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直播盘点古代硬核狠人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15 第 15 章 人才选拔难(第2页)

往浅显了说,汉代举孝廉这个制度顾名思义:选举孝顺父母,清廉勤政颇有贤名之人。

这是由在汉武帝元光年间以察举制演变而来的,最开始只是察举制中科考的不是那么重要的一科,后来随着汉越来越以孝治国,这门课程逐渐被重视起来。

被重视起来以后,举孝廉和察举制就成为了人们步入官场的正途,再至东汉和帝永元之际,以人口为标准……且被举荐的多为州郡属吏或通晓经书的儒生和名声远扬的贤人。

那么重点来了,名声并不是平白无故就会出现的,一个人如果只是平常的做事,不到处去说就不会有名声,多数的百姓一辈子就在和黄土打交道,他们并没有那个智慧去传扬自己的名声。

就算传扬了,被知道了,二十万人才举荐一个,凭什么会轮到普通的平头百姓,再在假如一点,就算那么巧被选中了。

那么这个百姓在面对察举考察的时候,他能写出什么,两笔一撇,他可以写出个孝字吗?

或许在行动中可以,但在察举的过程中则未必,所以最终这些“百姓”只能去做一些小小的官差。

而这传扬下来的知识,这文字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流向大众流向百姓的,只能长长久久的在名门望族中流传。

就算真的有些许人学得学识,打算为官廉政效忠陛下,那也掀不起大风浪,因为他们终究只是一滴水,掉入茫茫的大海中除了被裹挟像前,别无他法。

也正是因为知识在当时是如此的可贵,愿意将知识分享给大众,教化世人的孔子被称为圣人。

可惜被孔子开创流传下来的儒学,在后世却越来越扭曲,只要是个有点学问的人,他们就不去做自己的学问,只是一味拿着孔夫子的学说,去歪曲、去篡改用以打压和自己不一样的声音。

美曰其名:圣人言

真真是好一个圣人言啊,言到最后,带来的好处他们全吃了,只白白留下一片污名和背离初心的学说给圣人。

……

知识的固化,为官之人一直为官,官官相护树枝交叉,形成遮天蔽日的大树,最后到了东汉末年,寒门在也无法出贵子,世家掌握了所以资源,王朝衰败,自此拉开了一场旷世之战。

这一战为后世留下了一本经久不衰,被称为四大名著之一,直让后人大饱眼福,直呼过瘾被其中的英雄豪杰逐鹿天下迷得不要不要的《三国演义》。

同时留下了一个汉末到唐初位置一直屹立不倒的金句。

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王朝】

……

天幕这次所说的信息量太大,末央宫内一时寂静无人言语,群臣已经跪伏在地板上。

只剩下刘彻越来越粗重的呼吸声,他的手篡紧听着天幕最后一个朝字落下……忍不住-->>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