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后途家家呈心祥的图片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部分(第1页)

来吓唬他。还别说,效果真不错,磷粉勾画的骨架在夜色中熠熠发光,看起来就是个活动的骷髅,难怪把刘地主吓得肝胆俱裂。

附近的族人听到惨叫声奔来,刘大善人已经束好发髻收拾妥当,正在用力掐刘地主人中。

身体传来剧痛,模糊听见有人在耳边喊话,刘地主一个激灵睁开眼,看到刘大善人面孔在眼前晃悠,不由泪如雨下,嚎啕大哭,“堂弟啊,我这是在哪啊,你也跟我一起下地狱了吗?”

族长愤愤地拍了刘地主一巴掌,吹胡子瞪眼,“给我看清楚,这里是祠堂!”

刘大善人解释道:“堂兄,方才你突然就昏了过去,我只好喊人先把你抬回来,幸好你没什么大事,就是腿骨好像摔断了一根。”

骨头断裂的疼痛让刘地主清醒过来,他眨眨眼,看到周围全是族人,急忙爬到族长脚下,哭爹喊娘,“族叔,我看到鬼了,是个阴森森的骷髅鬼!”

“嘶!”众人同时抽了一口凉气。

一个人见鬼可能是眼花,两个人见鬼事情就严重了。族长嘴角抽搐,眼睛微眯,“你没看错?”

“没错,那鬼还找我索命,说我害了他,说我让他去害……族叔,你救救我啊。”刘地主差点说出自己叫人掳走刘秀英的事情,好在他看到刘大善人就在身边,及时把话咽了回去。

刘大善人还惦记着地主婆挖苦闺女的事,一字不漏还给刘地主,“我和堂兄一直在一起,根本就没看到什么骷髅,为什么那鬼只找堂兄索命?莫非堂兄做了什么缺德事,被鬼缠上了?”

“我没……你才是……”刘地主想争辩,无奈底气不足,那骷髅鬼找他索命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他这会看见刘大善人就心虚,越说声音越低。

刘秀英也不放过打击刘地主的机会,天真地嚷道:“什么怪味,好臭啊,好像是堂叔身上传来的。”

众人下意识地望向刘地主,只见他的裤裆湿漉漉,不由纷纷掩住口鼻。

族长脸都气白了,难怪刚才吸气的时候觉得不对劲,当即厌恶地挪开脚,“你先回去,明天请个大师做做法场,若是刘三儿还没找到就去衙门报官。”言下之意是他不想管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了。

刘地主臊得无地自容,同时害怕恶鬼再出现,也顾不得儿子找到没找到,连声说:“回,回家,哎呦,我腿断了,你们快送我回家。”

族人面面相觑,“族长,时辰都过了,我们也散了吧。”这里都闹鬼了,谁还愿意呆下去。至于刘地主,若不是碍于族长的吩咐,还没几个人愿意管他。

“都滚!都滚!”族长气得发抖,找了一晚上的人,人没找着,祭祖一事倒耽搁了。

一场新年祭祀活动就这样虎头蛇尾的结束。

臊眉臊眼的刘地主刚回到家,就见先被送回家的地主婆牵着刘三儿欢喜地奔出来,“三儿找到了,在牛棚里睡觉。啊,你这是怎么了?”

“你这个畜生,一家人担心得要死,你居然跑回牛棚睡觉?还有你,既然人找到了,怎么不派人来通知我?”刘地主气不打一处出,若不是为了找这个混账儿子,他怎么会遇到鬼,摔断腿,还在族人面前丢尽脸面。

“去给老子找个郎中。”脸色铁青的刘地主冲管家吼完开始挽袖子。

刘三儿看到他爹瘸着腿都要过来揍他,嘴一瘪,跑了。

地主婆连忙帮自己和儿子开脱,“三儿说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来的,他先前在林子里,突然脖子一痛,像是被人打了,醒来就在牛棚。若不是他自己出现在我面前,我还不知道他在家里,我正要让人通知你,你就回来了。”

“脖子痛?被人打?”刘地主怀疑是刘大善人打昏了儿子,把人弄回牛棚。可是那个骷髅鬼是他实实在在看见又当做何解释,那一副惨白的骨头架子绝不是人能伪装的。想到这里他就汗毛竖立,伤腿愈发痛得厉害,嘴里喝骂道:“都是死人吗,请个郎中这么久。”

“老爷,你这腿咋了?”地主婆把刘地主扶到床上,忽然闻到一股骚|味,这才注意到刘地主裤裆的狼狈,结结巴巴地问道:“老爷,你这是?”

