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在摩天轮里贴近爱情的电影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部分(第1页)

草草吃完早饭后,她便和周朝一道,怀揣着那份被吹得没边的简历,也怀揣着对未知和冒险的狂热憧憬,向着上海八万人体育场的方向,扬帆启航。

招聘现场的情况不必赘述,一言以蔽之:拥挤吵闹。好在他们的标的物非常明确,所以径直朝那些来自淮海中路的外资企业杀了过去。

前两家外企一个需要机械专业,一个急聘工程师,这与二人的设想毫不打界。挤到第三家公司的招聘柜台前,突然峰回路转:该公司系美国独资企业,专门帮中国人办理去加拿大和美国的留学或移民手续,正在招聘咨询顾问和英文翻译。郑伊瞅了瞅他们挂在柜台后的招聘启事,三个健硕的英文字母跃然闪现:PBC,想必这就是该公司的英文缩写了,再往下看,果然,公司全称是Pacific Bridge munications Co。; Ltd。“太平洋桥交流有限责任公司”。

郑伊发现,PBC的中文译名很是讨巧。毕竟,大洋彼岸的诱惑已经在国人心里折腾了恁多年,只因隔了一个太平洋,“彼岸”就跟“月球”一般远得不靠谱。但眼下,PBC却凭空要在烟波浩淼的太平洋上架一座桥,于是顷刻间,天堑变通途!“大洋彼岸”似乎一下子近在咫尺!

哈!此地正合我意!郑伊心中窃喜。

排了好长时间的队,终于轮到她坐庄。她向周朝递去一个心领意会的眼神,在他目光的鼓励下,坐到了招聘者的面前。

她首先递上简历,偷眼察看坐在她对面的这个男人。

此人三十五岁左右,面部轮廓冷峻而优雅,透着股超绝尘世的书卷气。一副精致的无框近视眼镜后面,藏着对似乎永远波澜不惊却饱含智慧的眼睛;挺直的肩膀,修长的双臂,令他即便坐着,也让人不难想象,他是个挺拔颀长、有着古典味道的男人。

郑伊想,所谓的儒商,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吧?

男人粗略扫了一遍郑伊的简历,然后抬头,与她攀谈。

“你毕业于华师大中文系?”他问,声音浑厚清澈,听上去很顺耳。

“对。”郑伊不明白,这一点简历上写得明明白白,他为何还要费时费力费神地询问。或许这是必要的招聘程序,就像法官每次开庭,都要询问那些他们早就了然于心的犯罪嫌疑人的信息:“姓名,年龄,籍贯……”

“你应届毕业?”

又一句废话!

“是,”郑伊回答,极力掩饰内心的不耐烦,“不过在校期间,我利用寒暑假,参加过很多社会实践。”

“都做过什么?”

喂!简历上不都有吗?!

但她还是耐住性子,开始唾沫星子乱飞,照简历上胡编乱造的辉煌生平,做了一番滴水不漏的陈述,最后她投其所好说:“不过,我做的时间最长的工作,就是出国公司的咨询顾问。”这当然是信口雌黄,但周朝昨天叮嘱过她,面试的时候,他们需要什么,她就得说自己做过什么。

“哦?”镜片后的那两湾静水稍稍泛起涟漪,“你曾在哪家公司实习过?”

“圆梦出国。”郑伊大言不惭,因为该公司是她凭空捏造出来的,但她料想对方不可能对上海市所有办理出国服务的公司了如指掌。

果然,他没有怀疑:“啊!那么你负责办理去哪些国家的业务?”

“新西兰、日本、韩国。”她当然不敢提加拿大和美国,那是飞蛾扑火,自寻绝路。

第3章 人才市场有惊无险(2)

“噢!我们只办理加拿大和美国,但不管去哪个国家,程序大体相同。你有过办理出国业务的经验,这点很难得……你应该知道都有哪些程序吧?”

“重要的程序也就那么几步:办公证、办护照、办签证……”郑伊的手心开始冒汗了,要知道,这些程序不过是常识,地球人几乎都知道。但若接着问更专业的玩意儿,他可就要发现,这郑小姐“纵然生得好皮囊”,却“腹内原来草莽”啦!

但对方恰在此时转移了话题:“你英语六级?”

“对!”基督知道,她那六级之路走得有多辛苦。

“我们更需要专业的英语人才。”

好!这句话,她和周朝早就未雨绸缪了!所以,她的回答一气呵成:“专业并不代表能力!就像非中文专业的人不一定不能成为好作家一样,非英文专业的人也不一定不能成为好翻译!”

男人微微一笑:“话虽有理,但是不是好翻译,要等笔试过后才能下结论。”他随手递给她一张名片,笑着说,“很高兴认识你,一周之内,我们会给你答复。”

郑伊毕恭毕敬地接过名片,礼貌性地踅摸了一遍,迅速记住了他的大名:吴湛。

这会儿,后面的应聘者已经急不可待,抢先将简历递到了吴湛手中,郑伊不得不起身让位。装作不经意地,她扫了一眼吴湛的脸,试图从那里得到一点暗示,她想知道,她在所有应聘者当中,是否给他留下了特殊印象。然而那张脸依然声色不动,镜片后的双目也仍旧波澜不惊……所以她什么都没发现。

回到周朝身边,郑伊的情绪一路跌落下来:“我想,我们别玩游戏了,我还是继续找与我的专业有关的工作吧。”

“你干吗这么悲观?”周朝很惊诧,“你难道没有发现,负责招聘的那个人对你很感兴趣?”

“有这回事儿?”这回轮到了郑伊惊诧。她立刻扭头去看吴湛,发现他还是那副不痛不痒的面孔,于是撇撇嘴,“我怎么就没发现,他对我有啥特别之处?”

“所谓旁观者清嘛!有两点足以证明,他对你另眼相看。第一,他跟别的应聘者最多只谈五分钟,跟你却谈了十分钟;第二,他并非向每个人都赠送名片!”

经他点拨,郑伊立刻对吴湛详加观察,果然如周朝所说,对其他应聘者,吴湛只是收下简历,聊上几句,然后就把目光投向下一位。

郑伊心头的花儿陡然怒放:“这么说,此次应聘,我机会大大?”

“不是大大,而是超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