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快穿之妈妈来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林母(第2页)

贾敏一怔,仔细想了想,“如何传出去的我不知道,但传到我这儿是因为李夫人嫁到京中的小姑子回来,在宴席上说起此事的。”

贾敏说着说着也察觉出不对劲儿了,“你的意思是说,此事乃是母亲特意传播出去的?”

“我没有这个意思。”他只是提出疑问而已,并没有质疑长辈的意思。

夫妻多年,林如海话虽如此说,可贾敏还是听出了弦外之音,只是作为姑爷不好将长辈所作所为说明而已。

“母亲为什么要这么做?”贾敏不禁问道,像是在问林如海也像是在问自己。

林如海无法给出答案,他身处姑苏自然不知道京中之事,由此猜测只是不相信像荣国府那样的世家大族,内宅之事竟如此轻易的便传了出去,还远播千里让他们在姑苏都有所耳闻。

而在月余之后,当贾敏看着贾母来信,说侄女儿贾元春过了小选,还因为德行才学兼备,被指到了甄贵妃身边伺候。

看到这里,贾敏终于知道为什么会有那些传言了。

都是为了造势啊。

贾母为人谦和仁厚,慈爱宽容晚辈,贾元春作为她养大的孙女儿,上行下效,又得她言传身教自然不会错,通过小选后,又因为好名声被送到了最得圣宠,并且生育了忠顺王爷的甄太妃身边。

母亲肯定不会甘心让贾元春只做宫女的,凭借着造得势积攒下来的好名声,没准儿真能由此成为嫔妃。

如此看来,母亲似乎和甄太妃往来密切啊,那么贾家和甄家是不是也一直都在频繁往来?

“甄太妃?可是出自接驾多次的金陵甄家?”温颜问道。

“正是,甄太妃的祖母是太上皇的乳母,太上皇早些年仿舜南巡,就是住在甄家的。”贾敏解释道,“据说当时场景极其宏大,奈何我年轻没有见过,只听老一辈的说起过。”

“我倒是有幸见过。”原主娘家就在金陵,翻开原主的记忆,有关于圣驾驾临金陵城,全城百姓跪地迎接銮驾的记忆。

并且她和那位甄太妃多年前还曾有过来往呢,只是根据记忆来看,这种来往并不让人舒心。

贾敏原本听人说过甄家当时是何等的荣耀无双,可或许是上了年纪有了阅历,看待事情的角度不同了,她此刻听着温颜描述当时的辉煌模样,只觉得烈火烹油,没由来得一阵心惊。

“集所有人的注意于一身,也不知道那些人中谁好谁坏,都说明木仓易躲暗箭难防,一个冷不防就会被人所害。”贾敏叹息一声说道:“所以说还是低调谨慎一些的好。”

“你说的对,居安思危永远不会错。”

温颜发现黛玉会想得多,一部分遗传是来自于贾敏,她看过剧情,知道甄家将来会被收拾了,可贾敏站在现在的视角来看,就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可见她看的长远。

黛玉在荣国府内之时,也是看到了贾家各种弊端错漏,奈何她只是一个寄人篱下的孤女,根本置喙的资格。

有心和关系好的贾宝玉提过几句,贾宝玉也都没放在心上,只说有贾母在断不会少了他们的,完全没有去想贾母去了之后又该如何,黛玉也只能暗自叹息。

不过别人家的这些事情终究与他们无关,贾家便是与甄家有往来也与她无关,林家是从未涉及到任何党争的。

贾敏因为此事而比较忧虑的是另一因素。

丈夫也是在朝官员,按理来说等黛玉年满十四之后,也逃不过进京选秀的命运,只希望到时候女儿能够落选,由她这个做母亲的精心挑选好人家的儿郎做夫婿就最好了。

不过那也是十年后的事情了,也只是想起来有些烦恼而已,用不着立即去想法子应对,眼下贾敏更多注意力还是放在香皂铺子上。

工人已经做好了一批香皂,她给几个相交比较好的夫人送去了一些,同时也透露了香皂铺子的存在,就是因为自己用过觉得好用,贾敏深切的知道那些后宅中的夫人小姐才是她的目标客户。

别看香皂小小一块,可还是很耐用的,于是贾敏便在味道和花型上下功夫,都是按照女子喜欢的来,个个精美又香气不同,如此一来每次来买,就不是只买一块了。

如此下来,半年下来铺子便开始盈利了,而贾敏也第一时间将银子送到了温颜面前。

“我用母亲的东西赚了钱,自然是要先来孝敬母亲。”贾敏知道温颜不在意这些钱,但她还是得投桃报李。

“我也用不着这些,你索性找个匣子存起来,留着以后给玉儿。”原主就是个富婆,田庄铺子都有,这些年贾敏打理着让她收益颇丰,在林家又不需要用钱的地方,没必要再做敛财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