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在大明朝的回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 长风镖局借东风(第1页)

话说这几年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大部分涌入县城经商做工,但是有一小部分身强力壮,有胆量,有骨气的“英雄好汉”,不愿意去县城为奴为婢还没餐饱饭;也不愿意卖地再人身依附地主,永无出头之日。于是聚众组成暴力团队,分工明确有望风,有做局拦路,有呐喊支援,有上场战斗的。白天,他们在乡村务农像条虫子蛰伏,晚上提柴刀、菜刀、木棒拦路做“抢钱英雄”。

长风镖局是罗长风在20多年前和几个师兄弟创立的,那时的他们青春年华,武艺高强,豪气干云,一呼百应。成为县城最大的镖局。可是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最近几次镖车都给抢了,赔偿了安康药房的药费一百多两白银,赔偿了顺德布行一百多两白银,最近几天又被拦路抢劫了,不仅镖车货物被劫走,连镖师也受伤不轻。这样下去,镖局不仅银钱受损,声誉也快没了。二十多年的努力,最终要化为流水。

罗长风最近的头发几乎全白了,就像战国时代的伍子婿无法过城关一样,难受,忧虑,睡不着觉。这问题几乎无解,之前也找过县衙师爷,典史,刑房的司史,巡检吃饭送礼,希望县衙出头解决问题。这帮孙子,饭吃了,礼收了,但就是事办不了。每次去见,还是客客气气,以礼相待。罗长风的小拳拳,拽紧又拽紧,就是打不出去。

今天县衙快班班头潘奕文主动上门,却是商量为他家三郎潘武提亲。据说最近潘捕头破了一个府衙追比的大案,还受伤立功了,县官甚感安慰,一激动就同意他家三郎也进了快班做了捕快。这可让师爷和典史少收了四十两白银,痛失了一个捕快名额可以标价。也有人说,那是潘捕头故意受伤的,而且这案件早就可以破了,他一直压着,让县官大人心急如焚,许下诺言,才在最有利自己的情况下破案抓人。不管如何,此事也可以看出潘捕头是个有智慧,有能力,懂权变的能人。于是,罗总镖头变成了现代鲁迅的祥林嫂,将其的麻烦又对潘捕头讲了几遍。

潘捕头耐心听完,才对罗祥林嫂,哦,不,是罗长风总镖头说,此事,能治标而不能治本。镖局几次出事,都在龙围村,有九成的把握确定是龙围村村民所为。这样,这案件我帮你处理,咱这亲家也要确定在先。否则,非亲非故,会被上官非议,不符合县衙的规矩。作为体制外的江湖风云人物罗长风不解地问什么是县衙的规矩?潘捕头轻声解释,县衙的规矩就是帮亲不帮理。罗总镖头顿时觉得被雷劈了一下,感觉白活了大半辈子。这,这,这,不对啊,官府一直都是说要帮理不帮亲的啊。潘捕头耐心等罗总镖头心情平复后才说,不要看他们说什么,要看他们一直如何做。又一道闪电直劈罗总镖头的心房,心都碎了。

我今晚很晚都没睡着,一直心情都没平复。两世为人,太多的人,太多的事久久不能释怀。心里想着,过了今夜,明天就是断、舍、离后新生的人了,不再流恋和纠葛过去。想想这辈子如何过吧,自己只是个小人物,在大时代的洪流中,只能随波逐流。做好自己的事,护好自己的家,其它都是空想。不想了,睡觉。这时听到院门打开的声音,估计是父亲回家了,他今晚怎么那么晚呢?正胡思乱想中,自己厢房的门被敲响,父亲问我睡觉了吗?我说还没呢,起床开门请父亲进来。

父亲进来交给我一张纸,让我收好,又说了一句话,明天晚上有大行动,注意安全,别告诉别人,包括母亲。

父亲回左厢房去了。我挑高油灯芯,灯光更亮了,看清楚这张纸,原来是简版的婚书,女方的闺名原来叫罗柳妍,附带女方的生辰八字,还有双方家长罗长风、潘奕文的签字并按手印。此刻起我算是有媳妇的人了。

本站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