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民国创业剧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部分(第1页)

高壮为人憨厚,心眼儿实,交代给他的任务,都会认认真真完成,虽有些驽钝,但胜在忠心,好在顾母也就只需要他的身强力壮与忠心,是以他虽没什么大志向、大本事,却在顾家过得颇为不错。某些缺点,用对了地方,反倒是优点了。

张文是个心思活络的,善于抓住一切机会往上爬。顾舒晗原本对张文是极为不放心的,因为他看着,太过急功近利,有着与很多年轻人一样的急躁,况且,对利益过于看重的人有时在情分方面会淡泊一些,他日有利可图或许会背主也未可知。顾舒晗是要栽培有能力的人成为心腹,并不愿意给自己养出个白眼狼来。

后来,在对张文的品性进行过一番考察后,顾舒晗倒是渐渐放下心,开始有意无意地将张文带在身边,培养他做一些事情。从自家母亲的口中,她也对张文的性格成因有了一定认识。

据说当年,春桃作为顾母的陪嫁丫鬟,也是极得重视的,适婚之龄顾母为她选了又选,方才选中张文之父,虽说是二十出头才放出去成的婚,可亲事却是早早定下了。张文之父年轻时也是相貌堂堂,家庭关系简单,虽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人家,家中却也算是殷实。正因如此,顾母才格外中意张家。就是春桃自己,当初在顾母的安排下见了张父一面,心中也是极愿意的。

嫁过去之后,春桃与张父也过了一段美满日子,可谁知,后来张父不知被哪个生意场上的朋友带的鸦…片上了瘾,开始越来越不着家,成日在外面鬼…混。好好一个家,叫他折腾得不成样子,家产被败光了不说,还背上了一屁…股…债。春桃倒是想约束一下张父,却发现这时,他的精神已经不大正常了,晃神的时候比醒着的时候多,一清醒便四处寻找鸦…片。妻子也不管了,儿子也不顾了,竟与活死人无异。

春桃这时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然而为时已晚,她阻止不了丈夫,便只能将所有的期望都放在儿子的身上。

张文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心中对于成功的渴望自然远胜于他人。对于其他人而言,收获名利和权力也许是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一种方式,可对于张文而言,他无路可选。若是不能功成名就,他和他的母亲就只能永远生活在他父亲带来的阴影里,哪怕他那…瘾…君子父亲死亡,阴影也无法消弭。

张文对成功二字有着非同寻常的执着,但他为人还是有原则、有底线的。他的缺点明显,优点也同样明显,他性子急,有时思想过于功利,却能够听得进人劝,更难得的是,有大局观,就如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一般,进行一番调…教,未必不能委以重任。

让张文成为郑厂长的智脑,让郑厂长成为张文的制约,就是顾舒晗接下来要做的事。不过,顾舒晗诸事缠身,也没空特意抽时间来教导张文,只是将张文带在身边,让他遇事多看着,听着,学着,闲暇时指教一二。

好在张文不是个驽钝的,很快便明白了顾舒晗的用意,知道顾舒晗要对自己委以重任,按捺住心底的那丝欣喜,开始沉下心来如海绵吸水一般不断地汲取养分。

许是上天见不得顾舒晗的生活如此平静,按部就班,没过多久,便又有事找上了门。

“你说,有人散布谣言,说我顾氏工厂利用从美国买来的钢刀欺骗秦老,实则根本没有那等技术,厂子里生产出来的钢刀全是不合格品?”顾舒晗眼皮一抬,沉静的双眼中折射出冷冽的光芒。

“是,据说市内下了订单的买主,听到这个消息,对于顾氏工厂中钢刀的质量都有疑惑,纷纷要求退单。”底下的人显然也是十分焦急:“顾小姐,您看……”

他们刚刚扩建了厂子,又新开了分厂,正是资金最紧张的时候。完成手头的订单,便能够缓和资金链上的压力。可是如今,显然有人不想让他们好过。背后之人是想让顾舒晗资金链断层,生生拖垮她啊!

