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穿越之我不是来种田的 百安柚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部分(第1页)

许凌薇作为许寒山的妹妹,这会是非常后悔带着这个魔星出来的,要不是看在爹一个劲地跟她谈好处,她才不带他来呢!但是现在人都带来了,丢自己这个妹妹的脸也没有办法,最怕的是他把许家的脸都丢了,那回家就完蛋了……

“咳咳……大哥,我们的贺礼呢?”许凌薇只好打断她大哥的话,准备岔开话题,顺便给他找点事儿做。

“哦!我去拿,妹妹你不要动手!我是男子汉,这些劳力活我来!”

许凌薇真的想把脸抹下来,藏到口袋里去,她哥这话怎么说都怎么像是在家受了虐待一样,他明明在家连衣服都要丫鬟帮忙穿的好吧!什么男子汉劳力活他来?上次叫他帮忙拿个印米的斗箕他都说手酸……许凌薇对这个爱献宝的大哥实在是无语了。

“带什么贺礼嘛!你人来了我就很高兴了。”汤玉也拉着许凌薇的手笑着说道。

她不是个忘恩的人,她知道当初买的那些米要不是许凌薇的照顾,不会买得到那么实惠,而且后来每次去买米,许凌薇都会另外给她加些添头。一个无缘无故的陌生人,就因为遇到了一次,然后就对她这么好,汤玉实在想不出原因。但是对方的态度一直都很真诚,没有一丝的做作,这让汤玉心里更是佩服这个原本要比自己小一轮的姑娘!这也难怪许氏米行能做大,这善心也许就是原因吧!

“不说那些客气的!我们都进去,我都饿了!”许凌薇也不客气了,拉着汤玉的手就进了院子。

见许凌薇进院子,许寒山更是不会落下,把刚从车上拿出来的礼品,往兰珍手上一放,很是自觉地跟着自家妹子进了院子。

汤玉刚招呼了许凌薇和她大哥坐下,门口又有人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阿寻刚刚晚上10点下班,因为下雨,10点55才到家。洗澡,接着码字。然后现在才发上来!

我是不是很勤奋!明天还会有更新的,O(∩_∩)O~亲爱的们,晚安!

☆、33。关于饭菜那点事

因为许凌薇家的马车刚刚被车夫停到院子外面的空地上,道路还算宽敞,接着来的人也是赶的马车过来的。

“请问这是汤珂家吗?”院门外又有人询问道。

汤玉听到声音连忙疾步过去,却发现门口来的人她也不认识。

“这里是汤珂家,我就是汤珂,但是你们是哪个?我不认识你们啊!”小珂听到别人提他的名字,连忙好奇地问道。

“呵呵,汤公子您好!我是明谷县县城里席家的大管事,特奉我们老爷之命,过来恭贺汤公子及家人新居乔建之喜!”那位大管事说着还向小珂行了鞠躬之礼。

小珂第一次被人这样对待,就像是对待大人一样,这让他有些惶恐,只好抬头去看汤玉。汤玉知道小珂的不自在,但是更感激席家为她的设想之心——毕竟在这古代,女子是不适合抛头露面的,闺名也不能乱传出口的。

小珂见汤玉对他笑了笑,心里明白自家二姐在鼓励自己,而自己也是家里唯一的男丁,当然要撑起门面来!

于是小珂整理了一下自己的状态,打起精神来,装作大人的模样,对那位席家大管事道:“多谢贵府席老爷,大管事路途远,一定饿了吧!快进来吃顿便饭嘛!”

那位大管事原本在接了这个任务的时候还在想,这汤家到底跟老爷有什么关系。在看到所谓的汤家和家主居然只是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时,他心里更感觉到奇怪。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竟然口齿清晰地邀请他进屋吃饭,更没有像有些成年人听到他是席家人就卑躬屈膝地奉承,反而很有主人架势地接待他,这让大管事不得不佩服自家老爷的识人本事。当然,这都是因为大管事根本不知道,自家二少爷拿回家的那些震惊整个席氏的茶叶,就是来自于这里。

小珂说完后,又悄悄地望了汤玉一眼,发现汤玉正笑眯眯地对他眨了一下眼睛,心里顿时开心起来,因为他知道自己刚才说的话都对了!也不枉最近一段时间来,自己跟着二姐识字了一段时间的字,懂了不少道理和礼貌。

“大管事请进!”汤玉也笑着对那大管事说道。

大管事见主人家都这么热情,而自己又是领了自家老爷的差事来的,当然要给主人家面子,不过他却还有其他差事要办的,就不能留下来吃这顿饭了,何况这乡间也怕没有什么美食吧。

“多谢汤公子美意,不过我还有其他差事在身,不能留下来品尝暖房的宴席,实在遗憾,也实在抱歉了!”

