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带着流浪地球去穿越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各方行动(第1页)

入夜,林枫终于驾驶着一辆重型运载车抵达了一个机场还算完好的地下城。

林枫的运气只能说实在是一般,好不容易从据点的废墟里爬出来,结果连一辆能开的车都难找,折腾到现在才赶到机场。

不过他在机场候机的时候倒是遇到了两个人,他的两个队友或者说队员:一个是王磊,另一个是他的死党。

“你还没死啊?”他的死党头也不抬,专注于折腾他的电脑。

“路远,我也很想问你怎么还没死?”看到这家伙,林枫气就不打一处来。虽说他从小学开始就抄路远的作业。

路远直接无视他的吐槽,问:“那么,我亲爱的队长,你搞清楚现在的情况了吗?”

“当然清楚了!”在发往个人数据终端的信息当中,十分隐晦的表示了地球穿越、量子危机以及出兵外星球的事情,稍微琢磨一下就懂了。

在他们闲扯的时间了,飞机已经准备好了。这个机场隶属于苏拉威西三号发动机,也就是电影里刘启他们用于点燃木星的那座发动机。这件飞机也不是只搭载他们一组人,还有其他赶到这个机场的小队。这些小队都是oss安排的。

“话说,我们小队不是四个人吗?还有一个人呢?”路远问。

“缺的是刘培强,他现在从领航员空间站下来,直飞格陵兰岛上的太空舰队驻地。”林枫解释说。

由于缺乏相应的太空设施,太空舰队的驻地设立在格陵兰岛的地下基地里。值得一提的是,联合政府的总部也设立在格陵兰岛上。

在飞机上,曾经在太空舰队工作过一段时间的路远正向林枫和王磊讲解太空舰队的情况。

“我离开的时候,最大的飞船只有五千米,搭载的武器主要是导弹和大功率的电磁炮。”

“电磁炮?发射金属弹的那种?”王磊问。

“不是,这种电磁炮发射的是球状闪电,威力更大。”路远说,“除此之外,还有高频激光武器,但数量有限。”

“此外,飞船的航速也只有百分之一光速,很难飞出太阳系。”

……

经过三个小时的飞行,林枫一行终于抵达了太空舰队的驻地——格陵兰基地,同时也见到了小队的最后一名队员——刘培强。

“队长好!”刘培强和林枫相互敬礼。虽然自己是小队的队长,军衔也比对方高一级(刘培强是中校,林枫是上校),但面对刘培强这种前辈,林枫还是保持了应有的礼貌,面对王磊时也是如此。整个小队里就路远和他抬杠。

比他们更早抵达的刘培强为他们引路,“我已经问过了,我们先参加一个战前的动员会,然后去领取一些新的武器装备,进行简单的训练之后就上飞船。”刘培强为队友们介绍了接下来的行程。

说是动员会,但实际上是介绍具体情况。量子危机只是简单的介绍了几句,毕竟组织会议的人不是专业搞物理的,参加任务的人也都是大老粗,普遍只有高中学历,少数像路远这样读过大学的,专业上也不对口。总之,大家关于量子危机的认识十分统一:如果他们没能完成任务,流浪地球就会完蛋,他们就算离开地球也跑不了,因为会议的负责人提到了关键的一句:流浪地球上的一切东西,量子状态和流浪地球是绑定在一起的,如果流浪地球因为量子危机而完蛋,他们就算跑到其他宇宙也没用,还是得跟着死。

关于平行宇宙的地球,他们也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整个星球因为外力,生态系统已经完全毁灭,陆地上没有半分绿色,海洋几乎消失;环绕地球的那一圈金属星环,其实是由大量的飞船和轨道设施的残骸组成的,如果不是人类打内战玩儿脱了,那就只能是外星文明打到了地球。

仔细看的话,还会发现,那些残骸并不都是一个审美观下的产物,虽然大部分残骸都是棱角分明,但也有一些是扭曲的——并不是被摧毁之后发生的扭曲,而是加工过程中刻意进行的,而且也一样极具美感,只是不知道这样造出来的飞船是否抗打。

“情况就这样,接下来,中央科学院的人会带你们去领取新的武器装备,时间有限,你们就在飞船上熟悉使用方法吧。”会议到此结束。很快,中央科学院派来的人就领着他们来到了一个巨大的仓库里。

“哇喔!”在看到仓库里的东西以后,所有人都发出了惊叹——仓库里堆满了集装箱,集装箱里装着的,主要是一种动力装甲;在他们的头顶上,升降台把一种科技感十足的战机送上地面……尽管对于这些新式武器,他们也多少有所耳闻,但真正见到又是另一回事,战争机器总是能让人热血沸腾。

“我感觉现在力量十足。”林枫的话说出了所有人的内心想法。穿上这套动力装甲之后,他们感觉自己可以一拳打死一头大象!

“这种动力装甲使用的是小型核电池,虽然一块电池也就使用不到七个月,但也足够了。”路远说,“你感觉力量十足是因为装甲内部有一层人造纤维,这种纤维具有极强的爆发力,配合装甲的机械结构,你一跃就能跳到二十五米高。”

“太空舰队即将出发,请所有作战人员尽快登舰,工作人员尽快撤离。”

“重复,太空舰队……”

广播响起,所有人都各就各位。

格陵兰岛的地面开始开裂,隐藏于地下的设施暴露出来,飞船缓慢升空。附近的人都感觉到了震动,当他们看到天空中的飞船时,都张大了嘴,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