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人虎变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八章 轻舟过万山(第2页)

曹丕一边饮酒,一边对宣夜道:“石道长,今日早朝之上,高柔劝我在刘备、孙权决战之际,趁东吴后方空虚,直捣黄龙。石道长以为如何?”

宣夜道:“他为何不建议陛下攻取西蜀?”

曹丕道:“西蜀有诸葛亮坐镇,又有赵云这员虎将,并非易与。”

宣夜道:“孙权与刘备的决战,刘备必败,整个益州的青壮年会跟着刘备陪葬。诸葛亮、赵云无兵可用,反手可灭。高柔却让你趁乱攻吴,而不寻机攻蜀,你不觉得奇怪吗?”

曹丕点头,道:“言之有理。那石道长认为下一步该当如何?”

宣夜道:“趁刘备兵败之际,鼓动南中胡蛮叛乱,然后拉拢东吴、南蛮、西羌、贵霜各路势力,五路伐蜀。无论刘备败得有多惨,只要有诸葛亮在,季汉便有逆风翻盘的可能。因此,此战的目的,是将诸葛亮碎尸万段。如此,夺取天下,便将轻而易举。”

曹丕点头,道:“好计策。”

随后,曹丕派太常邢贞前往武昌封孙权为“吴王”,加赐九锡。

孙权听闻曹丕派使者前来,亲自前往驿站等候。东吴的文武官员不解,认为这是奇耻大辱,孙权却淡淡道:“刘邦也曾接受项羽封号。大丈夫能屈能伸。一个虚名,于我何损?”

众臣俱是暗骂无耻。

面对刘备的大举伐吴,孙权积极部署,先是任命右护军、镇西将军陆逊为大都督,统率朱然、潘璋、韩当、徐盛、孙桓等部共五万大军开赴前线,抵御汉军,又令步骘建设解烦兵,并且迁都武昌,大有天子守国门之意。

陆逊上任后,仔细分析双方的兵力、士气、地形等情况,认为刘备举全国之兵复仇,兵势强大,锐气正盛,求胜心切,决定暂避锋芒,后撤至夷道、猇亭一线。

如此,吴军完全撤出高山峻岭,把兵力难以展开的数百里山地留给了汉军。

汉将吴班、陈式率领前锋进入夷陵,屯兵长江两岸。

从白帝城到江陵,便是长江三峡,水流湍急,其势如飞。唐朝李白曾言“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可见此段水流之急。

刘备率军顺江而下,兵船顺流飞奔,若御风而行。

刘备站在船头,耳闻寒风骚骚,猿鸟悲啸,又见江水飞溅,如大雨涔涔,不由一阵心凉,抬头仰望两侧重峦,只见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不由暗道:“蜀道三千,峡路一线。这等天险,若是逆流而上,便是千难万难。现在我们东去伐吴,可谓一日千里,若是西回返蜀,将不知要耗费多少时日?”

长江三峡如此地势,进易退难,兵法上叫挂形。孙子曾言:“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刘备顺势而下,如果所向披靡,粮草补给可迅速送至前线。但若是前线战事不利,大军想撤都撤不回来,势必要全军覆没。

直到此刻,刘备此刻方明白过来,原来黄权早先便考虑到此种情形,故而建议刘备率主力在后方,自己为先锋。

本站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