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倾世谋妃辅佐所爱之人上位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部分(第1页)

然而玉曦却抬手止了他的后话,“不用了,我信你。”

说着,便已转身面向承华殿殿门,没有注意到一旁夙夜的神情竟有些微震,外面的厮杀声仿佛小了许多,想必如今独孤烨手下的军队已是占据了大半个天阙,接下来,便是承华殿了。

而他们一早便计划了这一切,若今日不是夙夜帮她,假的传位诏书恐怕便要公告天下,而她玉家的清誉只怕再也难以恢复。

而如今,便是唯一的机会。

带着视死如归的心,玉曦稳了稳心神缓缓朝殿门走去,然而夙夜却先她一步走到她身前拦住她,隐隐有些不安,“小姐,若诏书一读,陪葬之事……”

夙夜紧蹙着眉,抬手拦在她身前,其实这些他都是知道的,祈帝的话他亦听到了,若是诏书一读,玉曦陪葬便已成定局。

而他,又怎能让她如此韶华便坠入黄泉?

想着,夙夜心中又坚定了几分,然而玉曦却笑了,她看定他,她笑容婉约,宛若初见。

她手一指殿外,笑道:“夙夜你忘了我曾对你说的吗?人都是为了自己心中所愿甘愿抛弃所有,如今事情已成定局,玉家之事亦能恢复清誉,何乐而不为呢?不管如何,我终不悔,夙夜,你能明白吗?”

“可是小姐——”夙夜有些犹豫。

“好了,我知道我们之间都有秘密,只是没有捅破罢了,今日之事,我意已决。”

说完,玉曦接过他手中的传位诏书便已绕过他走到了殿门前,她蓦地停在了原地说道,“那个木盒请你带我拿回梅兰苑,若我有何不测,请带我保管,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打开。”

“……是。”夙夜沉声答道,原来玉曦对他的信任竟比自小跟在她身边的黛儿还要多,竟会将如此重要的东西交予他,想着,夙夜紧了紧手中的木盒,而他便这样僵直在原地,双手终是无力地从虚空中垂下。

她的步伐轻缓,定定地站在殿门前,她深吸了一口气,将内心躁动的情绪平复下来,抬手缓缓将殿门拉开。

那一刻,紧闭的殿门蓦地开启,殿中的金光呼应着殿外无数的千军万马,血色弥漫的大殿之外,早已是尸横遍野。

“都住手!皇上的诏书在此谁敢轻举妄动!”

作者有话要说:

☆、诏书之迷(五)

玉曦启声说道,她嫣然如雪的脸上是从未有过的凛然,她抬手将手中的传位诏书高举在额前,微风拂过她的衣袂,像是一朵静立在这血色修罗场中的一抹纯白,高洁而优雅。

而原本激战的军队一闻此声,纷纷停下了手中的动作,举目朝着玉曦的方向望去,他们的眼中有震惊、疑惑和不解,然而却没有半分的轻信之意。

玉曦自然是知道他们疑惑的是什么,此时此刻站在这里的不应该是她,他们的计划是夺下承华殿,到时候承华殿中出现的,只能是驾崩的祈帝和林煜手中的假诏书。

而领头的容林大将军一见此更是有些担忧和气恼,到了如此地步,岂能容半分的失误,于是横眉一扫,举枪便要迎上去,然而却被一双有力地手紧紧扼住。

独孤烨从一旁缓缓走出,一身黑袍不怒自威,带着天生凌然的傲气,他望着玉曦所在的方向,原本冷然的目光中竟带着一丝眷念和痴迷。

然而玉曦却没有理会他的目光,兀自将手中的传位诏书摊开,启唇说道:“众臣听令!”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今寿至,龙御宾天,今天下之势,实为朕之所忧,深思付托之重,实切兢业之怀,惟朕皇三子独孤溟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然皇三子实则年幼,朕特命朕之御侍宁玉曦,辅佐皇三子,特赐名‘宝华夫人’,垂帘听政——”

念到此处,玉曦竟感到捧住诏书的双手竟有些微微发颤,而殿下之人,也早已在听到诏书后面色豁然改变。

皇上怎么会……怎么会……

“朕之太子独孤烨,朕亦挂之,特赐宁安封地,赐名‘圣太子’,亦辅佐之,皇二子独孤沥常年幽居永阑宫,望卿敬之。朕自惟凉德,尚赖亲贤,共图新治,然朕忧思,往昔之事朕愧于一事,镇国大将军玉渊今已查明,为之甚冤,朕今特召天下,恢复玉渊名职,以弥朕之所愧。而今望众卿鼎力辅佐,且勿辜朕之所望,文武百官天下众民皆遵此诏,布告天下,咸使闻知。钦此。”

念完,玉曦便将手中的遗诏猛地合拢,如今的自己心中早已是五味陈杂,没想到祈帝虽已年老然而每一步皆已想到,果真不负壮年时的帝王之智。

如此想来,祈帝驾崩之时对她提到的陪葬只怕是考验她,这个遗诏关乎之重,若自己胆小怕事,只怕玉家的清誉这一生她都无法还原。

而“宝华夫人”一位玉曦更是万万没有想到了,自古女子不能干政,祈帝竟会想到让她成为辅佐三皇子的第一人,想必这宫中只怕真如他所说再也无一可信之人,对她的寄托之重,而她又岂能辜负。

然而祈帝恐怕没想到,如今的天阙竟会被太子所掌控了大半,此遗诏一下,想必一时间也难以说服悠悠众口,只怕亦会为自己引来杀身之祸。

正思忖间,却见众军中,永安侯一党以及祈帝身边的羽林军一行早已弃戟跪地,虽是寥寥几百人,然而齐刷刷的一片跪地,场面甚为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