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朱棣,你也不想大哥登基吧!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11章 养成版李景隆(第1页)

“若是我大明以武立国,我自然不愿卫所永固。”

李文忠是第一个开口的,沐英生性沉稳,他素来把朱标当弟弟,也不敢多说,而蓝玉是因为他资历最低,不敢开口。

朱标点点头:“保哥儿说的对,咱大明若是要远迈盛唐,卫所不可固定在一疆一域,卫所永固,兵士们只需要两代便没了战斗力……”

“可是,不用卫所永固,我朝难以抵御蒙古啊……”

沐英说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站在他的角度来看,卫所制度的确是最适合当前大明的,因为大明的战线太长了,足足有数千里的边防线,而且很多地区,像是甘肃,宁夏,辽东,北平地区,必须要长期驻守,兵士们世袭罔替,一边屯田一边驻守无疑是最好的。

可是他们哪儿知道,要不了几代,只需要二十年左右,到了洪武末年时,大明就失去了远迈汉唐的雄心……

撤裁掉开平卫,废弃宁夏卫所,放弃河套平原,自己放火将河套平原烧成焦土……

明军本来占据了开平,有开平卫,这几年废弃了,边防线便大幅度收缩,其实蒙古有许多大型金矿和煤矿,如今无法开采,不代表以后没机会。

更难的是,卫所制度一旦形成定制,另外一个矛盾就会浮现出来,那就是前世贯穿大明始终的南北争端,北方卫所长期需要南方赋税支撑,尤其是江南富庶地区。

前世那个时空,靖难之役与其说是大明皇位之争,实则是大明的南北方之争,朱允炆的忠实拥护者,正是大明的南方大地主文官集团。

别说那会儿了,前世老朱春秋鼎盛之际,大明还发生过科举案,科举一个北方士人都不点,明晃晃的搞歧视。

这其实也和大明的卫所制,息息相关,南方承平多年,长期没有战争的影响歌舞升平,北方却直面一线压力,双方选出来的政治代言人,也就是科举进士,对于政治军事的诉求自然会有偏差。

南方官员都希望减轻南方赋税,给江南父老乡亲造福利,裁减北方的卫所,收缩战线,而北方官员更希望增加江南赋税,保护北方长城,卫所防线,因为长城内有他们的田地宗族……

军事的影响延续到了政治,政治的争端又反过来影响军事……

“蓝玉,你怎么看?”

朱标看向蓝玉。

蓝玉眸子在李文忠和沐英身上扫了扫,刚刚两位大明重量级的武将意见相左,他自然不敢轻易选边站,拱了拱手道:“蓝玉愚钝,不知政事。”

李文忠轻轻摇摇头,数落蓝玉一顿。

朱标却眸子微微缩了缩,这个蓝玉,也不像是历史书上写的那么跋扈低情商啊……

不过还好,如今他还值得调教,调教的好了,只要我朱标在,蓝玉江山永固。

……

和他们几个武将聊了聊,送他们离去。

朱标回到东宫文华殿后殿,开始思索如何给老朱讲述卫所制的弊端,在他心目中,卫所制无疑不适合大明。

但卫所制真的不好吗?

非也。

它很适合当下的大明。

明军,军饷到位,女真干废!

别说是女真,军饷足够,能打到欧洲。

可是问题就出在卫所制到了后期糜烂不堪用,根本找不到兵员,大量兵员流失严重,卫所名存实亡,堪比大唐安史之乱的时候,河北等地军府的情形。

别说后期,大明中期,戚继光时候,卫所制已经出现糜烂现象。

而且,卫所一旦裁撤,就意味着战略纵深区的收缩,前世那个时空,朱瞻基主动放弃了许多卫所,大明再也不复汉唐之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