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穿越三国之我叫汤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8章 任免州吏郡守治理徐州第1步(第1页)

入主徐州后,第一件紧要事就是重定州治和人事任命。

郯城是陶谦旧都,城虽大但位于东海郡,地处偏北离我们未来的头号大敌袁术较远,不利于南方的防御。

更重要的是郯城军备防务都由陶谦旧部丹阳兵负责,这些人对陶谦或许还有知遇之恩和忠诚,但之于我们就没什么感情了。丹阳军二号人物为我们所杀,头号人物曹豹又对我们颇为冷淡,倘若还以郯为治所,恐怕会有祸患。

刘备也深知其中道理,除掉笮融后他就急令张飞和田豫带所部兵马一千和州军一千,先行往南到下邳国,修缮下邳城防和府衙,准备将其定位新治所,移官署和军营到下邳。

这不失为一个好决策。

第二是人事任命。历史上刘备领徐州后就是因为人事安排失当,广陵太守赵昱不习军备,遭笮融劫掠全家被杀,广陵空虚后被袁术入侵。

之后刘备亲自带兵去对抗袁术,却没想到后方曹豹和张飞火并,丹阳军叛乱迎吕布入城,最终丢了徐州。

历史的教训惨痛,因此在人事任命上决不可马虎。我与刘备商量了一夜后,大致的规划已经有了。

到下邳的第二日清晨,诸州郡官和将领入新府议事。刘备坐在堂中椅上,别驾从事糜竺在旁侍立,他为众官之长,地位最为尊崇。在糜竺身后两侧是许多州吏,都捧着官印和虎符。

堂下众官将领分两班站立,文官站右,武将在左。

对待陶谦的班子,丹阳武人集团原有五将。都尉张闿因贪图财货袭杀曹操父亲曹嵩,引发祸端畏罪逃奔了袁术。佛教徒笮融在郯被杀,麾下万人都被陈登用金钱收归。

还剩曹豹、臧霸和孙观。

曹豹仍然统领着两万丹阳兵,这些人都是久经战阵的老卒。更要紧的是他的军队负责郯地防卫,不可妄动。刘备让其仍为中郎将,屯兵东海且让曹豹负责东海国漕运,相当于将一国的粮税半数交给他了。

曹豹对此也挺满意。

臧霸孙观兄弟二人对琅琊国早就是垂涎欲滴。田豫就是利用他俩贪财和对琅琊的,许下承诺使此二人倒戈,杀笮融除掉了这一徐州祸患。

出身贼寇的兄弟二人素有勇武之名,麾下各有兵万人且深得士兵爱戴。刘备知道这些,也赏他俩拥戴有功,就让臧霸领琅琊国相,孙观辅之,使其屯兵于开阳,以备北方。

一直心心念的琅琊得到了州牧刘备的官方盖章认定,臧霸兄弟二人也是极为欣喜,谢了恩后就带兵往琅琊去了。

处理好了武人集团,就还剩一件事了。

文官集团历来都是坚定地站在我们这边,陈登糜竺等又在拥立中立有大功,因此这些人也必须得到妥善安排。

陈珪继续担任沛相,但小沛作为徐州的西大门也必须有大将镇守。

刘备选择了关羽。在多年的军旅生活中关羽的统军能力有了比较长足的进步,他擅长用骑兵突袭,自己也常常身先士卒,很得手下士兵爱戴。

一关大将,看来是非关羽莫属。刘备拜关羽为骑都尉,令他领本部兵马一千人往镇小沛,汇合本地守军,也有六千多人。小沛雄关,得一虎将扼守,这些兵马能当十万大军。

另一边,徐州的南大门广陵郡从辖区面积上看是徐州地盘最大的郡,领广陵、江都、高邮、平安四县。根据陶谦在时的户籍统计,却仅有人口41万,可以说是地广民稀。

广陵郡直面袁术,

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非一名望高且实力强的人不能守。而原太守赵昱胆小怯弱,内政尚可军略不足,又在丹阳军之乱中率先投降,为刘备所不喜。

于是刘备以投降之事为由革了赵昱太守职务,让陈登领广陵太守。

这一安排正中陈登心意,他立刻拜谢刘备,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这也不怪,陈登在徐州做了快五年的典农校尉了,一直负责钱粮运输等杂事,颇为无聊且权位平平。其父陈珪也很希望自己的这个儿子能为一方郡守,也算是顺了他们陈家的一个心愿。

至于其他郡国,下邳是新立州府,人口约60万。且下邳地处最中交通便利,必须要一个信得过的人来当,思来想去只有中秋最为合适。

于是刘备封中秋为下邳相,还让他掌管下邳钱粮漕运诸事。从将领到国相,也是对中秋能力的一个考验。

东海郡紧邻大海,有民70万。东海郡内盐铁和工商业极为发达,且是徐州的商汇中心,必须是一个内政全才来管理。

之前极力劝阻我们入徐州的陈群非常合适,他虽然一直不太看好我们在徐州的处境,但毕竟现在是州牧刘备属官身在军中。且此人在历史上以擅长内政出名,著名的九品中正选官制就是他所创设的。

三国游戏里政治90+的人才,来搞工商业也没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