汤玉见这管事脸上的神情不像是在做假,就也不强留对方,趁着他们搬运马车上礼品的时间,汤玉拿了自己制作的竹筒饭盒,捡了些四喜丸子和香糯莲藕片给大管事在路上垫肚子。

大管事接过竹筒饭盒的时候就觉得这东西奇特,更别说里面还冒着一股让人食指大动的肉香味,连忙跟汤玉一家人道了别,一上马车就把车前的帘子放下,拿出汤玉给准备的长竹签,就戳了一个四喜丸子来吃,吃完第一个后就再也停不下嘴,连赶车的车夫都忍不住问汤玉送什么好吃食,居然这么香。

大管事这下心里是彻底的舒坦了,原本想着大老远地跑一趟多辛苦,却没想到居然会有这么好吃的东西犒劳他,这一辈子还第一次这到这种好菜!但是自己刚才却因为其他事给推了在那里吃饭,真是太后悔了!也不知道自己下次还有没有机会再来……

汤玉不知道自己的无心之举,竟然对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能产生巨大的改变,不过这事也还在后面,现在先不说。

最后,一顿暖房饭是吃的村子里来了的人都赞不绝口,而几位来帮忙的伯娘都把功劳推在汤玉身上,说是汤玉准备的菜色,她们只是打了下手帮忙而已,这让其他来吃饭的人更加觉得汤玉是个能干的姑娘。甚至连村长都称赞说比他二弟家当厨娘的大姑娘做的都好呢!要知道村长二弟唐秋安家的大姑娘唐琴,那可是远近出了名的厨艺好,现在都在县里面的大酒楼做掌勺,对于一个女子这也是特别的一份了呢!

受了夸赞本来是好事,但是却也招人眼红,比如说那唐琴的妹子唐静,她本来也是做得一手好女红,针线络子在村里都是顶顶有名气的,从八岁那年绣出第一块牡丹手帕开始,就备受村里人的称赞,以至于也养成了她高傲的性子,平时不爱跟人说话,总是安安静静地做绣品,这让村里人都感觉她不搭理人就是跟名字合了缘,都是一个“静”字。

而安静了多年的唐静今天却忍不住了,她实在是看不惯一个八~九岁的小丫头就在人前出尽风头,尽管她当年也是才八~九岁就在村里有了名气,但那是独一份的,一个没爹没娘的小丫头能跟她相比吗?

于是在村长夸完汤玉后,唐琴终于忍不住开口了。

“这有啥子了不起的?我大姐今天是太忙了没回来,不过一点乡下上不得台面的家常饭,也敢拿来跟我大姐在的酒楼招呼大户人的菜比!真不晓得有啥子比头。哼!”

唐静声音虽然不大,但是站在她附近的人却基本都听到,当然这也包括她做村长的大伯。

汤玉本来想到做一顿正经待客的饭菜,图个高兴,但却不想这也会让人攻击。虽然心里有些郁闷,不过汤玉还是没有开口,而是在想这姑娘人也不小了,说话居然这么不过脑子,还真是难得!

果然,村长刚夸完汤玉就被自家侄女给反驳了,还说大家吃的是“上不得台面的家常饭”,这让村长脸上实在有些不好看!

“静儿,瞎说啥子呢!赶紧回家去,你不是说明天要交给凤霞楼的绣品还差几针吗?”唐静家娘王桂花看自家大哥脸上不对,连忙出来把自家女儿的话岔开,她也知道女儿说话的肯定是得罪了众人,但是她一向疼爱这个幺女儿,实在是不想别人骂她,尽管是她犯了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