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家父大明战神李景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章 国公爷恐怕会受牵连(第1页)

洪武十五年,朱元璋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成立了锦衣卫,全称为锦衣卫亲军指挥使司,是侍卫上直亲军之一。

侍卫上直亲军,又名亲军上十二卫,乃是由皇帝本人控制的军事力量,分别是锦衣卫、旗手卫、金吾前卫、金吾后卫、羽林左卫、羽林右卫、府军卫、府军左卫、府军右卫、府军前卫、府军后卫、虎贲左卫。

锦衣卫共征召了14200多人,可以说是蔚为壮观,其职能有三个:侍卫仪仗、巡查缉捕、典诏狱。

巡查缉捕,就是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这些人晚上不睡觉,到处闲逛和转悠,跟踪和窃听他们想要了解的人物,及其目标人物交际圈子和生活圈子,了解他们的一举一动,收集目标人物的黑材料。

太祖一朝,锦衣卫参与了胡惟庸案、蓝玉案、空印案和郭恒案等重大案件,在其中兴风作浪,株连蔓引,将公、侯、伯以至文武官员约数万人,牵连其中。后来,朱元璋认为锦衣卫有滥用职权,依势作宠之态,收紧了锦衣卫的缰绳,锦衣卫才消停下来。

到了建文朝,为了削藩,朱允炆有限启用了锦衣卫的巡查缉捕。

李景隆被封为征虏大将军,带领五十万大军征讨朱棣,曹国公府留在京城的人就是人质,如果李景隆在战场之上,但凡有点与朱棣勾结的迹象,曹国公府中的人轻则下昭狱,重则上断头台。

而李佑则是这些人质中,朝廷最为重点关注对象,这可是李景隆唯一的儿子,如果李佑跑出了南京城,李景隆可能就没有了后顾之忧……

因此,锦衣卫派人监视李佑,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三哥,李佑这是在干吗?”其中一人看着李佑的行为,有些不解地问道,“放个炮仗而已,他这又拉又扯的,搞什么名堂?”

“我哪儿知道他在干吗?”被成为三哥的人,也是觉得李佑的行为有些莫名其妙,说道,“我们只管把看到的、听到的上报上去就好了,其他的事,让那些当官的去操心!”

“也是……”另外一人点了点头。

看到李佑上了马车,两人起身跟了上去。

李佑一个小白,哪能知道自己已经被监视了?

回到曹国公府后,李佑得知了一个好消息,经过三天的试验,黄泥水淋脱色法终于成功了,制造出第一批白糖,不多,一斤而已。

李佑听说之后,大喜,加上白糖,又配置了十个大号鞭炮,至于白糖与黑火药的比例,说多了就会刑……

再度带着李桑出了南京城,李佑一头扎进了钟山,钟山多石头,这是实验大炸逼最好的地方。

今天跟踪李佑的两个锦衣卫力士倒没跟进来,因为进出的路只有一条,李佑跑不了。

上次跟踪李佑,发现李佑居然是放鞭炮后,这两个力士就有些郁闷。在他们眼里,李佑就是一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斗鸡走狗、提笼架鸟的纨绔子弟,没什么大出息。这不年不节的,偷偷摸摸出南京城放鞭炮,指不定憋着什么坏呢?

“轰、轰、轰”,山里传来了几声巨响后,两人就看到一架马车从山里面狂奔了出来,车上也没有人。两人先是一愣,赶紧跟着马车追了上去。

李佑和李桑并没有在马车上,两人还在钟山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