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后途家家呈心祥的图片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0部分(第1页)

郭子兴满面春风,差点手舞足蹈,“哈哈,今日来了一个和尚,竟说俺是耀星降世,还说俺有群星相护很快就能替代紫微星。”

“啊!”大张氏惊诧地捂住嘴,紫微星可是“帝星”啊,如果紫微星能被老爷这颗耀星替代,那是什么意思不言而喻。

几个子女又惊又喜,“爹,你要当上皇帝,我们不就是皇子公主了?”

马秀英却微皱眉头,这说法听起来好熟悉。当初两个神棍跑到她家忽悠老爹就说她是什么贪狼星神转世,如今又来个和尚忽悠义父说是什么耀星降世,这些和尚道士就没点创意吗,翻来覆去都是那一套。

马秀英想起那两个忽悠老爹的神棍就暗暗恼火,既然找不到他们就先拿这个和尚出出气,于是打定主意要寻个机会见识见识这个哄骗义父的臭和尚!

第九十九章 兄弟重逢把酒欢

端着酒杯的朱重八突然打了个寒颤,四下张望,奇怪道:“这屋子门窗都关着,怎么还有冷风进来?”

汤和醉眼朦胧地笑道:“你喝多了,哪有冷风?”

朱重八嘿嘿笑笑,“不会是有小娘子想俺了吧?”

“大哥,你还真是……”汤和啼笑皆非地摇摇头,拎起一坛酒塞进朱重八怀里,自己也抱了一坛,挤眉弄眼地说道:“难得大元帅准许今日饮酒,可不能浪费了。大哥如今尚无住处,且和小弟挤一挤。”

“甚好,甚好。”

两人勾肩搭背,摇摇摆摆回到汤和的房间,一进屋就恢复清明,相视一笑。以前几兄弟在钟离都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这点小酒还喝不醉他们。

汤和半是喜悦半是羡慕地说道:“恭喜大哥,刚到军中就升迁总旗,这速度小弟望尘莫及啊。”

郭子兴军队官兵配置为一个千户所下辖十个百户所,兵员1120人;千户所设正千户一人,正五品副千户二人,从五品所镇抚(镇抚是专管军纪的官员,百户缺员时可代百户行使职权)二人,从六品吏目一人。一个百户所下辖两个总旗,兵员112人;百户所设正六品百户一人,从六品试百户一人。总旗下辖五个小旗,兵员56人;小旗管辖10名士兵。

汤和跟了郭子兴数年才混到个百户的职位,朱元璋一来就成为总旗,如何不让汤和羡慕。他只恨自己没有朱重八那般会拍马屁,白白浪费了数年的光阴。

“你手下一百多号人,俺才几十人,跟你比差远了,以后还得靠老弟提携。”朱重八嘴上说着谦虚话,脸上的得色却怎么也掩不住。

汤和哂道:“什么提携?大哥羞煞我了,我还指望大哥来了助我一臂之力……”

“怎么?有人欺负你?”朱重八瞪大眼,凶气外露。

明人不说暗话,兄弟俩也没啥好遮掩的。汤和点头道:“实不相瞒,自打孙德崖他们自立为帅后大元帅就放出风声要重新选拔千户,小弟和其他几个百户都在竞争。若是大家公平竞争小弟啥也不说,可有几人私下撂绊子、出阴招,其中就有赵百户。这人以前跟着芝麻李,后来芝麻李阵亡他就带人投靠大元帅。他只比大哥早来几个月,大元帅念他带人来投所以奖励他做百户,但想往上升迁的资格就不够了。这人偏偏没有自知之明,非要上蹿下跳。”

朱重八一拳砸在床铺上,怒道:“俺就说报了你的名字,那厮还把俺当奸细抓起来,原来症结在这儿。”

汤和惭愧道:“都是小弟连累了大哥。”

“说的啥话,没你哥哥还在皇觉寺当和尚呢,哪有总旗一说。以后不管俺们几人混得如何,都不能忘记其他兄弟。”朱重八很有大哥气场,挥手打断汤和的告罪,信誓旦旦言道:“暂且让那厮得意几天,等俺在军中站稳脚跟了,总要寻个机会痛痛快快收拾他一顿。”

