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出大事了!提刑司来了个女煞星!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 城隍显灵(第1页)

一缕阳光透过轩窗照在了雕花细木贵妃榻上,只剩两日了。谢含辞喊来了丫鬟为她梳洗,“菁菁,扮成男装吧。”

荣华酒楼。

谢含辞坐在了一楼离说书人最近的位置,旁边是那天穿着如意云纹靴子的皇家子弟。

他一眼便认出了谢含辞,先是一惊,然后忧心忡忡地看着她,或许是不知道该如何安慰,递来了一碟子蜜饯龙眼,谢含辞拒绝后他也不生气,随手往嘴里丢两颗。

说书人一拍醒木:“说,城东城隍庙平日香火不旺,附近住的都是一些穷人,自己都吃不起饭了,谁还能供起香火?晚上多是一些乞丐流民在这里借宿,时间长了这城隍庙便臭气熏天,更无人前来上香。”

说书人略一停顿:“一日,有一失意书生来到城隍庙,感慨一身才华却无人赏识,大倒苦水。谁知,正巧遇上强盗下山,这书生被其所害,二人打斗间书生踢翻了神像前的灯油,整个城隍庙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台下有人问道:“那二人死了吗?”

说书人一挥折扇,说道:“强盗和书生都是凡胎,自然葬身于火海,被发现时已是两具焦尸,只是这城隍像依旧熠熠生辉,在一片废墟中竟如新的一样。”

台下人惊道:“莫不是这城隍爷显灵了?”

说书人接着道:“自然是这城隍爷显灵,城隍爷看这书生阳寿未到遭此无妄之灾,怜惜书生才华,将他收入座下充当了文判官。后来,当地富商捐款重建了城隍庙,从此,香火不断。”

说书人下了台,谢含辞急忙站起身跟上。走过一个拐角处与那皇家子弟撞了个满怀,他“哎呦”一声。

谢含辞连忙捂住他的嘴巴,但为时已晚,说书人将房门推开:“二位是找我有什么事吗?”

谢含辞躬身稳稳施了一礼道:“我家公子听了先生今日讲的故事,觉得十分精彩,敢问先生是从何处得到的文稿?”

“这与你何干?”说书人有些傲气,并不正眼看谢含辞,却用余光打量着面前的“公子”。

谢含辞接着说道:“是我失礼了,我家公子从京城,在这里待不上太久。敢问先生可愿入京说书,我家公子认识不少达官显贵,可为先生介绍一二。”

谢含辞朝他使了个眼色,“公子”先是一愣,接着赶紧摘下了腰间的一枚玉牌。谢含辞转身将玉牌递于说书人眼前。

说书人一瞥玉牌,上书“汝阳王府”四个大字,眼珠子都快要掉到玉牌上了。

“是小的有眼无珠了,敢问公子尊姓大名?”

“我姓李。”

这下轮到谢含辞瞠目结舌了,李氏是国姓。这人姓李,又拿着汝阳王府的玉牌,汝阳王是当今圣上一母同胞的弟弟,身份贵重。

看年龄这人多半是汝阳王的儿子,不管是不是嫡子,他打个喷嚏都足够让这小小的蜀州城抖上三抖。

说书人一惊之下,作势要跪倒磕头,谢含辞也被他突如其来的动作吓了一跳,慌忙地上前将他扶起,说道:“我家公子,不喜声张,还望先生行个方便。”

“方便,太方便了,那请小王……请公子去雅间,我梳洗一下与公子细谈,公子想知道什么,鄙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说书人此刻的神态好似一只哈巴狗,谢含辞想着,若他有尾巴,此刻估计已经快摇到天上了。

雅间里。

谢含辞仔细端详此人,他穿着象牙白工笔山水楼台茧绸袍子,生了张娃娃脸,眉毛弯弯,自带三分笑意。

他见谢含辞打量自己,便问道:“对了,谢小姐,你怎么也找这说书人,又是怎么猜到我是从京城来的?”

谢含辞并不愿多说:“和小王爷一样,是来这里查贡品失窃一案。小王爷您鞋子上有如意云纹,所以小女推断您是从京城来的。”

“哦,原来如此。我叫李景瑜,是汝阳王府的……哎,不对呀。你管我叫小王爷,你是如何知道我是嫡子的?我父王可有三个儿子。”李景瑜有些好奇,觉得眼前之人新鲜有趣,自己从不曾在宗亲中见过这般的女子。

谢含辞刚要开口,说书人已经走到了门口,他重新换了一身崭新的宝蓝色素面直裰,发丝紧紧地贴在头皮上,一丝不苟。

正欲进门,一个黑衣蒙面男子从天而降,将他拦腰掳走,此人轻功极为了得,待雅间内的二人追出去,哪还有半点影子。

谢含辞看了一眼李景瑜,李景瑜眨巴着眼睛也看向谢含辞。谢含辞叹了口气,拍了拍手,喊道:“出来吧。”

李景瑜抻长了脖子,问道:“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