刘地主左右看看,压低声音把骷髅的模样描述一番,“我今晚真见鬼了,那鬼说他是那个乞丐,因为我们唆使他害人下了地狱,他要找我报仇……幸好我被族人救回来,否则就不是断条腿那么简单。”

地主婆一屁股坐在地上,双手死死掐住刘地主的胳膊,颤声道:“那鬼、鬼还会不会出现?这可怎么办啊?它会不会已经藏在我们家里了?”

刘地主陡然打了个寒颤,“别说了!明天赶紧找人做法场,给那死鬼烧点纸钱,再给家里添点辟邪的物什。”这是刘地主目前唯一能想到的办法。

“好端端的咋就遇见鬼了呢。”地主婆抹着眼泪,心里又惊又怕,“是刘秀英先碰到鬼的,会不会是她带来的煞气?她把煞气传给三儿又传给你。”

“我也觉得那丫头邪门的很,那双眼睛一点都不像小孩子的眼睛,”刘地主仔细回忆刘秀英的过往,愈发觉得不简单,“她说不定早就被鬼附身了,这个煞星咱们暂时还是别招惹。”

第十五章 郭兄捎来一封信

轰轰烈烈的元末农民起义活动让世人知道了白莲教和明教的存在。举着白莲教和明教旗帜的起义军数不胜数。随便拉个人过来他可能就是明教教徒,随便问句话可能都是“今天你白莲教了吗?”

早期的白莲教出自摩尼教,崇奉阿弥陀佛,提倡念佛持戒,规定信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它号召信徒敬奉祖先,是一种半僧半俗的秘密团体。它的教义简单,经卷比较通俗易懂,为下层人民所接受。它作为民间宗教具有两种性格,即叛逆与安善兼而有之、交替表现的性格,因而它也就发挥了两种社会功能。

在平静的岁月里,白莲教“潜伏”在百姓中,作为佛、道正统宗教的补充,在下层社会发挥佛、道二教所起不到的作用。每当天灾**接踵而至或者社会动|乱之际,白莲教就“浮出水面”与佛、道相悖,与政|府抗争,它往往成为农民暴动或农民起义的战斗旗帜。

也不知道当初创造白莲教的首领是本来就想让劳动群众站起来实现英特纳雄耐尔,还是被人利用做了组织人民反抗压迫的工具。总之白莲教在百姓眼中即使再冠冕堂皇,可是在封建统治者眼中历来被冠以“邪教”称谓,朝廷眼中的白莲教信徒都是不听话的叛贼。

白莲教经文中有反对黑暗,追求光明,光明最终必将战胜黑暗的教义,由此衍生出明教。

既然明教和白莲教同宗同源,教义当然大致相似,它们的作用也异曲同工,都被用于作为农民起义时笼络人心的根据。

就像一家电器公司生产的电视机和冰箱,如果说它们相同却又各有区别,如果说它们不同却又同属一家公司的电器产品,当这家公司要发展、要扩大,旗下的电器产品就得都卖出去。所以在元末农民起义的时候白莲教已经和明教融合一体,农民军中明教徒有之,白莲教徒也有之。教徒们不分彼此,致力于推广教义。除非是那些入了教、牢记教义教规的信徒才能明确分辨出彼此的细微区别,旁人只能两眼一抹黑。

在白莲教和明教组织的农民起义军中,头脑灵活的领导者已经意识到光说不练假把式,不光要宣传教义,还得让信徒们见识见识“大神通”,才能使他们彻底信服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