“不要慌,查清楚事情的原委,才能够对症下药。流言究竟是从哪儿传出来的,为什么会传出来,有多少人已经受了流言影响,都要一一调查清楚。”

顾舒晗明白,幕后之人敢这样做,多半是欺她在商界根基浅,没底气。流言不散,无人敢去顾氏工厂下单,只怕用不了多久,厂子就会被打垮。毕竟,那可是大笔的订单,产品的质量直接影响自身的安全,便是想卖秦老一个面子,他们也不得不慎重考虑,寻找在他们看来可靠的厂家。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解决信任问题。

凡是无凭无据的流言,通常都能够被事实所打破。

既然有人已向她宣战,她又岂有不应之理?

这是的确一个危机,但若是把握好了,同样也可以成为一个契机。

还没等底下探查消息的人回来,柏煜便已派人送来了消息。

“顾小姐,柏少让我告诉您,关于您厂子的流言,是一家洋工厂挑头传出的。首先传出这个消息的,是原先您钢铁厂里的副厂长史鑫华,以及刚刚被您赶出水泥厂的顾经。在离开您的工厂后,他们共同受一家洋工厂雇佣,这给他们合谋挑事创造了机会。”

“而洋工厂的负责人,大约是感觉此事可以大做文章,于是就顺水推舟地安排了这么一出。毕竟现在在国人的心目中,厉害的东西只有洋人才能够造出来,本国人造的,就算再怎么好,技术上也终究不如人家成熟完善。利用国人的这种心理,他们轻而易举地就取得了许多人的信任,并引发了大家对于顾氏工厂的质疑。”

“另外,这件事的背后,还有您父亲的推波助澜。他手下有一家报社刊登了这则消息,使得消息不胫而走,迅速地为更多人所知。”

真不知道这顾政鸿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居然这样坑自己的女儿。

那人以一种含蓄而不失礼的目光打量了顾舒晗一眼,见她面上并无任何恼怒之色,心中不由暗暗赞叹她的好涵养。

处事不惊,胸有沟壑,确有成大事者的风范,难怪柏少与柏总理都对这位小姐另眼相看。

“我知道了,替我回去谢谢柏少。”顾舒晗并不怀疑柏煜带来的消息的真实性,事实上,由于身份等原因,很多时候,柏煜比她的消息要灵通的多,无论如何,她得承柏煜这个情。

事涉洋工厂,若是顾舒晗自己的人去查,只怕还要花点时间才能查清原委。

“顾小姐,B市虽然有诸多洋人开的工厂,但柏总理对他们的态度向来是用而不喜。您知道,洋工厂击垮了太多属于我们的民族工厂,而且那些洋人在与我国人打交道的时候总是高高在上,这一点,让总理颇为不喜。先前没有收拾他们,是因为还需要他们生产的东西,可如今有了您的工厂,自然不能够让他们再继续搞垄断。”

“只要您下定决心和那些洋人打这一仗,政府方面无论是政策方面的资源,都会向您倾斜的,柏总理很早就想发展民营工厂了。”

第21章 宣战

如果说先前的那一番话表明的是柏煜的态度,那么刚才的话表明的就是以柏总理为代表的南方政…府的态度。

虽然顾舒晗自认技术过硬,不畏惧洋人的挑衅,但本地政府愿意支持自己,而不是洋人,总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顾舒晗紧绷的脸颊缓和了许多:“替我谢谢柏总理。”这一次,她的语气郑重了许多。

柏煜的帮忙,可以说是合伙人的关心,是私;柏总理的表态,则是柏总理、秦老等高层官员的态度,是公,态度自然要有所不同。

“最后,柏少让我告诉您,不止顾政鸿先生名下有报社,他也有。如果您有需要,随时都可以刊登消息。”

舆论战吗?

顾舒晗愣了愣,没有忙着拒绝。反正她这次无论如何都要欠柏少的人情了,不如索性表现得大方一些。若是日后两人有合作,她可以以让利的方式还这个人情。

舆论这东西,用好了,的确是一把利刃。况且,目前她的确需要,她没有拒绝的理由。

见顾舒晗点了头,来传话的人满意地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