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天衍遗录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六殊途同归(第1页)

“阿嚏——”

徐林打了个喷嚏。

徐林回忆起小时候,母亲对他说过,如果你突然打了个喷嚏,那一定是有人在想你。

“阿嚏——阿嚏——阿嚏——”

好家伙……徐林擦了擦自己的鼻涕。

如果一口气打了三个喷嚏,那应该是在林子里染的风寒还没好。

他看了看自己脚边成堆的柴火,以及远处又挑着一担新柴向他走来的汪大娘,默默地叹了口气,愤懑地一斧子劈开了眼前的柴。

自从他五天前来到张家村,张大胆把他的徒手灭狼的事迹一顿宣传之后,他就成了村里的红人。

只不过,他红的方式有点出乎了自己的意料。

似乎这些淳朴的村民们只记住了他“力大无穷”的这件小事,反而忘记了他“京都人士”、“天碑学院学子”这些关键的标签。

于是,最近两天开始,村里人陆陆续续地把劈柴、担水、搬石头等等重体力活都交给了徐林。

还有更过分的,徐林昨天夜里起来上茅房,居然听到自己的房东——提供给他食宿的张老伯与他老伴汪大娘在悄悄商量,要把家里的驴和牛都歇了,让徐林去拉磨。

简直欺人太甚!

其实徐林也不是一开始就接受做这些的。

初到张家村时,徐林借宿在张大胆家。他依然坚持着作为天碑学院学子的自觉,清晨起来诵早课,“君子知行合一”、“君子明辨是非”、“君子五德”念个不停,压根没有想过参与农村体力劳动这回事。

但张大胆毕竟是个猎户,早出晚不归是常态,而且又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光棍。所以第二天,需要外出的张大胆便把徐林安排在了隔壁的张老伯家借宿。

一方面,这样可以保证徐林每天有吃有喝。

另一方面,是因为徐林说自己要回远在京都的家。

徐林回想起他们四天前分别时说的话……

“啥?徐公子你要回京都去?”

当时张大胆听见这个想法,诧异了很久。

“对啊。实不相瞒,张兄,你我相遇之时,我是误打误撞闯进了那片树林。其中因由过于复杂,我就不多解释了,总之我需要尽快回到京都。”

徐林的心里还牵挂着两件大事。

第一件,腊月初一的夜里,天碑学院的灭门惨案,甚至圣亲王殿下也可能遇害了,而他见过凶手,那群黑衣人……所以他需要尽快将详细消息传递到京都。虽然老刘头给的信物不在了,但至少他这个“人证”还在。

第二件,便是亲自去告知他的几位同窗好友罹难的消息,江源是青州老家的同乡,李栎是京都人,周舫……周舫是哪里人来着?徐林这时才想起来,这个同窗两年的好友,似乎从来没透露过自己的来历。

“徐公子,你可知道……你现在这副模样,去京都有多困难么?”

张大胆忧虑地看着徐林。

“张兄,你这话是何意?我每年都要进出一次京都,没什么问题啊。”

“徐公子,今时不同往日。俺且问你,你先前进出京都是怎么个方式?”

“先前?先前就是我们家黄伯驾马车带着我,我一路上吃吃睡睡,偶尔停车看看风景,写两首诗,然后就到了啊。”

张大胆听完,感觉自己此刻应该改名叫张大头。

这个徐公子,除了力大无穷和说话文绉绉之外,好像是个完全没有世俗经验的傻子,这到底是哪里跑出来的纨绔子弟啊……

“徐公子……你一路上吃吃睡睡,所以你应该没注意到,你进出京都时,你们家黄伯给守城军士出示的通牒,更没有注意到,进出雁回关时他出示的照户牌。”

“通牒?照户牌?”

张大胆从自己的腰间抽出了一个细长的铜牌在徐林面前晃了晃,上面刻着几行小字。

“这个就是照户牌,向官府证明你身份的东西,但凡你要穿关过隘,都必须出示此物。若在岚州境内还好,关隘不多,各地盘查的也没那么严。但是任何地方的人想去中州,都需要严格出示照户牌和相应的通牒。若是没有,轻则当场驱离,重则直接拘捕。若是胆敢擅闯,一律就地格杀。”

听完张大胆的话,徐林一脸懵。从小到大,因为生病的原因,他除了待在家里看看书,基本没有什么外出的经历。即便有外出,也是全家人一起行动,就像他说的,他只需要在马车里吃吃睡睡就到了目的地。所以他对于这种长途旅程的路上会发生什么,完全是一无所知。

“那……我应该如何是好?”

“徐公子,你且宽心在俺们村住下,然后你写一封信给家里,俺替你带到福元郡城驿站。驿站每个月都会有一次免费的寄送机会,但是需要排队。不过徐公子你放心,俺在驿站有熟人,俺保你的信半年之内定能到你家人手上,到时候他们再派人来接你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