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乌珠穆沁的婚礼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 破大防(第1页)

被巴雅尔带回蒙古大营已是草原上的黄昏时分。

在哈斯的安排下,她们家里为我准备了极具蒙古族特色的欢迎仪式。

凡是在大营中的男女老少,此时都停下手里的活,规规矩矩站在哈斯父母的身后。

落日余晖下,他们身着鲜明艳丽的蒙古袍,头饰、腰带、马靴,都佩戴整齐。

哈斯的姐姐乌仁其木格双手捧着一条纯白色哈达,左手稳稳地端着斟满酒的银碗献歌,周围人伴随着乌仁其木格轻声哼唱着,歌声中还夹杂着浑厚悠扬的呼麦。

这波顶级操作我是属实没想到!

如果换做是一个不了解蒙古族礼仪的,或者是从未来过内蒙的人来说,肯定是要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样进行下去。

虽说我不懂蒙语,但好歹也是个内蒙人,敬酒礼仪多少还是懂一些的。

在优美的歌声即将结束时,她稳健的脚步又向我面前靠近了一些,随后低头、弯腰、双手举过头顶,示意着向我敬酒。

忽然想到,之前我和顾佳也曾用过蒙古族仪式欢迎过南方来的合作伙伴:对方十几个人一出机场,就在一声声高亢嘹亮的蒙语歌声和让人眼花缭乱的蒙古族舞蹈中迷失了自我。我们的礼仪团队上前敬酒,由于怕南方来的合作伙伴们喝不惯马奶酒,事先全都换成了高度白酒,每人面前三个拳头大的银碗,他们知道盛情难却,于是咬着牙将三碗白酒一饮而尽。那次合作,完全是在对方喝高了之后完全放松意识的状态下谈成的。

接下来是接受敬酒的正确打开方式。

我以微笑回应乌仁其木格,双手接过银碗,没有将其一饮而尽,而是先用右手无名指沾酒,然后将马奶酒随着无名指和大拇指的弹指的动作,泼洒出一些:向上——敬天、向下——敬地、点图在自己的额前——敬祖宗。这波操作之后,我看着碗里明显少了一些的马奶酒,将其一饮而尽:“哈~好甜!”

乌仁其木格收回银碗,将哈达绕过我的头顶,顺着脖颈搭到我的胸前。

哈斯和父母热情地迎上来,将我带进蒙古包。

在一位看似极其受人敬重的前辈的指引下,我落座于哈斯的父亲哈丹巴特尔,与哈斯中间。

“主人好客手抓羊,乳酒酥油色色香。祝福频频难尽意,举杯切切莫相忘。”

随着蒙古包里进进出出的人群,很快,一顿丰盛的蒙古晚宴就呈现在我面前。

哈丹巴特尔手掌摊开指向面前那位极其受人敬重的前辈告诉我:“这位是哈斯和必勒格的合乐睦沁,汉语里叫说亲人,满都拉图,你可以用蒙语亲切地称呼他为阿巴嘎。”

我学着哈斯父亲地语气重音:“阿巴嘎。”

满都拉图笑着说:“阿巴嘎在汉语里的意思就是叔叔,你要是实在说不来蒙语,就直接叫我叔叔。”

我:“我觉得还是叫阿巴嘎亲切,这几天您有什么吩咐就找我,我肯定配合您把他俩的婚礼办好。”

满都拉图点点头:“你放心,干活肯定丢不下你。”说完大笑着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开始主持今天晚宴的仪式。

又是一波载歌载舞,一轮马奶酒的车轮战后,我也借花献佛,回敬了在座的各位长辈。

酒精吞噬着我的紧张、不安、焦虑。渐渐的,我的状态彻底松懈起来,和他们一起唱着、跳着。

好一阵,我才感觉到累,刚回到座位上,一个身影就凑上来。