里部队敬礼的次数有些过于频繁了,而且喊出来的也不是新军内他熟悉的那句“大明帝国万岁”,是更具有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皇帝陛下万岁”。他已经不止一次喊错了口号,闹出了不少笑话来。

所幸的是,在装甲部队内部,他由于是教官而且是战斗英雄的原因,所以主动敬礼的机会其实并不多,很多情况下,比他军衔高的长官,也会因为爱护而立刻免除掉他敬礼的程序。

从前的时候,从外部去看禁卫军,或者说去看禁卫军的前身锦衣卫,都带着神神秘秘的那种烟雾缭绕的色彩。这支叫锦衣卫的部队太过张扬也伴随着大明帝国的兴衰发展一路延续,让很多人又爱又恨又害怕又渴望了解。

可是当范铭这个从前也对锦衣卫充满了好奇的人,进入到从锦衣卫改编来的禁卫军内部的时候,就发现这支部队其实只是一支再普通不过的军队罢了。这里到处都是充满热血的年轻人,他们每天也会开玩笑也会打闹嘻嘻,和外界传闻的那种凶狠和暴戾根本没有一点点的联系。

这里的训练场上,也有严格的教官拎着皮鞭督促着不断绕着操场奔跑的补充兵赶紧跟上自己的队伍。全副武装的士兵们会高喊着口号翻越各种障碍,然后在教官的号令枪响起之后立刻卧倒匍匐前进。他们按照新军的队列操演手册来机械的训练士兵,一丝不苟的要求士兵们尽可能的做到上面的一切要求。

因为在不久之前,这支部队上上下下都还不会打仗,甚至连二流的军队战斗力都赶不上。所以这支如同白纸一样随意赋予其内容的部队,也成了整个辽东军队之中,进步最大的部队。

他们近乎死板的执行战术手册上的各种要求,是因为除了这些要求之外,他们自己也不会也不懂战场上的事情。所以他们只能笨拙的用他人的经验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幸运的是他们学的很快,快到让人乍舌的地步。

“皇帝陛下万岁!”看见了范铭的军衔,从他身边路过的禁卫军士兵们赶紧停下脚步,立正站好右手握拳按在了自己的胸前。他们昂首挺胸,穿着禁卫军独有的军装,看上去很整洁也很帅气,这些士兵一看就是刚刚到达前线的补充兵们,他们还没有经历过战场的残酷,所以眼神里依旧还带着朝气。

他一边抱着自己洗好的被褥向晾晒衣服的地方走去,一边对着这些路边敬礼的士兵点头致意。因为战斗中表现神勇,他胸前佩戴着由新1集团军参谋长杨子桢亲自颁发的二级英雄勋章,这东西可比肩膀上的军衔值钱多了,至少它可是经历过战斗的英雄才有资格佩戴的。

看到了这枚勋章的年轻士兵们站的更加笔直了,他们知道眼前的这个男人,就是他们最崇拜的士兵榜样的巅峰了:范铭现在就好像是一名军营里的大明星一样,集合了很多新兵羡慕的要素。

因为他身上穿着禁卫军装甲部队的军官常服,这也就代表着他是一名受人尊敬的装甲部队指挥官。而现如今整个部队里都对装甲部队羡慕不已,所以任何一个装甲部队的士兵都同样让人羡慕。更何况范铭还是一名军官,这让他更受欢迎一些。

而另一个原因是,他佩戴着的勋章非常漂亮,大明帝国从来就不缺艺术方面的能工巧匠,所以大明帝国的勋章设计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数一数二的,即便是抛去它的意义价值,即便单纯论起做工和材料钱,也足以让别人羡慕万分——英雄勋章可是用真正的金子制作的,而且分量不轻。

禁卫军因为在夺取奉天的战斗中表现太过出色,也因为在随后的战斗中损失太过巨大,所以奉命撤出了前线,回到辽阳以北的一处小山村周边休整。原来整整一个装甲师的建制,现如今竟然只剩下了不足三分之二的部队。

伴随着那一场跟着一场辉煌的胜利的禁卫军第1装甲师,付出的代价要比看起来更多一些。总数有7793名禁卫军的士兵已经被确认战死沙场,这个数值差不多是整个禁卫军第1装甲师总人数的一半了。也就是说,如果不算得到的新的补充兵,这个装甲师已经有一半的人员阵亡。

如此巨大的牺牲,也让禁卫军的士兵们淡漠了自己的生死。他们曾经看过自己的战友死在自己的面前,也看过成群结队的敌人死在自己的面前——他们比当初高举着手臂喊出皇帝陛下万岁的时候更加勇敢,因为他们掌握的东西让他们更加勇敢。

现在每一名在辽东的大明帝**人的脸上,都挂着三分喜悦。因为随着战争的发展,他们已经稳稳的占据了战争的主动权,这种久违的喜悦给了他们无比巨大的动力,传统文化之中那种对忠君爱国的鼓励,还有视死如归的勇气,都让亚洲的部队比其他国家的军队多了三分固执和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