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们的世界大战观后感200字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1部分(第1页)

“增加重量也不是不行,重新设计机体就是了。如果再不行,继续弱化飞机的性能就可以了。”老设计师看了看身边坐着一直没有说话的邵天恒,开口说出了后面的研究方针:“既然大家想不出让飞机在船只长度上停下来的办法,那就暂且先从拦截钢索上找突破口!”

就是这么一句话,就定下了一个研制方向。不知道对错,反正问题总是要一个接着一个的解决,一直到最后没有了问题,那就算是成功了。

在座的所有人,都早就习惯了这种做事的办法,从他们工作之后开始计算,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就是他们存在的价值。

“诸君……我们是皇帝陛下手里最重要的一张王牌了……可能,也是最后一张王牌了!因为就在今天早上,《海军协定》已经正式生效了!”邵天恒终于从思绪中挣脱出来,开口对所有人说道:“所以,我们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写了一个通宵,终于算是给各位一个交代……不说了,龙灵去睡了……

551未来

“号外!号外!吾皇下《罪己诏》了!”一个报童在拼了命的摇晃着手里的报纸,喊出让人震惊的消息。

几个小时之前,皇帝陛下通过广播,向全国朗读了自己即位以来最耻辱的一件事情颁发《罪己诏》。

皇帝陛下颁发《罪己诏》的事情,在过去是非常多的,可是在天启皇帝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大明之后,两百年间就少有没有什么内容的《罪己诏》了。

比如之前的皇帝陛下们,或许天灾蝗虫或者黄河水患甚至是有人造反,就要发一篇《罪己诏》,昭告天下算是应付差事。

那个时代把自然灾害视为天子失德的天罚表象。自称是天子的皇帝必须检讨,祈求自己的老爹赶紧结束惩罚,还天下一个太平。

所谓的《罪己诏》,也就是这些王朝无法自救,做面子工程向大自然告饶求平安的悔过书罢了,和学生给老师写的检讨书一样,大家都知道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可随着大明帝国进入半工业半农业的封建资本社会,天灾**就归罪不到皇帝的头上了,所以下《罪己诏》就有了实质内容。

比如说之前丢了锡兰还有日本的那个皇帝,谥号差到让人想哭不说,还下了两次《罪己诏》,算得上是天启之后最窝囊的一位大明帝国皇帝了。

而丢了奉天的朱长乐,还没来得及写自己的悔过书,就一命呜呼了。结果死后谥号孝悼,让朱牧纠结了一年还多。

等到朱牧命王珏反攻,夺回了奉天,并且一口气平定了辽东的叛乱,才有了后来的改孝悼皇帝谥号的后续。

虽然后来给朱长乐将谥号修改成了道成,可孝悼这个谥号实际上已经被公布了出去,也就无法真正的修改抹去了。

现在,复土辽东千里,夺回了昔日领土朝鲜半岛的皇帝陛下,竟然为了一纸和约,下了一道《罪己诏》?开什么玩笑?

“给我来一份报纸!”一个穿着体面衣衫的男人递给了报童两枚铜子,接过了一份报纸看了起来。

他还没看完报纸上刊登的《罪己诏》的全文,就听见身边走过的一名学生,大声的评价这一次皇帝背黑锅的事情:“这些人怎么做臣子的?”

“可不是嘛!第一次听说皇帝为这种丧权辱国的事情负责的!大臣们竟然连一个为君分忧的人都没有,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啊!”另一个学子摇着头跟着评价道。

看着远去的两个人,拿着报纸的男人冷笑了一声陛下对臣子的爱护,又岂是这些还没有接触过政事的小孩子能够体会的?

还有,陛下这是在要做什么?在男子的脑海中,盘旋着这么一个想法。难道说……在这一次战争还没有完全结束之前,那个坐在紫禁城中的年轻皇帝,就已经在孕育着下一场战争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