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江南七侠门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四章围城之战(第2页)

当即岳华便用九阴真经疗伤之法为博尔忽推宫过血。然后用弯刀在火上消毒之后,剜出其伤口处的烂肉。

约莫半个时辰,博尔忽果然好转,不由大喜。

“岳兄弟救命之恩,博尔忽粉身碎骨以报。”

岳华道:“毒气是逼出来了,只是还需找医士来看看,将军记得叮嘱医士,包扎伤口的布条,必须用开水煮过晒干之后再用。

将军近日不可饮酒,不可舞刀弄枪,否则伤口崩裂,神仙难救。”

博尔忽心中感激不尽,将岳华的话一一记下。然后将调军令牌交予岳华,叮嘱道:“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大军若折损太过,大汗那里须不好交代。”

岳华也不推辞,立即升帐议事。博尔忽强撑病体,出来说道:“我身染重病不能主事,已命岳华千夫长统领全军。以后他的话就是我的话,有胆敢抗命者,一律军法从事。”

众将不敢违逆,皆听候岳华差遣。

岳华道:“兵法有云:十则围之。我们本就兵少,若想将兴庆府围得水泄不通,那是想都不要想的。若是强行攻城,只怕损失又不是我们能够承担得起的。”

有大将喊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我们干脆撤军好了。”

众将议论纷纷,显然他们碍于军令,不得不听岳华的调遣,但心里却不服他。

博尔忽目光一扫,众将纷纷噤声。

岳华继续道:“若是撤军,劳师无功,想必各位也不会甘心。我意东南西北各驻扎五千人,一万人马居中策应。百姓进出无碍,军队进不得,物资也进不得。

小股敌军则蚕食之,大股敌军出城则避而不战。只要敌方追击,我们则倾尽三万人马毕其功于一役,定要将其全歼。”

沉吟片刻,又补充道:“西夏畏惧我蒙古勇士如虎,想必是不肯出城与我们野战的。我猜想西夏国君定会发出勤王诏书,我们围而不功,只等援军到来,将援军歼灭,也是大功一件。”

岳华对一众大将不是十分熟悉,说罢转头看向博尔忽。

博尔忽按照岳华的计策安排妥当,这才遣散众将。正要休息,忽然感到一阵天旋地转,直挺挺地到了下去。

岳华上前查看,博尔忽扯住了他衣角吩咐道:“若事不可为,及早抽身北撤。”

岳华拍拍他的手,安抚道:“将军放心,必让大军全师而返。”

此后几日,岳华坐镇中军大帐,一应军务,悉数一言而决。

蒙古大军虽然围而不攻,但对城内的袭扰一刻也未停止,投石车每日不断向城内抛洒。到了晚间号角鼓声不绝。

西夏国皇帝李安全一日数惊,一面勤王诏书雪片一般撒向全国,一面又卑辞厚礼向金国求救。

之后两月之间,岳华大军击退勤王大军七八支,歼敌万余人,俘虏兵器铠甲无数。一时蒙古大军士气大震,袭扰也更加频繁。

直到西夏皇帝听到使者说金国自顾不暇,不能来救之后,彻底绷不住了。

遣使来到岳华大帐商量议和之事。

此时博尔忽已经痊愈,高居主座,为酬岳华之功,让他坐在自己下首,位列众将之上。

时西夏使者带来金银珠宝、马匹牛羊,愿与蒙古交好。

岳华拿起一份写好的盟约,丢给西夏使者,“叫你们皇帝用玺吧。”

那使者展开来看时,初时还好,越看脸色越差,不住说道:“这如何使得?这如何使得?”

盟约主要条款有三:第一,纳币称臣,与金国割裂;第二,攻守同盟,蒙古与他国开战,西夏必须出兵相助;第三,割斡罗海城给蒙古,召集五百匠人送往蒙古。

博尔忽厉声喝道:“这也使不得,那也使不得,我看也不用谈和了,叫你们皇帝调兵遣将,咱们就在城外打过一场再说。”

西夏使者唬了一跳,一边擦汗,一边说道:“这些条款都不是我可以做主的,还请将军容我禀报。”

博尔忽不耐烦地一摆手,“速去!速去!你叫你们皇帝想清楚,金国上京都已经被我们攻下,要打下小小一座兴庆府,也只在本将军一念之间。”

经过来回拉扯,三日后双方终于签订了城下之盟,西夏皇帝李安全几乎全盘同意了蒙古的条款。

至此历时三个多月的蒙古伐夏之战终于告一段落。博尔忽尽起大军北返。

博尔忽禀报成吉思汗,由岳华暂代斡罗海城城主一职,本部人马三千也随他一起驻扎在城内,不再随大军北返。

本站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