“兄弟一心,其利断金。”汤和知道朱重八诡计多端,定有法子整治赵均用,放下心事的他轻松不少,敬了朱重八一口酒,笑道:“说起来你我二人能重聚还多亏了马姑娘,要不是她给大元帅建议招贤,我还没法叫你来呢。”

“哪个马姑娘?你的相好?”从汤和嘴里听到一个姑娘的姓氏,朱重八顿时来了兴趣,做眉做眼的模样看着格外猥琐。

“咳、咳、别乱说,这马姑娘是大元帅的义女,是个很聪明的女子,可惜她命不好……”汤和呛了一身的酒水,也不擦拭,抱着坛子往床上一躺,叹气道:“她父亲是宿县有名的刘大善人,曾跟大元帅是拜把子兄弟,当年追随大元帅不幸了性命,可怜这个女孩从此成了孤儿,若不是大元帅收留,恐怕早不在人世,只是郭夫人对她并不好……算了,不提这些了,喝酒!你我今日重逢,必须不醉不归。”

朱重八脸皮抽了抽,有些心虚。刘大善人的闺女?莫不是他和周鼻子当年忽悠的那个未来会当皇后的小婴儿?说起来他还救过这个女孩得了刘大善人不少好处。原以为刘大善人出事,这女子也逃不了被杀,想不到居然还活着,这次又是因为她的建议才跟汤和重遇。不过一想到刘大善人早就不在了,这女孩当时才出生什么都不知道,朱重八那点心虚就荡然无存。

此时郭子兴还沉浸在“耀星降世”的喜悦中,岂料一个坏消息传来,军营里又有人打架斗殴,甚至还死了一人重伤一人。

这种现象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自打元军围困濠州,红巾军不敢和元军正面交锋,只得紧锁城门。时间一长,这支由农民、闲汉、泼皮建立的军队的低素质就逐渐暴露出来。队伍的集体意识薄弱,加上受敌强己弱的影响,将士们士气低迷、心浮气躁,常常为了些鸡毛蒜皮的矛盾就出口谩骂乃至大打出手,由此衍生出许多恶***事件。

郭子兴曾经狠狠处罚了好几个带头闹事的将士,成效却不大。他也不敢把闹事的人统统杀掉,担心杀得太狠会激起其他将士的抵触,把手下都逼到孙德崖那几个元帅的队伍去。

郭子兴召集将领出谋划策,可这些人都是贫民出身,哪里受过正规的军事化管理教育。性子急躁的只会建议以暴制暴,把不服管理捣乱的人都杀掉;性子温吞的就拼命劝郭子兴安抚为主,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上述种种手段都是郭子兴使用过的,他听到部下提的全是毫无意义的建议,气闷不已,感慨人家刘邦都有萧何辅助,他却连个狗头军师都没有,这要等到何时才能成皇成王啊。

正在郭子兴焦头烂额之际,马秀英找到郭子兴,说道:“现在义父的部下是一支军队,不能再像以前在农庄那般散漫,应该真正做到军令如山倒,军中无戏言。只有培养一支完全服从命令的军队,将来作战才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义父可有按我的建议执行军纪。”

郭子兴叹气,“俺何尝不知军纪的重要性,可你瞧瞧,这些将士三教九流什么样的人都有,实在是不好管理啊。俺也把你写的那个如何培养正规军的建议拿给将领看,他们都说此建议甚好,就是说来容易,做起来难,要完全教化这群农民估计还需很长时日。”

“军纪是一定要严格执行的,姑息敷衍只会让军队更乱,如不坚决杜绝这种行为,将来愈发后患无穷。”听完郭子兴轻描淡写的解释,马秀英忍不住皱眉,一个连自己手下都不能约束的将军,实在是算不上称职。不过她也能理解郭子兴的无奈,郭子兴自己就是个大老粗,他手下将领也多是没什么文化的农民,指望这些农民突然改头换面,乌枪换鸟炮,的确有些难度。

“你可有什么好的建议?”郭子兴知道马秀英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既然来求见,肯定是又有了主意,不管好不好,总要听上一听。

马秀英早有准备,微微笑道:“有赏就有罚,您对立下功劳的人嘉奖,也不能不处罚犯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